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_考点7_____分散系.docx
5页考点7 分散系考点聚焦1.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 、胶体和浊液2.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涵义3.了解溶液的组成,溶液形成过程,溶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4.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5. 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6. 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知识梳理一、溶液的有关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溶液由 、 组成2.饱和溶液:一定 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 的溶液溶液是否饱和是相对的,改变 、 、 等因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变3.溶质的质量分数:用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 表示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ω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 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为① ② ③ 现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的NaOH溶液,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 、 、 (必要时需注明仪器规格)。
4.固体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里形成 时所溶解溶质的 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单位为 其数学表达式: 一般用固体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大小来衡量其溶解性:易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5.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 ,溶液所处的状态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 状态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 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 相等如: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①当温度______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②当温度______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③图中P点表示KNO3对应的溶液是______ ④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 。
6.结晶: 结晶水合物: 结晶水合物容易失去结晶水,常见的结晶水合物有:如胆矾( )、绿矾( )、明矾( )、石膏( )、芒硝( )等7.风化与潮解(1)风化: ①本质:结晶水合物分解Na2CO3·10H2O=Na2CO3十10H2O(无色晶体) (白色粉末) ②现象: 2)潮解: 易潮解的物质有:CaCl2,MgCl2,NaOH等 ①粗盐易潮解,而精盐不易潮解这是因为 ②一小块NaOH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地 → → 这是因为 。
③因为NaOH易潮解,所以用它作干燥剂时常与CaO混合制成碱石灰,以防其潮解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1)溶解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溶解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但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某温度下,将一块氯化铵晶体投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氯化铵晶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化5)一定温度时,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二、溶液的有关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除了必需掌握溶解度S、溶质的质量分数ω的计算公式外,还必需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解度S、溶质的质量分数ω、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胶体1.胶体的概念:分散质直径在 之间的分散系胶体粒子不能通过 ,但能通过 所以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 2.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主要为 运动、 现象和 。
3.胶体的制备:将少量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思考:各举一例说明胶体特性的应用:(1)丁达尔效应 (2)电泳现象(3)不能透过半透膜 (4)吸咐性四、分散系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做 ,物质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叫做 2.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种类溶液胶体浊液水溶液非水溶液粒子胶体分子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离子或分子分子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大分子巨量分子集合的颗粒巨量分子集合的液滴举例食盐水碘酒Fe(OH)3胶体淀粉溶液石灰乳牛奶分散质粒子直径⑴ 1n m1nm~100n m 100n m均一性⑵ 稳定性⑶久置沉降久置分层能否通过滤纸⑷ 能否通过半透膜⑸ 有无丁达尔效应⑹—试题枚举【例1】右图是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N比M的溶解度大B.温度从t1℃升高到t3℃时,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C.M比N的溶解度大 D.N中含有少量M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N解析:由图可看出,t1℃时N比M的溶解度大, A正确。
因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从t1℃升高到t3℃时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减小, B错温度高于t2℃时M的溶解度大于N,温度低于t2℃时,M的溶解度小于N, C错N中含有少量M时,可用升温结晶法提纯N,D错答案: A【例2】摩尔质量为M g/mol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t2℃ 300g该物质的溶液,在温度不变时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mL,则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若将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无水物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a2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关分数可用下式计算: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求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t2℃的溶解度数据可求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设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χ根据公式:100+S(高温)∶S(高温)-S(低温)=高温下饱和溶液质量∶析出晶体质量(100 +a2)∶(a2-a1)=(300-50)∶χχ=250(a2-a1)/(100+a2)g【例3】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和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0克混和物,将它溶于100克热水,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和物中B的质量百分比(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 (2)取W克混和物,将它溶于100克热水,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和物中A的质量百分比(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W、a、b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 当W<a+b时,A% 当W>a+b时,A% 解析:(1)因为在20℃时,A的溶解度为10g,B的溶解度为20g,所以50gA和B的混合物溶于100g热水中,降温至20℃时,要使B不析出,A能析出,则在50g混合物中,B的质量应≤20g,A的质量应≥30g,即在50g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应≤40%2)要使B不析出,B的质量≤b,而A要析出,A的质量应>a当W<a+b时,只要A>a,即可满足条件,所以A%> 当W>a+b时,B≤b即可满足条件,所以A%≥【例4】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系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解析:溶液中溶质颗粒直径都小于1nm,胶体中胶粒直径都在1~100 nm之间,前者能透过半透膜,后者不能透过半透膜。
加热蒸干时,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铁溶液呈棕黄色,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