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农村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3940860
  • 上传时间:2024-0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2021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家庭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但还是满足不了农民脱贫致富之后对文化生活需求增长变化的需求出现了农民口袋里票子多了,而脑袋里信仰少了的普遍现象     我区农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农民的思想更开放,见识更多,经济条件更好,从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的任务也越重要,难度也越大,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随着农村的发展却在逐步消失,这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无关系     如今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生活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需求     虽然我区农民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化活动内容,但是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活动内容更感兴趣,例如种植、养殖技术和劳动技能的输送等     二是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     除纯粹的娱乐性文化活动外,我区农民对健身类的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很多农民也认识到天天打牌不是好事,但苦于缺少健身场所和设施的限制,其想要更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其只能陷于牌桌     三是对讲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文艺节目的需求     现在各类媒体宣传的先进典型不少,但农民认为那些人和事离自己太远,无法引起其内心的共鸣,受教育程度不深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果能以区直各部门每年评选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为原材料,编排一些文艺节目送到农村则更易于与我区农民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宣传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文化设施陈旧单一,文化阵地逐渐丧失     现在各乡级的文化设施主要有广播站和室外体育场广播站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且多数陈旧、老化,室外体育场也仅有篮球场由于缺少维护各种设施严重损坏村级除近两年个别村新添一些文体设施外,其余村也仅有广播,且由于设备老化基本瘫痪,乡、村广播这一曾经的宣传主力逐渐丧失阵地     二、文化工作人才缺乏,文化传播链脱节     乡广播站有站所事业编制,每乡有1—3个,有的还超编1—2人,但真正干文化工作的最多不过1人,且是兼职。

      文化站有文艺特长的人很少,更没有相关培训真正具备文化工作素质和热情的人是招不进、留不住随着取消农业税,没有了村提留,村级广播员也因经费文体而流失     三、文化工作经费不足,相关工作难以规模开展     文化工作是一项费力费钱,需要长期坚持投入但见效缓慢的事业由于以前经费投入不够,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工资偏低,文化设施得不到更新补充,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进程停滞甚至倒退     1、大力扶持主流宣教媒介     一是建好乡村广播站,恢复乡、村两级的主要宣传渠道坚持定时开机制度,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商业信息,弥补现在群众现场开会难的缺失     二是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参与市场竞争送戏下村     三是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补充文化设施,公开招考一批文艺专业人员,财政给乡镇列支专项文化工作经费     2、引导培育群众文艺团体     一是发掘保护好传统的文艺项目如渔鼓、舞龙、舞狮等     二是引导好农民的自主文体队伍如军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排球队、歌舞团     3、加速开辟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场所。

      相关部门应大力争取上级计划,全面推开村级图书室建设科学规划布点,建设一批农民文体活动场地,配齐篮球、排球等设施各乡镇、村间开展文体赛事活动,营造氛围,形成习惯,把农民从麻将桌前引向图书室、体育场,这样既锻炼了身体素质,提高村民素质,更有利于我国.主义和谐事业的伟大进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