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西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x
52页2024年江西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题库(附带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 )A.ADMSB.AERMODC.CALPUFFD.AUSTAL2000【答案】 D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规定,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其增高量达( )时,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A.2dB(A)以内B.3dB(A)C.4dB(A)D.5dB(A)以上[不含5dB(A)]【答案】 D3、核查表法在规划影响识别中的应用是指将可能受规划行为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的评价A.直接B.定性或半定量C.直接或间接D.定量或半定量【答案】 B4、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A.位于高压输电线防护区域内B.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上风向C.设施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0.5mD.基础防渗层为1m厚、渗透系数为1×10-5cm/s的土层【答案】 C5、某项目分别涉及2类和4类声环境功能区,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超过5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为一级B.应为二级C.应为三级D.无法判定【答案】 A6、(2018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距离的依据是()A.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结论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结论D.当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具的确认函【答案】 B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A.数值法B.数值法或解析法C.时序分析D.趋势外推【答案】 B8、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dB(A)A.10B.15C.20D.25【答案】 B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生态影响调查中的现场勘察,说法正确的是( )A.如文件资料翔实,验收调查可不开展现场勘察B.只选择项目涉及的区域与对象进行勘察C.现场勘察的调查内容、位置、因子原则上与环评文件一致D.如环评未开展样方调查,现场勘察不再需要开展样方调查【答案】 C10、海湾水质取样位置的设置主要考虑()、评价工作等级,一般按照一定的水域面积布设水质取样位置。
A.污水排放地域B.污水排放量C.污水排方式D.污水排放频率【答案】 B11、某商住楼1~2层为大型超市,3层以上为住宅超市内大型货梯运行时对3层以上住宅室内产生噪声污染关于该商住楼住宅室内噪声污染执行标准和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B.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C.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D.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答案】 D1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建设阶段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B.当建设阶段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振动、生态以及土壤等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C.可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环境敏感程度、影响特征等选择开展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D.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影响人群健康的潜在环境风险因素识别。
答案】 C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公众参与应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阶段完成A.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B.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C.贯穿于三个阶段中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答案】 C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位于入海河口(感潮河段)河口段(受潮汐影响)的某建设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A.春冬B.春秋C.春夏D.春夏秋【答案】 B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数据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 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结合工程分析从严确定污染物排放量B.B 在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资料C.C 扩建项目的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优先使用监测数据D.网格模型模拟所需的区域现状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按国家发布的清单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答案】 C16、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数学模型法B.收集资料法C.现场调查法D.现场测量法【答案】 A17、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8%,最远影响距离为3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答案】 C18、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内各功能区除满足相互间的影响最小,并留有充足的空间防护距离外,还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各产业间的合理连接,以及适应建立( )和生态园区的布局条件来考虑开发区布局的调整A.生态经济B.循环经济C.绿色经济D.和谐园区【答案】 B19、(2019年真题)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下列关于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海水水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第一类适用于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B.第二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水产养殖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C.第三类适用于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动或娱乐区、滨海风景旅游区D.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海洋开发作业区【答案】 A20、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简单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多于7B.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C.只有一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多于7D.含有两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答案】 B2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
A.现状监测井B.现状观测点C.临时监测井D.临时观测点【答案】 A22、有风时点源扩散模式中的“有风”是指()A.距地面10m高处最大风速UB.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C.距地面10m高处最大风速UD.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答案】 D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总体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水文要素影响型二级应定量预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B.水污染影响型三级A应定量预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C.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评价可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D.水文要素影响型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定量预测【答案】 D24、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的时段一般划分为( )A.施工期、运行期和试运行期B.施工期、运行近期和运行远期C.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试运行期D.工程前期、运行近期和运行远期【答案】 C25、(2021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不包括( )A.污染源监测计划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C.环境跟踪监测计划D.监督性监测计划【答案】 D26、某水库平均水深10m,水面面积30kmA.一般水库B.大水库C.中水库D.小水库【答案】 B27、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 )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
A.水位下降B.水质变化C.断面垂线变化D.横断面的变化【答案】 A28、某工厂技改前停止生产情况下,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噪声背景值为47dB,正常生产情况下噪声级为50dB;技改后厂区噪声对该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技改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为( )dBA.53B.54C.55D.56【答案】 B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应采用( )A.标准指数法B.单项质量指数法C.污染积累指数法D.综合污染指数法【答案】 A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A.修复B.补偿C.避让D.重建【答案】 C31、下列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是(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B.环境影响减缓措施C.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D.总则【答案】 C3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 )的建设、运行。
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C.生活垃圾焚烧场D.生活垃圾堆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