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docx
5页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 杜娟【摘 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纳入研究课题,按照双盲法分为基本组与讨论组,各有患儿35例基本组进行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讨论组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基本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明显低于讨论组的94.19%,组间具有鲜明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开展新生儿溶血病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或推广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早期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应用效果R722.18 【文獻标识码】B 1002-8714(2020)09-0102-01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指胎儿与母体血型不符,进而引发的新生儿同组免疫性溶血病变发病后,新生儿主要表现为贫血、水肿、黄疸、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如不加以重视,不仅会诱发胆红素脑病、肺出血、呼吸衰竭等危重并发症,而且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1]。
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时优先选择药物治疗据陈之光、吴红敏等学者[2]研究指出,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会在治疗中产生不同效果因此,选择正确的丙种球蛋白剂量,能够保障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选择了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观察样本,旨在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按照双盲法的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基本组35例、讨论组35例基本组中包含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4例,日龄介于1~8 d,平均日龄为(3.641.17)d,出生体重介于2.4~4.3 kg,平均为(3.190.24)kg讨论组中包含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3例,日龄介于1~7 d,平均日龄为(3.591.21)d,出生体重介于2.5~4.2 kg,平均为(3.210.18)kg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满足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家长自愿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靶器官功能不全者;②遗传代谢性疾病者;③感染患者;④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者;⑤Rh血型不合者1.2 方法入组后,所有患儿均需开展常规治疗,例如光照治疗、酶诱导剂治疗等基本组进行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按照0.5 g/kg的剂量标准,取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种球蛋白(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S10970032),给予患儿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滴注3 d讨论组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按照1.0 g/kg的剂量标准,取丙种球蛋白,给予患儿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滴注3 d1.3 观察指标密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并将其治疗效果划分为痊愈、好转、无效等三个层次[3]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皮肤黄疸不反弹,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下降,血红蛋白下降不明显或稳定;好转:治疗后,黄疸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各指标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病情无明显变化1.4 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 SPSS 23.0开展统计学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基本组出现12例痊愈患儿,14例好转患儿,9例无效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4.29%;讨论组出现20例痊愈患儿,13例好转患儿,2例无效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29%。
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讨论组明显高于基本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3 讨论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后,患儿皮肤表面会出现黄染现象,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甚至还会诱发全身水肿、胸腔积液、肌肤瘀斑、心力衰竭、呼吸窘迫、腹水等危重并发症,进而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4]如果在发病早期给予患儿有效治疗,不仅能改善临床相关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还能保障患儿的正常生长及发育[5]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生物制剂,丙种球蛋白的输注能够有效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还可以和红细胞结合,诱发脱敏反应,进而有效缓解患儿的溶血症状,避免红细胞的大量丢失此外,大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还能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的炎症水平,快速控制患儿病情,并为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力保障综上所述,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开展新生儿溶血病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或推广参考文献[1] 张慧慧,刘蓓,陈宇峰, 等.单次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给药方式对新生儿ABO溶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4):5652-5654.[2] 陈之光,吴红敏.外周动静脉换血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9,35(6):553-557.[3] 杨南南,何兰香.丙种球蛋白联合头孢噻肟对新生儿感染败血症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3):4178-4180.[4] 蒋玮玮,孔雯,姚周燕, 等.抚触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6):3717-3719.[5] 吴桂娥,梁世山,王琦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5):67-68.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