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论 教学大纲.docx
3页中国古代文论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70115Z10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文学原理 中国古代文学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材: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教学参考书:郭绍虞等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王运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中国古代文论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本课程讲授的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十分悠久,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趣味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重要论著和观点,深入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而且还能与中文系其它主干课程,特别是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参照比较,为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课程的开设,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文学实践能力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由于古代文论历史悠久,时代跨度很大,材料浩如烟海所以古代文论的学习,理解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重要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按照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熟读古代文论的几本经典原著,学习经典作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第二,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线索、最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与观点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将其运用于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第三,将古代文论的学习与古代文学的学习、与古代艺术的了解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第四,将古代文论第 3 页/ 共 3 页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和“滋味”说陈子昂、李白、杜甫、殷殷璠的“兴象”第 8 章评和“诗境” 说的44璠、王昌龄、皎然的诗歌论和王昌龄的 讲授“诗境”论提出理论的学习与古代哲学的学习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结合起来,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章节教学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实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和魏晋时期永明声律论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第 1 章文学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22《诗经》和《易经》的文学观《易经》的文学观讲授第 2 章先秦儒家的文学观44孔子和孟子的文学观孟子的 “ 以意逆志” 的文学批评方法讲授、讨论老子“道”哲学第 3 章先秦道家的文学观44老子和庄子的文学观对其文艺观的影响和庄子的讲授、讨论“虚静”说第 4 章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批评理论44《乐记》和《毛诗大序》的文艺观《毛诗大序》的文艺观讲授、讨论第 5 章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与发展44曹丕和陆机的文学观曹丕的“文气” 的文笔之争和讲授、讨论刘勰的文论刘勰的本体宗经、神思、第 6 章巨著《文心44论、创作论与风骨和物色理讲授、讨论雕龙》批评论论第 7 章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22强调抒情的诗歌本体论“ 滋味” 和“ 自然英旨”说讲授、艺术鉴赏第 9 章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同流派的分化与发展44白居易的诗论和司空图的意境理论司空图的意境理论讲授、讨论第 10 章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33苏轼和欧阳修的批评理论欧阳修的 “ 诗穷而后工 ” 说和苏轼的 “ 虚静”、“ 形神”讲授、文学作品鉴赏论第 11 章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33严羽和朱熹的诗歌理论严羽的“妙悟” 和“兴趣”说讲授、讨论第 12 章 明清诗歌理 4 4论公安三袁的 “性灵”说、王士 祯 的 “ 神韵”说和王夫之、叶燮的诗歌 理论李渔的戏曲理论和金圣王士祯的 “ 神韵” 说和叶燮的诗歌理论讲授、文学作品鉴赏第 13 章 明清小说戏 6 6曲理论批评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的小说批评理论李渔的 戏曲 讲授、讨论理论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笔试等形式,将作业测评、课外讨论、期末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多种类型的全过程考核。
考核内容先秦儒家的文学观、先秦道家的文学观、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唐代诗歌批评理论、宋代诗歌批评理论、明清诗歌批评理论、明清小说戏曲批评理论……考核方式 成绩比例(%) 备注期末考试与平常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以当堂开卷和闭卷 期末考试占 60%, 命题的形式进行,平常考核 平常考核占 40%以出勤率、课堂讨论和发言的形式检验七、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