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竞争以量子战略思维定义未来.doc
8页超越竞争:以量子战略思维定义未来 彭剑锋 华夏基石 战略是对未来的预见与选择, 是对未来成长的时空布局工业文明时代的未来是可测的, 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相对稳定, 产业边界清晰, 企业成长有迹可循、成长时空可控企业可基于过去推测未来, 也可基于现有资源和能力确定成长的方式与速度因此, 经典的原子战略思维以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来回答企业的战略命题企业的战略选择与战略空间布局主要做加减法, 明确决定干什么或不干什么、占有什么或放弃什么一旦决定了, 就聚焦于所确定的战略目标, 专注于既定产业与业务领域, 以非对称性资源配置原则, 集中配置资源于战略关键成功要素上, 心无旁骛, 朝着一个目标干由此可见, 原子时代企业战略成功的逻辑是战略确定和战略专注进入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文明时代, 虽然信息越来越对称, 消费者、企业和行业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 但未来愈加难测:消费者需求变化加速且日益呈现个性化, 颠覆式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 市场瞬息万变, 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 企业的成长轨道无迹可循, 成长空间无边界可触, 成长模式无标杆可追随过去已有的战略思维、理论、方法与模型难以定义与设计未来在与众多互联网精英、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新生代企业家以及正在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实体企业家交流时, 我深感用传统的战略思维方法来应对不确定性、来规划创新型企业的未来、来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实在难以在同一频道上实现智慧的碰撞与共振。
我数十年积累的传统企业的最优战略实践经验与案例, 已难以让这些企业家信服, 难以对他们新战略思维的形成有真正的启迪和价值贡献只有用量子战略思维, 才能形成与新生代企业家队伍的共同语言并相互脑力激荡当我们用量子测不准原理、态叠加原理、二象性原理、量子纠缠原理、最低能级原理、能级跃迁原理、量子能量场聚合原理等量子思维方式去看待当今这个难以确定的世界, 站在未来看未来, 超越战略, 突破现有资源和能力, 在变与不变、确定与不确定中, 共同探讨企业的未来及战略选择时, 我有种脑洞大开的感觉, 于是对未来的战略选择有了全新的思维和框架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时代, 是一个需要用更微观的视角、更宏大的语言体系去理解不断变化的新现象、新规律的时代, 而量子战略思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既宏观又微观的全新的认识未来的视角和语言体系那么, 量子战略思维的内涵和要点是什么呢?战略就是企业家对未来的洞察与信念工业文明时期, 企业的成长有迹可循, 原子战略思维更多的是基于过去、基于已有的资源与能力来选择企业的成长方式并设定成长速度, 企业所追求的成长曲线是平滑、稳定的上升曲线而在不确定的智能文明时代, 企业的战略成长往往无迹可循、无标杆可追随, 企业创新的方向往往是进入无人区——无人领航, 找不到标杆, 不知竞争对手是谁。
唯有战胜自我, 超越竞争, 凭借企业家和创新者对未来的洞察与信念, 才能在迷雾之中找到方向正如软银的孙正义所说:当迷茫的时候, 只管往远处看, 就能看到洪流中的未来战略洞察与预见的核心是企业领导人对产业趋势的前瞻和感知战略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选择性应对, 战略的选择往往是方向性的、探索性的, 甚至是试错性的, 而不是来自预先精确的计算与方案制定某种意义上, 战略不是一种预先的计划设计, 战略的原点不是来自战略专家或战略职能部门, 而是来自于企业家, 来自于企业家对未来趋势与发展机会的洞察与感知, 来自于企业家的发心动念, 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企业家信念、追求与意识流所谓“意识流”就是企业家对未来发展趋势、机会的先知先觉与共同认知比如:互联网及许多新型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来自预先的设计, 而是来自于企业家与投资家的意识与共同感知, 大家都坚信互联网有未来, 未来的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坚信这么做是正确的, 而非因为正确才去做, 这是企业家对未来预见性的态度有了这种前瞻性的把握, 资金和人才就会往那里涌, 一旦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 就会找到商业模式成功的突破口商业模式一旦成功, 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又会涌入, 最终会形成涌流。
当无数涌流开始连接、汇集、交互以后, 就会形成波涛汹涌、不可阻挡的洪流与大势, 互联网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而那些先知先觉者、勇于创新投入其中者, 便创造了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奇迹用现在的互联网语言来说, 他们敢于扑向并抓住了产业发展的风口因此, 处于这种“不确定时代”,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社会最稀缺、最宝贵的财富, 企业家与知识创新者的自我超越的追求是企业创新成长永不衰竭的源泉, 企业员工对未来的共同期望与对战略方向的认可, 是企业战略执行与战略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与可靠保证在“不确定时代”, 要坚信精神的力量, 要坚信精神文明是推动人才智慧迸发与企业创新成长的伟大力量战略就是对未来成长路径与方式的动态选择与创新战略, 首先要回答企业未来在哪儿成长、增长点在哪里、如何实现增长等问题而在“不确定时代”, 我们所面临的是黑白重叠、一片混沌的世界, 黑天鹅事件频出, 一切难以预料, 未来难以精准预测和按固化的战略模型进行推演, 只能用量子战略思维对未来进行探索, 进行多种选择要以概率性思维,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 在创新失败的坚守中提高成功率因此, 它需要的是战略的耐性正如《黑天鹅在咖啡杯中飞起》一书中指出的:我的商业不成功也别沮丧, 未必是我的策略错了, 可能是概率造成的, 那么我就要进一步去坚持, 可能重复几次就会大大降低失败的概率, 我可能就会成功。
就是张小龙被收编之后还不屈不挠坚持内心的价值追求做出来的、决定腾讯未来命运的战略性增长业务要依据“测不准原理”, 积极探索多种可能性和开拓更多共生成长路径任正非最近在与华为研发人员座谈时所指出:我们对未来的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假设、多种技术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 世界逐步倾向哪一种方案, 我们再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逐步缩小其它方案的投入且不必关闭其它方案, 可以继续深入研究, 失败的项目也培养了人才他还举例谈到:当年我国核爆就有两种方案——邓稼先方案和王淦昌方案, 王淦昌方案在当时的工业条件上实现有困难, 中央先批准邓稼先方案, 但王淦昌不仅全力支持邓稼先, 而且也不气馁, 继续研究, 后来也成功了, 为我国的重型核爆做出贡献氢弹之父于敏走了不同于别人的热核聚变之路, 中国的氢弹也爆炸成功了美国惊叹:热弹也有第二条道路?由此, 任正非告诫华为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在‘不确定时代’, 华为要走出过去战略成功的陷阱, 要有气量, 要容得下不同意见、不同道路, 不要急于将新技术推向市场, 我们要有战略耐性, 要一直窥测客户需求的方向华夏基石在参与光启颠覆性创新操作系统 1.0 版本的起草时, 通过与新生代企业家的智慧碰撞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以改变“世界的创新”为使命追求的创新型企业, 要构建内在的核心能力优势与颠覆式创新生态优势, 必须用量子战略思维指引光启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 光启颠覆式创新操作系统 1.0 指出:“基于同一个核心技术或核心能力, 可衍生很多种不同的可能性以及不同的价值体系, 以及与此相关的非常具体的产品及其对应的非常具体的市场我们的责任就是尽可能多地探索可能性, 尽可能多地探索各种产品技术应用方向及产品市场共生轨道的可能性, 并确定这些共生轨道的能级因此, 量子战略思维不是简单做加减法, 而是要基于核心价值与能力, 高度发散思维, 不事先给定框框, 不预先给自己确定毫无根据的明确目标和框定成长路径, 跳出行业约束的条条框框, 在头脑风暴和集体智慧的碰撞中, 不排除任何可能的方向, 在实践中去探索可能性并修正、迭代和确定可能的路径, 以敏锐的洞察力, 在最有可能和最有希望的战略方向及项目上及时加大投入, 并在合适的时候收获成果战略靠过去式的思维和坐在封闭的环境中依靠沙盘模型去推演出来是极不靠谱的靠谱的做法恰恰是基于内在价值追求的想象、高手之间的智慧碰撞, 在实践探索中基于即时事件对未来的感知与先知先觉, 它更需要企业家和决策者贴近市场和客户, 去感知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 好的战略思维一定来自市场与客户, 对未来的预见往往来自于不确定的事件感知。
特朗普的当选, 为什么让美国玩选举模型的专家大跌眼镜?而预见最准确的是义乌一个做竞选小旗子的企业家因为他发现, 支持特朗普的小旗子的订购量数倍于支持希拉里的, 而且越临近竞选, 支持特朗普的小旗子的订购量及实际发货量越多而这, 意味着到现场支持特朗普的民众越多, 意愿越积极和强烈由此, 这位义乌老板断定特朗普能当选这种预见之所以准确, 因为他贴近了事物的本源这种接地气的基于现实变化所发生的事件来预见未来的感知力的做法, 也是量子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其次, 战略还需要回答企业如何实现成长, 如何实现增长量子战略思维的核心是创新, 是企业要在持续不断的变革创新中实现裂变式与聚变式增长量子战略成长的创新方向主要有 4 个:一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 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拓展企业战略成长空间, 超越竞争, 寻求增长;二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客户价值、重构客户价值) 构建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以连接、交互更多的资源, 集聚更多的能量, 形成战略成长的新势能与发展平台, 寻求裂变式与聚变式新增长;三是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创新,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上下融合, 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相关利益体之间跨界融合, 形成全新的商业生态簇群或社群, 构建商业共生体新空间, 形成多维战略发展空间, 从而突破战略成长边界, 实现超常成长;四是通过内在的组织变革、管理机制与制度创新来激发组织活力, 释放人的价值创造潜能来实现组织与人的价值新增长。
在“不确定时代”, 创新往往是在无人之境开展探索, 需要更强烈的使命驱动与战略方向的坚定与自信量子思维强调信念的力量, 强调在茫茫黑夜中“心灯”的指引, 强调在变革中面对错综复杂的量子纠缠, 要坚定信念, 正面思维, 拥抱变化, 用积极心态去面对困难, 挑战自我, 用简单极致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和困难, 要勇于突破现有资源和能力局限, 大胆创新变革, 去实现企业成长的裂变和聚变式发展, 实现跃迁式成长在“不确定时代”, 企业不再是单一的线性平滑成长, 而是以领先的技术创新或颠覆式的客户价值创新与重构, 实现企业的分裂式与聚变式的成长正如光启颠覆式创新操作系统所指出的:“企业的发展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主题裂变——我们以核心能力为基础,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 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由此, 决定光启的发展道路将是裂变式的增长, 从超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光子技术到其它产业, 不同的主题将使我们诞生出多个颠覆式创新企业, 以此实现我们的信仰和追求裂变的目的是确保相应行业的领先竞争优势、确保管理更加有效、确保更多资源的获取途径和方式分主题裂变的基本原则是‘信仰和追求一致, 价值导向一致, 同时体现它的行业特征’。
一种是同主题聚变——我们以已经形成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基础, 就同一个主题 (同一个产业) 在各自的领域内搭建大平台, 通过自主建设、并购、合作或其它方式, 完成与此相关的价值产业链整合, 走聚变发展之路, 实现产品和市场的发育及扩张聚变的目的是确保光启在相应主题或相应行业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在量子战略思维中, 产品与市场创新的方向遵循的是事物存在的“态叠式思维”及产品与市场创新的“二象性原理”1) 所谓“态叠式思维”, 就是既强调“变”, 又强调“不变”;既强调打破秩序与结构, 又强调重构新秩序与结构;既强调跳出竞争壁垒, 又强调在新能级和新结构上形成新竞争壁垒变”与“不变”并不排斥, 可以相融,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聚合因此, 企业在变中要守恒, 要以变应变, 以不变应万变企业变革成长的不变的真理是什么?我认为是价值, 是客户价值与人的价值, 所有的创新都要回归原点, 回归到客户价值创造, 回归对人性与人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