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桃姐》观后感(可编辑).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178010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桃姐》观后感《桃姐》观后感1   今天去看一部宣传已久的电影《桃姐》,本片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港片,面对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观影的感受自然不同,这也无可厚非在看到叶德娴时,面对她不断的变化,我想起了自己的姥姥,这固然是生活和表演的真实,但也解释了她为什么可以连摘影后桂冠看她的表演,自然而又熟悉,这些只有面对自己的姥姥时才有的真实感,在她的呵护下才感觉到桃姐对罗杰的那种爱而华仔的表演也是完全看不到演的痕迹了在观众看来,罗杰就是罗杰,他不是刘德华,你在看时也会完全投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就像是我自己在其中一样,原汁原味的港片在大陆上映,唯一不足的就是他在里面自己配音,虽然有点让内地观众有点不太舒服,有待改进,但是普通话说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华仔的演技决对是金马奖评委说的那样洗尽铅华、脱胎换骨华仔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最真实的感情去演绎罗杰的确放下许多包袱和光环看了之后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没有了以前的影子作为一个刘德华的影迷,我自认不是那种身上装有文艺细胞的潮人也许会为了一部文艺类型的电影居然会有别人想像不到激情,但对于刘德华的表演我终究还是舒心的为之赞叹还记得从暗战开始,他的减法式演出已经大为让我赞叹和惊讶。

      不在像以前的“华弟”和“混混”潇洒式演出,而在桃姐中的极致生活化,或者说与之融为一体式的表演模式终于也能有菱有角的淡然呈现于我的眼前   何谓减法式?许鞍华导演说:“那是要你抛弃自己演员的身份,因为你演的是一个普通人!”刘德华说:“我一直可以,因为我原本就是个普通人!”   看完电影,他们问我,能不能感受到什么,我说不多,但是我相信有些人能感受的更多,就是那些真正有过相同经历的人能够真正明白那份情,而我说实话没有过这种经历,而从小到大家里的老人都还在,所以我可能不能真正感受到面对自己亲人离去的悲伤和无奈但是,不可否认,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因为《桃姐》这部真的是用心做的电影,所以我完全能够融入到里面的角色,所以我能够感受到那份情,以及让我自己思考了我身边的桃姐是谁或者说有一天我自己成为那个“桃姐”我又会怎么样呢?   看罢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护是悲凉现实人生的最美好出口继而深感这部包含着爱、尊重以及尊严的影片来的正是时候富了口袋,瘪了真情,当真心已稀缺为奢侈品,人们内心深处大多趋于干涸冰冷、怠慢疲惫在现实中即便是血缘亲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况非亲主仆?然而,如果彻底舍弃了这种真情实意,生命又有什么意义?《桃姐》的出现恰如一场及时的绵绵春雨,在无声无息间流淌进现代人干瘪而空虚的内心世界,深深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一段两年的平静生活,浓缩成120分钟的精华,表现的是人一生的一个过程,笑有时,哭有时,生有时,死有时一切都得经历,不管是否伤痛,谁都逃不掉的就是人生 《桃姐》观后感2   今晚看了电影《桃姐》,突然感触一部电影,100个人看,有100个个人观点,因为经历的不同、家境的不同看完后所领悟的也不同   别人看到的.是描述港人最怀念的那种像一家人似的"主仆"关系而我领悟的是这世界的道德和孝道电影中女主角桃姐是一个没有儿女的佣人,养大了少爷罗杰(刘德华),等到了桃姐年迈了,刘德华反过头来照顾桃姐这难道不是所谓的道德和孝道吗,知恩图报然而电影中我看到了香港老年人的悲哀,一个养老院,住满了年迈的老人其中一部分老人没有儿子来看他们,只是每个月给钱养老院然后就不管他们还有全家移民了,剩下老人在养老院,几年没人来看   当今社会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也就是道德和教育问题了年轻人不赡养年迈的父母,让老人流浪外面,ZF的养老政策和医疗政策又不好每天在微博看到了这社会的很多不公平,ZF却无心去拯救这个社会,这一切都得归于教育问题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可以用10年的时间来培养我,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他们年迈的时候抽几年的时间来照顾他们呢?结婚生子最终的目的还不就是等自己老了的时候有人来照顾自己吗?要不然生个蛋还能吃,养条狗还能摇尾巴。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如果每一个爸爸都能在爷爷老了的时候做到孝顺,我相信等孩子长大后也会这样对你的在医院工作了4年了,也见到很多“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例子,确实让人心酸   缺乏亲情的我特别孝顺,记得读初中那时,我爷爷78岁中风了,左脚走不了路开始就是我晚上帮我爷爷洗澡、擦背、穿衣服后来病重了需要两个人帮忙了,就是我伯父是我叔叔两个,有时候我还要去帮忙那时候爷爷已经有老年痴呆了,脾气也不好,老是讲粗话就这样服侍了2年多,直到了我上来广州读书就这样过了6年,那年暑假回去14天后,爷爷就走了,享年84岁也许就是这样我伯父和叔叔他们的孝顺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80后和90后很多也都成家立业了,也为了父母了我们此时此刻要做的就是孝顺,好好对待自己年迈的父母,他们已经辛苦一辈子了,也开始老了,慢慢的也开始糊涂了,也开始像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了所以我们要细心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这也是回报的时候了,要像小时候他们照顾我们那样也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做个好榜样,将来我们老了,孩子也会像你现在这样孝顺的还有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要常回家看看,父母无非就是想多看看自己的孩子一眼有些人在外工作,或是嫁人了,一年只回去一次,假如自己的父母还能活20年,也就是20次,一次回去10天,也就是200天跟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么心酸的数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PS:感觉自己书读的太少了,表达能力有限,词穷 《桃姐》观后感3   今天利用放假时间看完了电影《桃姐》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在梁家服务了几十年的佣人桃姐年老衰弱的时候与她亲自带大的少爷罗杰之间的温情故事桃姐的饰演者叶德娴将年老衰弱但仍然充满爱心的桃姐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角色中的她是充满矛盾的,她既希望得到他的少爷罗杰的关心和关注,但又怕耽误他的工作,所以她选择去养老院住;而刘德华饰演的罗杰虽然话语不多,但他粗狂的面部线条和深沉的眼神都倾注了他对桃姐的爱影片虽然没有宏大的题材,也没有火爆的场面,但温情却像蜿蜒的小溪一样流淌过每一个观众的心中,这比内地的所谓大片有价值多了   其实这部片的大背景还是中国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也越来月受到社会的关注这部片打的是温情牌,桃姐也算得上是非常幸运的人了她虽然是一个孤寡老人,本来无依无靠的,但她服务了几十年的梁家对她可谓不错了罗杰给她找最好的养老院,在很繁忙的工作中去探望她,邀请她一同出席他自己电影的首映礼,和她一起回顾发黄的岁月,陪她聊天,陪她吃饭。

      而太太(罗杰的母亲)对她的佣人桃姐也是充满着感激和爱心:煲燕窝给桃姐吃,把自己的旧楼装修过送给桃姐住还有罗杰的其他家里人都视桃姐为家里人所以桃姐虽然没有亲人,但她却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能够比较稳定而过快乐地过完她最后的人生或者用罗杰的话说:他与桃姐的相遇是上天对两个人的恩赐   但从影片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老人们的孤寂、无助如在桃姐刚入住老人院的时候,有个老婆婆就闹着说想回家,想回到乡下,想必她呆在这里是孤独的寂寞的;还有全院中最老的婆婆,养老院院长都换了几个了,她一直都呆在这里,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探望过她;还有一个老婆婆直到她最终死去,她儿子都没来看过他,只有她女儿来,但她女儿因为家产问题对她也是充满着怨恨的桃姐的温馨和幸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显得弥足珍贵了,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孝道,甚至到了极端但随着近二十年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妻要养几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加之生活成本的加重,生存压力空前加大,孝道对于有些人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在农村年轻人为了挣钱养家糊口,都到外边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小孩在家,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老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当然这些都是现实,但希望无论是个人,社会和政府都应该对养老事业多加投入,多关注关心老人的生存状况,老人也能迎来他们的夕阳红 6 /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