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字钟设计报告 multisim 附图.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20454925
  • 上传时间:2017-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3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设计目的1、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进一步掌握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学会使用 EDA 软件 Multisim 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并利用该软件对所设计的电子电路进行仿真测试4、通过对自己所设计的电子电路进行实际组装、测试,初步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5、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二、 设计内容、要求及设计方案1、任务利用 multisim 仿真软件和电子元器件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钟2、基本要求1)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和秒的时间2)如真实时钟,小时的计时要求为“12 翻 1”,分和秒的时间要求为 60 进制3)自由校正时间3、扩展功能1)定时闹钟功能2)仿广播电台正点报时4、总体方案数字钟电路的组成方框图如下图 1 所示,其主体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由 555 定时器产生 1kHz 的脉冲信号,经由 74LS90 构成的三级分频器后,输出 1Hz 的单位脉冲,为由 74LS90 和 74LS92 构成的 60 进制秒计数器提供时钟,秒计数器十位再向 74LS90 和 74LS92 构成的 60 进制分钟计数器提供时钟脉冲,其高位再向由 74LS191 和 74LS74 构成的 12 进制小时计数器提供时钟脉冲。

      秒、分和时计数器的输出分别接到各自的译码器的输入端,驱动数码管显示图 1 多功能数字钟系统框图5、可选元器件与非门:74LS00 4 片;计数器:74LS90 5 片、74LS92 2 片、74LS191 2 片;译码器:74LS47 6 片;数码管 4 只;555 定时器:NE555 2 片;发光二极管 4 只;触发器:74LS74 2 片;逻辑门:74LS03 (OC)2 片、74LS04 2 片、74LS20 2 片三、 自己所负责的单元电路设计在最初的小组分工中,本人主要负责整个电子电路第一步的振荡器与分频器的设计工作一)单元实现的功能振荡器的功能为提供一个频率为 1000Hz 的稳定脉冲分频器的功能为将振荡器输出的 1000Hz 的脉冲转变为 1Hz 的单位脉冲,以便下一步的秒计时器进行计时工作二)电路形式、元器件的选择 数字钟是常用的电子电路,在查阅了相关的书籍资料后,本人了解到,实际的精确电路中,振荡器主要由石英晶体与电容元件构成,这是利用了石英晶体的天然振荡的稳定性,可以让时钟运行的更为精确考虑到实验室提供的电子元件条件限制,在设计实验时,本人选用 555 定时器与电阻构成多谐振荡器,提供与石英振荡器相似的 1kHz 脉冲,电路如下图所示。

      接通电路后,电容 被充1C电,当 上升到 时,使输cv23cV出为低电平,同时 NE555 芯片中的放电三极管导通,此时电容 通过 和三极管放电,1C2R下降当 下降到 时,cvcv13cV输出信号翻转为高电平电容所需的放电时间为 2121ln0.7pLtRC当放电结束时,三极管截止, 将通过 、 、 向电容器 充电, 由 上升到 所需的时间cV123R1Ccv13cV2c为: 12311231ln0.7pHt R当 上升到 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如此周而复始,从而在电路的cvcV输出端就可得到一个周期性的矩形板,其振荡频率为如电路中所示, 为一可调电阻,故在实际1231.4pLHftRC1R电路或仿真中,可通过调节该电阻以达到输出 1kHz 频率脉冲的目的分频器一般都是由计数芯片组合而成,在本电子电路中,由于需要将1000Hz 频率的脉冲转变为 1Hz,进行 1000 倍的分频,故本人选择用三块74LS90 芯片组合进行三次 10 倍次的分频,从而达到目的具体电路如下所示:74LS90 电路为一“二进制-十进制计数器” ,如上图中,由 INA 中输入的信号在 QA 中输出结果,进行二进制计数;由 INB 中输入的信号,在QB、QC、QD 中进行五进制计数。

      本电路将 QA 输出的信号接入 INB 中,随着脉冲信号在 INA 输入端输入,输出的 QD、QC、QB、QA 分别显示为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0000,如此循环往复如只看其 QD 一输出端的输出情况则为: 如此往复0⟶1⟶0可见,在输入端 INA 输入 10 个脉冲后,QD 输出端上只输出了一个脉冲,实现了 10 倍的分频本电路中三块 74LS90 芯片组合将上一块芯片输出的 QD 信号接入下一芯片的 INA 输入端,经过三次 10 倍分频之后,由振荡器输出的 1kHz的脉冲信号即可转变为 1Hz 的单位脉冲三)Multisim 的仿真测试对上述的单元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将示波器接在振荡器输出端,经调节可得如下波形:1R由波形可以看出,通过调节 1、2 两个标杆移动可以测出此时的脉冲周期约为 1.004ms,由于在仿真软件中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只能以最小为 1%大小进行,故很难调节到整好 1ms,在实际的电路中则可以无限接近这一标准脉冲的占空比则由 、 、 三个电阻的大小比例决定1R23单独测试分频器的功能,输入 1kHz 的脉冲观察其第一、第二级分频后的波形进行比较,可见第一级分频后每 10 个周期第二级分频输出一个脉冲,同时第二级脉冲的周期已达到 100ms,即在第二级分频后,脉冲的频率已经降低了100 倍,由于 multisim仿真软件的计算周期很短,所以想看到数秒之后的最终输出的 1Hz 频率的脉冲很难,但我们从前两级分频输出的信号来看,实现该功能是完全可以的。

      如将振荡器和分频器和在一起进行仿真则进一步加大了软件的运算量,传递函数进一步减小,想看到最终输出的脉冲将更为困难如要加快传递函数,则需调大交互式仿真设置中的最大时间步长,但这样一来,由于仿真计算时间间隔的增大,仿真实验的失真现象会愈发严重,难以达到仿真的目的四)单元电路的测试结果、工作过程的分析在拿到面包板等元器件之后,进行实际实验,组装的实体振荡器与分屏器电路如上所示:由于实验室中没有找到设计中大小的电阻,所以 用一个可变电阻来代替,这一改变并不会影2R响到最终输出的脉冲在实际的测试中,利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的信号,由示波器输出波形可看出,输出确是一频率为 1Hz 的方波脉冲,观察每一级分频后的脉冲可发现,由振荡器以及第一级分频后的信号都比较强,从示波器很好观察,然而从第二级分频后输出的信号较弱,最终输出的信号必须由手动调节示波器才可看到,如利用其自动功能则只看到一乱波后经过分析并查阅资料可知,在分频电路中信号脉冲逐渐减弱,是分频电路的一个特点,在实际精确测试中还可发现,不仅脉冲信号会变弱,同时输入的脉冲信号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失真其实 NE555 芯片接成多谐振荡器时受后续电路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实际的数字钟应用电路中均采用十分稳定的石英晶体振荡器。

      同时,通过调节 555 多谐振荡器的电容以及电阻大小,可以使其直接输出一频率为 1Hz 的方波脉冲,本电子电路设计中仍然使用分频电路是为了尽量的模仿真实电路的情况,因为石英振荡器输出的脉冲均为 kHz 级别的,此信号必须分过分频才可使用四、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实际的电路板的组装及随后的电路测试中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而理论上的管脚接线错误很少出现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错误,在接线时应尽量将线头剪长,将面包板插到底以防止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另外在布线时应尽量合理安排所有芯片在面包板上的排列,布线尽量做到整齐、不交叉,以方便自己对电路的检查,同时也是为了看起来美观在实际的整体电路的测试中,可以不让分频器的输出脉冲正好为 1Hz,只需证明其输出脉冲可以稳定在 1s 的周期即可为方便测试可通过振荡器上的可变电阻将脉冲调快,以方便整个电路的进位等功能的测试如若实验室中没有 74LS90 芯片,本分频电路也可利用其他计数芯片实现,如利用熟悉的 74LS161 芯片,只需将其 QB 与 QD 输出信号接入一双输入与非门电路(74LS00) ,再将与非门电路输出的信号接入 161 的清零端,这样在 161 芯片输出为 10 即 1010 时,与非门输出为 0,161 立即清零重新由 0000 开始计数,从而使 161 芯片实现了十进制计数,其输出信号也同样由 QD 引出即可,原理与上述的 74LS90 芯片相同。

      在初步分工完成最初的数字钟电子电路并拼接各部分电路之后,由指导老师于艾清验收,并对我们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此我们小组又一同对一些功能进行了改进1、 清零电路的设计由于计数电路在开始计数时往往不是从 0 开始,故需要一清零电路使数字钟从 0 时间开始运行为了以最少的开关实现清零,最终改进后的清零电路如下所示(图中深色连线部分)图中 J15 开关闭合时 74LS161 的清零端为低电平,输出端清零由于由与非门输出的反馈清零信号长期状态为 1,当满足清零条件其为 0 时输出端立即清零,此时便已经不再满足清零条件,与非门输出又变回为 1,故与非门电路输出的信号为 0 的时间极短,所以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它输出的信号始终为 1当我们清零时,开关闭合线路接地,如没有图中的 电阻,1R那么 161 清零端的电位状况将很难判断,所以在这里加以电阻 ,使得高电平加在电阻上,而清零端则为低电平,实现了清零功能同理, 也是12为了这样的目的而设计的在正常的运行工作中,为了防止 74LS161 芯片清零信号的相互干扰,我们在电路上增加了电阻 ,同样是利用其的分压功13R能,防止其他信号的干扰2、 校时电路的设计改进校时电路为本数字钟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初的电路中,我们设计的是依靠手动脉冲依次拨数校时的模式,这也是目前大多是电子手表所采用的校时方法,同时也较为简单。

      在电路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将其改进为一次脉冲直接显示预置数“一步到位”的方便操作的电路连接,这一改进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改进后的电路如右图所示该电路利用四合一开关 J10 预置预置数,正常工作状态下,脉冲信号(上一级 74LS161 芯片的清零信号提供)由线72 引入双输入与非门 U10A 的一个管脚,开关 J5 断开,该与非门的另一输入信号为 1(同时保证了~LOAD 端输入为 1) ,所以此时最终输入 161 芯片的脉冲便与线72 上的信号始终保持反向当需要进行置数时,首先用 J10 设置好希望预置的数字,闭合电键 J5,由于的分压作用,输入与非门 U10A 一管脚7R的信号变为 0,此时无论线 72 上的输入信号为何,该与非门的输出始终为 1,此举屏蔽了正常的脉冲信号,同时也让 161芯片的~LOAD 端输入变为 0,芯片处于准备被预置的状态预置所需的脉冲由 J9提供,该电键在按动时迅速与另一侧接触,随后弹回,由于另一次接地,所以在按动开关时,161 的输入脉冲信号由 1 变为 0 又迅速变回 1,这样便为预置预置数提供了最后一个脉冲的条件,预置成功在前面已经分析过,161 芯片的清零信号绝大部分状态为 1,而后一级161 计数芯片的脉冲信号由前一级清零信号提供,则在正常状态下,由于与非门 U10A 的作用,161 芯片 CLK 端输入信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 0,而在准备预置时,J5 闭合,CLK 端输入信号为 1。

      预置完成后,断开 J5,由于与非门 U10A 有一定的延时作用,芯片~LOAD 端输入先由 0 变为 1,而这个时候 CLK 端的输入信号仍然为预置时的常态 1,随即很短的时间后该输入信号变为 0,这就相当于给正常工作中的 161 芯片输入了一个下降沿(161 芯片为下降沿触发) ,芯片的输入信号随即会往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