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乐·年年雪里》注释鉴赏及译文.doc
4页《清平乐年年雪里》注释鉴赏及译文《清平乐年年雪里》注释鉴赏及译文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朝: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善意,赢得满衣清泪 本年海角天边,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丑陋梅花 《清平乐年年雪里》古诗简介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造的一首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终身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回想之作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触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体现了自己早年的欢喜、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流浪,对自己终身的哀乐作了形象的归纳与总结词意宛转蕴藉,爱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慨叹深重 《清平乐年年雪里》翻译/译文 小时分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尽管梅枝在手,却无好心境去赏玩,仅仅掉以轻心地搓弄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本年梅花又敞开的时分,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僻的当地,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敞开的梅花,大约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清平乐年年雪里》注释 ⑴挼(ru):搓弄。
⑵海角天边:犹天南地北本指僻远之地,这儿当指临安 ⑶萧萧两鬓生华:描述鬓发华白稀少的姿态 ⑷“看取”二句:“看取”是调查的意思调查天然界的“风势”尽管出于对“梅花”的关心和珍惜,但此处“晚来风势”的`深层语义,当与《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和《忆秦娥临高阁》的“西风”埒同,均当喻指金兵对南宋的进逼因而,结拍的“梅花”除了上述作为头饰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必定的标志之意故应:还应 《清平乐年年雪里》赏析/鉴赏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日子的脉息她早年的欢喜,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流浪,在词中都约略可见千锤百炼之后,内里许多难言之苦,经过表达赏梅的不同感触倾吐了出来词意宛转蕴藉,爱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最初两句回想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日子情形: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高兴!多么美好!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标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日子所沉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装点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发时长于将无形的心里爱情经过有形的外部动作体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
花仍是旧日的花,但是花类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情投意合、伉俩相得,日子美满美好但是,经常产生的时间短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端了长时间的“屏居乡里”的日子日子的崎岖使她屡处忧患,饱受人世的艰苦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便是词人婚后的这段日子,体现的是一种穷极无聊、忧伤仇恨的心境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境很欠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比较,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日子阶段与不同的心境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成长青丝词人流浪天边,远离故乡,岁月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绘的梅花簪发的女人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忧虑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丑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芳华良伴,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流浪天边,不想再看梅花委地漂荡词人南渡后,特别是老公逝世后更是流离失所,流浪漂零日子的摧残使词人很快变得瘦弱衰老,头发稀少,两鬓斑白词人说:现在尽管赏梅时节又到,但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并且看来晚上要刮劲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
并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谢衰落,即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终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丑陋梅花”,或许还寄予着词人对国务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天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局势这儿的“风势”既是天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仓促春又归去”,与此涵义类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忧虑的心境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其时极晦气的民族奋斗局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丑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落难,并且颇有饱尝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底子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提高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方法从顺次描绘赏梅的不同感触看,运用的是比照方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日子阶段,三种不同感触,构成明显的比照,在比照中体现词人日子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组织看,运用的是烘托的方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偏重,而是以昔衬今,体现出其时作者漂荡流浪、哀老孤苦的境况和历尽苦难的郁闷心境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绘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慨叹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听。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络在一起,在梅花上寄予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予甚深 《清平乐年年雪里》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转词派代表,有“千古榜首才女”之称前期日子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前期日子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分就在杰出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根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一起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华夏时,流寓南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清闲日子,后期多哀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方法,自辟途径,言语清丽论词着重协律,崇尚高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对立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华章感时咏史,情辞大方,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