
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6页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一章 项目摘要项目名称:浙江省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单位: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建设年限:2009 年 12 月—2010 年 11 月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在金华市婺城区建立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 2000 亩,每年生产水稻良种 80 万公斤,推广面积 20 万亩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万元,其中申请省级种子种苗工程专项资金80 万元,自筹资金万元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运行费用估算项目运行费用主要为种子收购费用、包装费、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和流动资金利息等,每年估算为万元效益分析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每年可生产常规水稻种子 80 万公斤,年销售收入 288 万元,年均利润万元社会效益新建种子生产基地面积 2000 亩,按每个劳动力承担 5 亩计算,- 24 -可增加农民就业 400 人,按每人每月工资 800 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 32 万元年产水稻种子 80 万公斤,推广面积 20 万亩,按亩增产稻谷 50 公斤计算,可增粮食 1000 万公斤,增加社会产值 2000万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至关 重要的问题。
种子则是粮食生产的根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和消费品,对农业和国民经济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常规粳稻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550 万亩左右,约占单季晚稻播种面积的 50%,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业体制改革后, 我省原国有种子公司已全部退出市场,大部分地区由个体经营取代由于个体经营户的经济实力低,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又缺乏种子生产的专业技术和必须的种子加工设备、检验仪器等必要条件,种子质量难以保障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省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通过本项目实施,建立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对于提高种子质量,满足生产需要,确保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是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我省的常规粳稻育种技术在长江中下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育成的品种在本省和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区大面积种植,如我省科研单位育成的秀水 09、秀水 110、嘉 991、秀水 128、甬粳 18 等品种在杭、嘉、湖、甬等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据统计2004-2006 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 1200 余万亩,在江苏、安徽、湖北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该项目的实施,能改善我公司的良种生产条件,增强水稻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的紧密合作,加快新品种在生产中应用,为种子产业化发展提供较好物质基础。
是整合浙江种业市场,促进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我省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存在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我省缺乏稳定的有规模的水稻制种基地为改变此现状,整合浙江种业市场,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应用,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必须加速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 生产质量高、价格合理的种子,使我省的种子生产和销售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成为农民致富的源泉、农业高产、高效的主要手段是确保救灾备荒的需要我公司承担着国家和省级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任务,每年收储水稻种子 100 余万公斤,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储备种子的收储工作综上所述,很有必要在建设优质常规粳稻原良种繁育基地,加快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推广应用,填补我省种业市场改革后可能出现的市场空缺,在满足民生产需要的同时,自身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建设非常必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政府十分重视新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工作浙江省各级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品种选育引进、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工作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以来,省政府提出“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种子种苗大省”, 并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省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8812”、“9410”和“0406”计划,加大新品种选育开发力度。
我公司与嘉兴市农科院合作,先后成功选育出了“秀水 103”、秀水“114”、 “秀水 08”等常规水稻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项目实施条件较好具有较扎实的品种基础我省的常规粳稻育种技术在长江中下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育成的品种在本省和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区大面积种植,如我省科研单位育成的秀水 09、秀水 110、嘉 991、秀水 128、甬粳 18 等品种在杭、嘉、湖、甬等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据统计 2004-2006 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 1200 余万亩,在江苏、安徽、湖北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我公司的良种生产条件,增强水稻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的紧密合作,加快新品种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条件金华是浙江省的粮食主产区,2006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亩, 总产量万吨当地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足、水利设施完整、劳动力资源丰富,杂交水稻制种已有悠久的历史,农户制(繁)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种子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第三章 市场(产品)供求分析及预测本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自 70 年代中期推广杂交稻以来,浙江省中、南部地区都以种植杂交籼稻为主,浙江北部逐步示范推广杂交粳稻。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种植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稻是农民的普遍愿望,也是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浙江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种粮农民收益的战略要求但我省现有的种子企业普遍规模小,拥有规模制种基地,资金,人才,科技等优势的企业不多, 制种基地小而散,制种产量不高,质量不稳,生产用种难以保证,且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突出,市场上可供农民选择的优质、高产杂交组合不多,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加强原原种扩繁,提高种子质量,开展规模制种,引导农民选用优质、高产水稻良种,具有远大的市场前景现有生产(业务)能力分析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金华市白龙桥镇建立 2000 亩常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预计总产 80 万公斤左右,约占金华市需种量的 60%,计划到2012 年,生产基地逐步扩展到3000 亩,总产120 万公斤,在金华市场的占有率达 80%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金华市常年种植水稻面积 220 万亩左右,需种量约 320 万公斤其中常规水稻种子 180 万公斤从目前情况看,今后几年常规水稻种子需求量将会大幅增加,其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育种技术的进步,新品种不断涌现,品种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良种的增产作用越来越明显,提高了农民选用新品种的积极性;二是种粮快速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种粮大户对新品种的需求十分强烈;三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因怕麻烦自行留种的越来越少。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承担单位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浙江省诸暨稻 麦原种场和遂昌县种子加工中心共同出资组建的专业从事农作物种 子选育、生产、加工和营销的种业公司,注册资金 1580 万元,是浙江省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拥有现代化的种子检验室、贮藏库和精选加工包装线建有 1500 亩新品种选育、展示基地 3 万亩稳定的制繁种基地营销网络遍及全省,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 10 多个省(市)单位现有规模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杭州市秋涛北路 119 号,在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有低温贮藏库 1074 平方米,常温保藏库1466 平方米,现有净资产 2222 万元公司内部机构设有办公室、财务审计部、投资发展部、种子生产部、种子营销部,在本省设有遂昌、金华等 7 家分公司和松阳、云和等7 个经营部,现有职工43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13 人,中级职称 12 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具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能力,长期从事种子产业在省内外建有 200 余个营销网点,2008 年生产经营各类农作物种子 400 多万公斤,销售收入 5000 余万元,是浙江省最大的种业企业。
单位经营情况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净资产 2222 万元,基础设施较齐全近三年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见下表:年份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项目年销售收入(万元) 年利润(万元)资产总额(万元) 资产负债率(%)科研开发及推广能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委托育种、购买品种权等多种方式获得新品种开发权,近年已开发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家开发的“秀水 103”、“秀水 114”、“秀水 08”等常规粳稻新品种,建有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1 万余亩,年产种子 500 万公斤公司已有 200 余个遍布全省的营销网点,除浙江外,公司育成的品种还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单位管理情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规范,公司通过了 ISO9001 质量认证,制定了《种子质量手册》和《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等 17 个内部管理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了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内部审计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和企业良好运行公司制定了以种子为核心产业,依托核心产业和核心产品, 以深度分销为手段,集中主要目标市场,构建终端销售市场平台,依托共享平台,嫁接相关产品及产业资源,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作物种子为核心产业,以种子产业为主导,产品、产业多元化的现代种子企业。
2008 年销售收入万元,利润万元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项目区地理位置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为省辖地级市,下辖婺城、金东2 区及兰溪、义乌、东阳、永康4 市和武义、浦江、磐安3 县,是浙江省主要产粮区界于东经 119゜14′ -120゜46′30″ ,北纬 28゜32′-29゜41′,南北跨度 129 公里,东西跨度 151 公里,土地面积10918 平方公里,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遭受自然灾害的概率小自然条件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干湿两季明显;热量资源丰富,市年平均气温为℃,最低出现在 1984 年℃,最高出现在2005 年℃,雨量充沛,年总降雨量平均为 1424mm,多数年份降水量均在正负 20%距平范围内振荡;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处于省内高值区,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指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百分比)为 43%,年际最大为 55%,最小为 37%日照年际变化明显且季节分布不均,夏季日长且晴朗少云,冬季日短, 春季云多,春夏间日照的增加速率大于夏秋间的减少速率,故夏季日照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光照优于春季光照社会经济条件金华具有地貌的多样性以及生态区位优势,农业基础条件良好, 种植业和养殖业较为发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
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注重培育特色农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全市形成了粮油、生猪和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名特优新农产品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特别是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农民等相关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05 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