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嘉莉妹妹》两个中译本的女性主义对比.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71744879
  • 上传时间:2022-03-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5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嘉莉妹妹》两个中译本的女性主义对 比摘要:美国现代作家西奥多德莱赛 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通过乡下女孩 嘉莉从村姑、女工、情妇到戏剧明星的 蜕变,展示了美国十九世纪末期,工业 社会形成时期的平民生活同时通过主 人公从依附男人的女性到成为自立的女 性这一过程,表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 想在中译本中,由于译者的思想观念 等问题,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也有 所区别关键词:《嘉莉妹妹》;女性主义思想; 中译本一、嘉莉妹妹的人生嘉莉妹妹是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的 美国芝加哥乡下的女孩,她虽生活在乡 下,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理想和生活追求 她希望能有足够的漂亮衣服,还能经常 去剧院看戏为了这个目标,她只身来 到芝加哥,投奔自己的姐姐敏妮到了芝加哥才知道,敏妮一家拼命 工作,只能住在逼仄的小房间里全家 省吃俭用,目的就是要建一所自己的房 子虽然身处闹市,却过着乡村一样的 单调生活冬天来临,嘉莉想买大衣和鞋子, 几个月的积蓄远远不够,她生了一场病, 用光了积蓄,被工厂除名这时候,她 遇到了在火车上认识的推销员杜洛埃 杜洛埃借给她20元,解决了她的生活问 题后来杜洛埃又让她搬出了敏妮家重 新租房,就这样,嘉莉成了杜洛埃的情 妇,过上了优雅的生活。

      通过杜洛埃又 认识了酒店经理赫斯渥并产生了爱情在纽约,赫斯渥与人合伙经营酒店, 嘉莉过上了贵妇人生活但几年后,酒 店倒闭,赫斯渥破产为了生计,嘉莉 到剧院当伴舞,由于认真又有领悟力, 她逐渐从伴舞到领舞、到配角,再到主 角,工资也从一周12元逐步到15元、 18元、25元、35元、150元就这样她 成为名噪一时的大明星,而赫斯渥却逐 步沦落到流浪汉,最后自杀了二、女性主义者嘉莉形象在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 美国的清教主义占主导地位,要求人们 禁欲,崇尚节俭虽然当时,已经有女 权主义思想的萌芽,但得不到大多人响 应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就是这时候 创作而成,小说中的嘉莉在一些人眼里 是个不守妇道,欲望极强,淫荡的道德 败坏者她不该在农村不安分,要去城 市,也不该和杜洛埃同居时又和赫斯渥 恋爱在赫斯渥潦倒时抛下他这些观 点都是站在男性主义立场的但在女权主义者眼里,嘉莉是个有 思想,有追求的女性,她不满现状,勇 于突破,积极进取,具有女性独立的优 点她最后成为明星,完全是生活所迫, 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她的成功是以 她的理想、欲望为支撑的,也和她不怕 失败,勇于探索分不开这些都是女性 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两种中译本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嘉莉妹妹》中译本目前有王译本 和童译本两种,王译本是上海译文出版 社出版的王克菲、张韶宁译本,童译本 是台湾开今文化出版的童文华译本这 两部译本,王译本比较忠实原著的精神 面貌,基本是按照原著一一对照而完成, 没有着重去体现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而童 译本则在翻译时注重表现女性主义思想, 对于一些有损女性尊严的字眼做了艺术 化处理比如在目录中,第一章王译本的回 目是“都市引力如磁铁彷徨无依乡下妹”, 而童译本却将回目直接译为“邂逅”,既 点明了原著中的主要含义,又避免了“乡 下妹”这样对女性有歧视意义的字眼在原著中,有一段话是用来描写杜 洛埃因为拥有嘉莉这样美丽可人的情妇 而沾沾自喜的,“她脸色苍白,身段轻盈, 披一身珠灰长衣,颈项上绕着一圈珍珠 项链,楚楚动人,令他倾倒嘉莉疲惫 消沉、孤苦无依的神情深深地吸引了他, 令他一时分不清是真是幻,胸中升起一 股爱怜之情,真想走上前去,与他分享 他的欣喜,令她摆脱痛苦”,这段话在王 译本中出现但童译本却对此进行了零 翻译处理,因为在当时的美国,上层社 会成功人士,都为拥有一个美丽的情妇 而自豪,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女性的偏 见,和女性主义不合。

      小说中有一段话是关于和杜洛埃结 婚的,王译本将这段话翻译成“我不相 信你打算和我结婚,查理”嘉莉忧郁地 说她有勇气说出这句话,是因为赫斯 渥最近总要她离开杜洛埃但童译本却是这样处理的:“我不相 信你要和我结婚嘉莉由于这几天与赫 斯渥的交往,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相比较而言,童译本中的嘉莉没有 王译本中的优柔寡断,是个有洞察力和 判断能力的人,这就充分显示了她的女 性主义特性两个中译本不仅对嘉莉的形象看法 不一样,对赫斯渥太太看法也不同,事 实上,赫斯渥太太也具有女性主义思想, 她不依赖丈夫,在丈夫面前不低声下气, 因此赫斯渥不敢明目张胆地和嘉莉来往 在王译本中,赫斯渥太太成了一个怨妇, 好像失去丈夫的宠爱无法活下去似的,“她变得仇恨而多疑嫉妒心令她注意 到,他们夫妇共享欢娱的小事正在渐渐 消失"在童译本中,赫斯渥太太是这样的, “赫斯特伍德太太日益觉察到一种危机 感,先生那往日的殷勤早已不见近日 她与赫斯渥还无缘无故地发生一些争吵, 而赫斯特伍德好像总是对一些小事发脾 气”这里的赫斯渥太太成为一个心思缜 密,善于观察的女性两部作品对人物形象塑造不同,主 要是对于小说主题认识不同,王译本重 点在还原原著,而童译本重点在突出女 性主义思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