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doc
3页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繁盛时期,期间涌现出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伟大诗人,如 “诗仙”李 白、 “诗圣”杜甫等其中王维也是堪与他们媲美的诗人,被誉为“诗佛” 王维一生留下 了 400 多首诗歌,其中又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他与同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并称 “王孟” 鉴于王维在山水田园诗作上的伟大成就,一直享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美誉在这些优美的山水田园诗作中,诗人呈现出了风格奇特的意象,而在诸多意象当中 又以 “山”和 “水”最为称道本文主要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的 “山” “水”意象 来探讨其诗歌的美学价值 一、王维简介 王维 ( 公元 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人 ( 今山西祁县) 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 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人物,王维不仅能诗会画,而且颇通音乐和书法,可谓全能的大家王 维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以张九龄公元 738 年被罢相为分水岭公元 738 年 之前,王维仕途顺利,可谓春风得意,因而内心充满政治热情,满怀抱负,也因此写下了 大量奔放热烈的政治诗作和边塞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济世治国的胸怀,而且体现了 盛唐时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但是随着唐朝官场的起伏,王维的仕途开始经历诸多坎坷, 尤其 40 岁后,随着李林甫等权贵的上台执政,唐代官场逐渐走向腐败,唐朝的盛世也逐 步走向衰落,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政治热情,王维开始逐步走上一条回避现实、 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其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歌。
二、王维诗歌 “山”意象之美 王维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山在王维有关山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四季 轮回的次序来体味 “山”之意象美春天里的山景在王维诗作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这些诗作并不是纯粹写景,而更多体现的是诗人的人生哲思比如在其著名的小诗 《鸟鸣涧》中写道: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通过这首描 写春山的小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伴随着桂花的片片飘落,夜晚的山呈现出万籁俱寂的幽静 美景,而且看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正是诗人对社会有了异样的看法,才有如此的气 定神闲去凝视桂花的飘落,才会去对着月儿深思,才会留意山中的小鸟鸣叫因此 “山” 之美实乃人的情思之美同时这首小诗传达出以动衬静的美学效果,花落、月出、鸟鸣等 微妙的动作反衬出春山夜景奇特的静谧效果,同时又不失生机与动态之美,可谓浑然天成 的艺术效果王维对于夏天的山景描写得更是令人神往在王维隐居蓝田的初期,写下了 一首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 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 矣 ”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诗人沿着青溪踏入黄花川,路途虽然不是太遥远,但随着溪水的 蜿蜒流动,却看到了处处不同且魅力无穷的夏天山景。
此诗中山之美是与溪水之美融合在 一起的,可谓传统的山水画意在青山的映衬之下,菱荇的浮动摇曳,尽显动静之美这 些朴素的青山绿水在诗人内心都是美的享受,可见诗人告别仕途走向乡野之后的愉悦轻松 之情秋天向来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大好时节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王维自然不会错过,他 把自己的心绪和秋天的时令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景象在其 五言律诗 《山居秋暝》中如是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短短几十个字,却描绘出一幅 声色兼具的优美画卷诗歌既描写了秋雨过后山间的空寂和凉爽,又描写了明月洒向山间 松林产生的寂静,同时也呈现出山泉在秋色的普照下击打石块的流淌之声,显得无比幽静 淳美这也表达了诗人决意离开浑浊不清的官场,而要走向山林与清泉、松林、明月为伴 的内心诉求冬天是一个肃杀的季节,万物似乎处在一种沉睡的状态但王维却从禅意的 角度描写了冬天山景的别样美以及诗人内心回归山林的意识在诗人仕途频遇阻碍之时,开始走向亦官亦隐的生活,写下了诗作《赠从弟司库员外嫁》: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徒 闻跃马年,苦无出入智。
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清冬见远山, 积雪凝苍翠;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 驶! ”从诗的起始部分就可以明显感到诗人的郁闷之情,而对于山景的描写从第五句开始, 诗人笔锋一转,转而描绘出一幅清新高渺、晶莹剔透的画面,压抑沉重的氛围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画面,清冬的远山清晰可见,晶莹的雪花将苍翠的山林覆盖,天 地间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几许透亮,几许静穆如此心旷神怡之境,将尘世的繁杂与诗 人内心的苦闷化为乌有,这才是他真正渴望追求的境界 “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事意”这 是此番自然景象给诗人的启迪,亦是诗人内心最深的夙愿 三、王维诗歌 “水”意象之美 王维除了对 “山”意象的刻画有着独到的功夫之外,对 “水”意象的咏叹更是出类拔萃 在王维笔下, “水”之意象不仅呈现出形态之美,而且呈现出声音之美,更是体现了意境之 美形态之美多是从作画的角度来说的,而王维的画家本性很自然影响到了其诗歌创作 在其诗作中,水的形态之美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着在 《汉江临眺》中诗人写道: “楚塞 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从第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以水光山色作为 “心中之图”的浩瀚背景,描 绘出汉江在两岸青山的陪衬下,在或隐或现的蒙蒙薄雾之中滔滔前行奔流不息,一直消逝 在天边之外,从而展现出江水奔涌壮观的气魄尽管诗人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对江水之美 进行修饰,但正是通过这种淡淡的笔墨营造出了不平凡的效果我们既看到了水之动态不 息,又领略了水之雄浑气势,尽显美感声音之美多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说的,而王维又是 一个精湛的音乐家,因而王维的诗作呈现出丰富的音律之美而水作为自然界中极富活力 的元素,不仅有形态之美,更有独到的声音之美王维的诗 《栾家濑》写道: “飒飒秋雨 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从这首只有 20 个字的绝句中可以看到,山 间溪水不仅蜿蜒曲折、变化不定,而且不时会发出奇妙的声音而这些声音主要来自大自 然的本真声音,比如溪水击打碎石发出的哗哗声,以及溅起的水花碰到了鹭鸶,鹭鸶受惊 起飞振翅发出的声音更是美感无穷因此,诗中溪水的流动不羁以及发出的阵阵声响,像 优美的音律一样构建着大自然的和谐祥和之美而意境之美则是一个较高的境界,王国维 曾经这样说到 “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 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而王维正是这样一个塑造意境的诗坛高手, 在其五言长诗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中有这样两句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通 过这两句我们不仅可以体味深秋时节天高云淡、碧空万里的开阔意境,而且可以体验夕阳 西下,浩荡的澄江在暮色之下那种肃静安详的空灵意境这种对水之意境之美的描绘正抒 发了诗人内心那种宁静淡泊的意境诉求 四、王维诗歌的意象之美 缘由王维之所以把山水等外在意象塑造得别具风味,并具有深邃的意境,不光在于其 深厚的艺术功底,也在于其经历的人生沧桑具体来说,缘由如下:第一,变化无常的官场 沉浮,使王维经历了诸多的人生波折王维早年在政治上一路顺利,对前途充满渴望,而 且意气风发但随着仕途形势的直转而下,王维开始对政治心灰意冷,萌生归隐之意,而 且加上家庭信佛的原因,王维对空灵世界更加情有独钟,从而为诗作迸发出来的意象美奠 定了重要思想基础第二,独到的艺术造诣以及挚友的鼓励,使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 中得心应手中国自古就有寄情山水的创作传统,尤其是陶渊明和谢灵运把这种创作风格 发挥到了极致王维积极吸收前辈精髓,又融入了内心固有的那种佛性空灵,从而自创一 派。
而好友孟浩然的鼓励,更是让王维看到了自己的山水田园诗作才能,从而开始长期的 创作五、结 语 总之,王维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山水田园诗,通过一系列生动而朴素的意象,传递 出丰富的美学价值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通过 “山” “水”意象的刻画体现了自然、 清新、质朴、淡雅、和谐的审美观,从而使自然美发挥到极致同时通过白描等手法创造 出一幅幅超越自然之美的画卷,很好地传递了诗人那种回归自然的超然解脱心境,从而实 现了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统一,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意象美学境界但是,作为后世的读者, 我们在欣赏王维诗歌意象美学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其缘由,即关注诗人面对阻碍时那种洒 脱孤傲的心灵世界,从而引导当下烦躁的我们能够寻求心灵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