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对策.doc
5页高考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对策东莞市华侨中学蔡万彬[摘要]目前,在高考作文备考中,存在着一个应试的套路,无论是文体分类 还是基本写作技巧的传授,都以能得高分为标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否能真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拿高分的目的?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走出这一 应试的误区,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贯彻人文性为宗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 作水平,最终达到在高考中拿高分的目的[关键词]个性化 思维 情感 语言作为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师,每次上作文课,我总是感到很痛苦 和矛盾,因为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无论是文体分类,还是基本的写 作技巧,都要以高考作为标准,学生写的作文越来越像“八股文”了 而对这种情况,我常常反思:在高三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充当了什么 角色?总结自己以及同事们的做法,大同小异而已我们总是不厌其烦 地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基本思想:高考作文一点儿也不可怕,根本没 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地方,尽管命题者常常玩出一点花样来一)千 万要注意,不要跟命题者过不去,他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他要 求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想方设法迎合他的心意,没话找话凑足字 数就行了二)我们对学生耳提面命,审题时如果没有把握做到出 奇制胜,就老老实实按常规思路去考虑,要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要求 和写作要领,要注意结构的安排,自圆其说,语言耍得体,表意要明 确,如果能较恰当地用上一些成语、诗文名句或古今小外名人名言, 会使你的文章大为增色。
三)我们还告诉学生,作文得分常常会受 到阅卷老师当时的情绪和心境的影响,因此,除了不能跟命题者叫劲 之外,如何博取阅卷人的欢心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字 迹清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自然会让阅卷老师感到心 情舒畅四)我们跟学生说,写记叙文也好,写议论文也好,你心 理究竟怎么想并不重耍,重耍的是写出来的文章要像真的一样,哪怕 就蒙住阅卷老师一会儿也行,等他打完分数以后,想到自己好像上当, 但虚荣心使他不愿再去考虑了,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每当这样跟学生讲时,我虽然表而上理直气壮,但内心总是感到 羞愧和害怕:我这是在干什么?在人文性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仍然为了高考而 教学是不是有点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和宗旨?写作是一项创造性 的劳动,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其中语文思维能力是核心,语言 表达能力是关键学生视野的狭窄、阅历的浅薄直接制约着这些能力 的发展学生肚子里本来就没有多少“货”,而高考作文还有这样那 样的限制条件,时间又只有那么一点点,要学生写出一篇情文并茂的 好文章来,实在是勉为其难每年的应试作文中确有一些佼佼者(我 敢断言,这些学生绝不是语文教师教出来的),但绝大多数均是平庸 之作,分数拉不开,使得作文这一块缺乏必耍的区分度和可信度。
这 样也就迫使语文教师在作文这一块上抓形式、抓规范、抓应试技巧、 抓得分要领,而忽视了思想感情方面的耍求,这样做是与作文教学的 宗旨直接相悖的那么,高考作文教学应采取什么对策呢?我认为,要让作文教学真正对学生的个性、情感、人格起到引导 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将作文教学回归到无功利的写作指 导上来,从应试的套路回归到朴素平实的写作上来,将培养学生个性 化的情感、个性化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袒露发乎心灵的真情,张扬个性的人生感悟首先,教会学生积累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耍让学生从真实的 生活出发,注重生活的原貌并进行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悟生活是绚 丽多彩的,教师要教会学生以平常的心态投入到貌似平凡的生活中 去,既要看到生活的美好,又要看到生活的邑陋,切忌以固有的、先 入为主的情感、价值取向来规范生活的“原汁”,误入“伪生活”的 泥淖其次,引导学生勇于袒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关注生活、关注社 会的同时,教师要以“真”为评价学生作文的落脚点,积极引导学 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或尽情袒露自己的万种心迹,或热烈憧憬自己美好的理想,或热情 礼赞自己崇拜的英雄人物,或吐露自己的迷茫和惆怅等等,即使有 些消沉,有些“灰色”,有许多的不成熟,又有什么关系呢?最重要 的是千万不要抒发那些心口不一、自欺欺人、空洞无物的情感。
第三,要摆脱选材的虚拟化所谓选材的虚拟化,指的是既不符 合生活的真实,又不符合艺术的真实,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想,编造有 悖于实际的生活(但不排斥学生根据生活与艺术的真实而进行的虚 构,也不排除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间的冷暖、 自己身边的火热生活和他人的体验取材,这样的材料虽来自于日常生 活,但能表现自己纯真的心灵,能表达出别人之未见的感受,推陈出 新,见微知著,并能把自己的真情与实感表现出来强调选材的“真 实”,将有利于克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挣脱“定格”的樊笼,放飞自由思维之鸟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搜集、主题提炼、 内容安排到语言选用都离不开思维如何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之鸟 呢?首先,耍鼓励学生突破文体“定格”,追求思维形式的发散在 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思维的“定格”,不迷 信、不盲从“定格”,勇于打破常规,想別人之未想,求别人之未求, 言别人之未言,挣脱思维的惯性与樊笼,从现在、未来、已知、未知、 动态、静态、顺向、逆向等多个思维角度进行作文,将自己内心深处、 生命深处的创造欲望、能量释放出来让个性化思想的火花,烧毁“定 格”的樊笼,让思维之鸟真正在自市的天空中飞翔。
其次,耍鄙弃空洞陈旧的“大我”意识,努力表现思想内容上的 “自我”耍想放飞自己的思维之鸟,就必须鄙弃“大我”思想,寻 回实实在在的“自我”,以“我手”写“我口我思我情”,还伪圣的“大 我”情结为表达“自我”的真情,还功利的“大我”意识为表现“小 我”的实感,使学生的作文处处洋溢着“自我”的色彩,句句流露出“自我”的情感,篇篇充满着朝气蓬勃的灵气与个性三)鼓励学生写出个性的语言,还语言以天然的色彩从这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大部分优秀之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 是语言都比较优美,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排比句或起兴句开头 这样的神来之笔,确实能给评卷老师一个好印象这就使现在的高三 学生产生了误解:这样的作文才能拿高分于是,模仿之作纷纷出台, 几乎每篇作文都是这样一个形式,但大部分却是“东施效颦”,让老 师评起作文来觉得无比痛苦这种盲目的仿写,毫无个性可言,不但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人觉得累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摘下语言的伪圣面具,还语言以 天然的色彩,在自己的作文中耍“丑媳妇不怕见公婆”,勇于使用自 己的语言,袒露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只有当语言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 缘,语言才会焕发出独特的光芒,舍此则无他。
当然,也要关注学生 作文语言的连贯、得体和规范,让准确、简洁和朴素的语言与张扬个 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演绎出许许多多的才情飞扬、个性分明、犀利泼 辣的精美作品总之,无论是在高考作文备考还是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都要 摒弃高考作文的牵制,走出这一误区,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真正做 到作文教学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