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章末检测卷(有答案).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99761704
  • 上传时间:2025-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3.2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章末检测卷(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2.对于下列语句中的“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面倒“影” B.形“影”不离C.毕业合“影” D.立竿见“影”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A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B,已知光屏与水面平行,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A′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升高,光斑B位置不变B.水面降低,像A′到水面的距离变小C.水面升高1cm,像A′相对于A升高1cmD.水面下降1cm,光斑B在光屏上向右移动2cm4.周末,小鹏与爸爸在澧水河畔游玩,小鹏认真地观察着景物的倒影、水中的鱼影,冬日暖阳,地面上还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景物倒“影”——光的反射B.爸爸正摄“影”——光的直线传播C.水中鱼“影”——光的反射D.爸爸的身“影”——光的折射5.身高为1.6m的李华,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0cm,站在竖直的的平面镜前1m,为了通过面前的竖直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  )A.1.5m B.1m C.0.75m D.0.8m6.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7.如图是一场烟花表演的情景,现场一片流光溢彩、焰火璀璨。

      下列有关此情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B.灿烂的烟花是光源C.我们看到空中的灿烂烟花,是光近似沿直线传播进入眼睛D.烟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8.在纸上剪一很小三角形,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三角形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影 B.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9.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C.“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与日食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D.小孔成像中,物体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二、填空题10.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上能看到   (选填“圆形”或“三角形”)小亮斑,它的成因是   ;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   反射11.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     。

      12.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图示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   (选填“甲”或“乙”)处,此时月亮在   处(选填“A”、“B”或 “C”)13.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   度14.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其成像原理是   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   (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15.月食现象是由于   形成的,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三、作图题16.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50°的夹角,某同学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请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18.如图甲所示是小芳和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关系。

      3)该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比较像与物到   的关系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虚”或“实”)像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参考答案1.C2.A3.D4.A5.D6.C7.D8.C9.B10.圆形;光的直线传播;漫11.可逆12.甲;B13.60;014.倒立;光的直线传播;灯丝形状15.光的直线传播;10:2016.17.(1)较黑暗;薄;蜡烛B(2)完全重合;相等;垂直;相等(3)不能;虚18.(1)较黑暗;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平面镜距离(4)不能;虚(5)不变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