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习题(含答.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91039047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习题(含答 ◆ 根基学识达标 《唐诗五首》 《野望》同步练习 一、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请从动静和写景依次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理由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二、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领略试题地点:_____,时间:_____事情_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4.第三联描写瞭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三、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弥漫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说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诗人在入夜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风景用了什么手法? ◆ 课后才能提升 四、赏析诗歌《野望》,回复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 根基学识达标 一、 1.(1)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其次句响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2)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5.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6.抒发了安闲(闲适)惊喜(喜悦、爱好大自然)之情 7.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四处是一片秋色,山川掩盖在夕阳的余晖中,加倍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貌似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8.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二、 1.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东皋 薄暮 望 3.皆、惟 色、晖 4.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大量狩猎所得,回家了 三、 1.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特别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连忙驮着猎物也回去了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 ◆ 课后才能提升 四、1.(1)“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 (2)“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 作用:(1)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 (2)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2.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加倍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宁静 3.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黄鹤楼》同步练习 ◆ 根基学识达标 一、解释以下词语的含义 1.悠悠: 2.晴川: 3.历历: 4.萋萋: 5.鹦鹉洲: 6.乡关: 7.烟波: 二、根据诗歌,回复以下问题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呈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举行描绘 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5.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闻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闻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 6.诗中最能概括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根基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 课后才能提升 三、赏析诗歌,回复问题 1.崔颢在 《黄鹤楼》 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2.以写景著名的诗句是: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与此诗句有一致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呈现的景象。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对比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8.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参考答案 ◆ 根基学识达标 一、1.飘荡的样子 2.阳光映照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3.领会可数 4.形容草木繁茂 5.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承担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客人,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6.故土家园 7.暮霭沉沉的江面 二、1.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繁茂,这一切都明显可见 2.岳阳楼、滕王阁 3.落莫、惆怅 4.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5. A.√,B. ×,C. √,D.× 6.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 课后才能提升 三、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边 4.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猛烈感慨 5.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明显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翠繁茂,活力盎然 6.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7.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貌似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其次个“空”可理 —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