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doc
22页1、我们不怕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了解痛是神经细胞在起作用2、了解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疼痛感受学习本课2、以活动形式开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疼痛事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科学认识痛感的原因与作用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疼痛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请学生谈自己疼痛的感受认识痛是经常发生的,并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痛感?二、活动:议一议1、同学们有疼痛的经历吗?看图描述图中的场景;再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情况会引起疼痛2、引出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痛感呢?痛感有什么作用呢?3.、了解疼痛是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了解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活动一:认识神经细胞的作用请学生分别扮演“神经细胞”和“我”, “神经细胞”和“我”的对话说明痛感的原因:人体内有专管疼痛的神经细胞,当它们的神经末梢遇到危险刺激后会迅速将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会马上产生疼痛感活动二:了解人体没有疼痛的地方学生说说自己没有疼痛的时候(剪头发、剪指甲),讨论得出科学认识:人的头发和指甲上没有分布神经末梢,因此不会感觉到痛第二课时一、 进一步了解疼痛的作用。
1、师:人的头发和指甲上没有神经细胞,所以不会产生痛感,如果人的身体内任何地方都没有神经细胞该多好啊,那就不会有痛感了,我们也就不会害怕了这样可以吗?人要是没有痛感了会怎么样呢?2、学生讨论二、麻醉术的秘密1、请打过麻药的小朋友说说打麻药时的感觉2、引导讨论揭示:麻醉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避痛技术,是用麻醉药注射于组织内产生暂时性痛觉消失的方法三、生命的坚强1、阅读小故事“敬礼娃娃不怕痛”、“关羽刮骨疗伤”,谈感受2、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有坚强的一面3、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讲述生活中勇敢克服疼痛的故事四、考考你1、学生做“疼痛,我们怎么面对”的选择题2、让学生从小树立当疼痛出现时,首先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救治,其次才是学会克服和忍受教后反思:六、七岁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曾经有过因擦伤、划伤、摔跤、开水烫、打针等引起的痛感许多学生面对疼痛会忍不住大哭,这是正常现象在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疼痛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疼痛的原因,让学生明白,疼痛感是我们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能,消除他们的恐惧的心理让学生知道,“痛”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的生命感觉;痛的秘密是神经细胞的作用;痛感是保护我们生命的信号;痛有医术可以避免。
2、种子的力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打开眼界,了解植物、动物生命的惊人力量2、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智慧是一种惊人的力量过程与方法: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亲手种一粒种子,观察种子的变化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幼小的自己也拥有强大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生命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动物生命的惊人力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智慧力量是最惊人的;帮助学生认识幼小的自己也拥有强大的智慧潜能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植物生长全过程的资料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类创造发明的故事第一课时观看 (密封的铁罐子被种子生长的力量冲破的实验),说说自己的感受1、 了解植物是怎样开花结果的讨论:种子为什么能发芽?引导学生想到生命的力量三、松树在岩石缝里扎根生长;蚂蚁扛起比自己重几百倍的东西;白蚁修筑巢穴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动物的生命有着惊人的力量第二课时一、 学生讲人类发明创造的故事,思考、感受人类智慧的力量二、 人类智慧力量大比比谁的记性好1、识字出示认字表,在规定时间里识字量大的学生为胜2、背诵古诗出示古诗,在规定时间里背诵数量多的学生为胜。
老师给获胜者发小红花比比谁的手巧1、 学生进行手工小制作2、 收拾书包3、 传作业本三、 说说你还会做哪些事?说说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教学反思:我们常以为强大的生命总是有着强大的力量,其实弱小的你生命也有强大的力量本课以植物种子的力量为例说明生命力量的强大,并以此让学生初步感悟到虽然自己比较幼小,但生命里蕴藏着智慧的力量,那是一种惊人的力量 3、我的鸡蛋宝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一只正在孵化的鸡蛋就是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很脆弱,需要呵护2、在护蛋行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呵护生命需要付出爱和责任过程与方法:1、在家亲手感受、了解一下鸡蛋的特点2、观看课件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护蛋行动,使学生体会生命成长的不易,感悟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学会感恩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脆弱,体会呵护生命需要付出爱和责任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生鸡蛋学生准备: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生鸡蛋第一课时a) 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脆弱1、猜谜引入:有个东西圆溜溜,轻轻一磕它就破,摆上餐桌人喜欢,营养价值没得说2、引导想象:鸡蛋妈妈正在孵化的鸡蛋会出现什么奇迹?3、引导认识:能孵出小鸡的鸡蛋就是一个生命4、教师引导:鸡蛋妈妈能孵出小鸡,人能想办法孵出小鸡来吗?下面请听一个故事——爱迪生孵蛋。
5、引导学生认识鸡蛋孵化需要的条件二、生命小秘密1、师:在严寒的北极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动物——企鹅,在企鹅家族,小企鹅是爸爸孵化出来的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企鹅爸爸是怎样孵蛋的2、学生读故事,谈体会引导体会环境的恶劣和企鹅爸爸孵蛋的艰辛3、幸福的“我”(1)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根据学生的讲述,引导阅读教材上相关图片的文字2)引导学生认识到:小生命的成长需要安全、营养、健康、关爱和呵护等4、体验:学孵蛋学生下蹲3分钟做孵蛋动作,感受呵护生命的艰辛第二课时一、体验活动:护蛋行动第一:活动规则:保护鸡蛋的安全,不被打破,保持鸡蛋的干净第二:讨论保护鸡蛋的好办法第三:开始进行护蛋行动四人小组一个生鸡蛋,进行护蛋一节课的体验,要完成跑步、扫地、做操等动作,感受护蛋的艰辛活动结束后,以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分享评比:我的护蛋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呵护生命需要关爱和责任,体会生命成长的不易,感悟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学会感恩教学反思:生命有脆弱的一面,因此生命需要呵护,而呵护生命需要爱和责任本课以“我的鸡蛋宝宝”为切入点,学生在与鸡蛋宝宝的亲密接触中初步感受生命的脆弱,初步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认识到呵护生命需要爱和责任,懂得感恩父母。
4、节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节日2、知道节日的仪式和不同节日的习俗教学过程:一、了解节日1、你们知道什么是节日吗?讲解: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和传统习俗,某些日子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人余通过特定的仪式,寄托感恩祈福的心愿和特别的情怀,这就是节日2、你知道的节日有哪些?二、节日的仪式:1、节日的庆祝习俗经过代代相传,慢慢固化为仪式,人们参与其中,分享共有的记忆,表达对生活共同的祈愿2、实践活动:请将下列节日习俗的编号填入对应节日的空格里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仪式?三、节日的盛典:1、节日里,人余放下日常的劳作,或制作特殊的食物,或穿戴特别蝗服饰,或走亲访友,参加特别的聚会2、说说:你在过春节时会做些什么?3、说说:你在过什么节的时候会做什么?四、节日的诗意印记:你会背哪些跟节日有关的古诗?它们分别描绘的是哪一个节日?五、我们家的节日:除了这些传统的大家都知道的节日外,你家还有特别的节日吗?写写六、课堂小结5、独自在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独自在家时可能遇到的危险2、使学生学会冷静、机智、合理地应对入室盗抢等不法犯罪行为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看图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保护自我人生安全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冷静、机智、合理地应对入室盗抢等不发犯罪行为三、教学准备: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看图说话二、 议一议:1、 室内小男孩为什么会发出哈哈声?2、 室外来了什么人,他准备干什么,小男孩知道吗?引导学生意识到独自在家的时候可能会存在入室盗抢的危险三、 说一说:1、 独自在家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危险呢?2、 全班汇报四、 独自在家时,为了防止危险,该怎样做呢?1、 看课文插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谁做的对?2、 同桌议一议:独自在家时首先应做好那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3、 看插图说说:有打来或有人敲门时应该怎么办?除了书上的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4、 当坏人已经入室或准备强行闯入时该怎么办?看图说说,再结合自己说说其他办法5、 老师给与适当的评价第二课时一、 学生分组表演独自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来访的情形,该怎样做才正确,教师及时给与肯定二、 现场表演“打110报警”,比比谁最会打110报警三、 课外调查活动:问问哪些邻居经常在家,特别要记住他们家的号码提醒学生要保护隐私,不能在全班或公众场合随便透露邻居的号码。
教学反思: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人忙于上班、外出,孩子独自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这时有的不法分子便乘虚而入,利用各种欺骗手段实施犯罪强化儿童独自在家时可能会遇到危险的意识,教育了儿童学会巧妙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6.家中如何避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能充分意识到在家中可能遇到发生地震的危险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家中合理逼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保护自我人身安全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冷静、合理地躲避发生在家中的地震灾难第一课时教材插图中小床的剧烈摇晃以及床下小孩“啊,地震了!”的呼喊,展示了人在家中突然发生地震时的场景,随即卡通小熊猫提出:“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好在家,该怎么办?”学生虽然经历了“5.12”汶川地震,但由于当时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没有独自在家避险的经验,所以可以直接用小熊猫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课教学考虑城乡各自的实际情况,教材将学生的家庭住所分为楼房与平房两大类,分别讲述家中避震的常识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建议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地震发生时,对于家住楼房的学生,“小博士”提出“就近找安全地方躲起来”的逼震方法,以“家住楼房的同学,注意护住头部,最好找下面这些地方躲起来”概括出家中躲避地震的要领:护住头部和找安全的地方。
教材以四福插图展现了小朋友护头躲在家中可以避震的地方的场景:房间内承重墙墙角、狭小的卫生间、结实的写字台下面、低矮的家具旁意在告诉学生,当地震发生时,躲避到这些地方的做法是正确的教学时,教师除讲述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下活动:说一说,家中有没有结实的写字台和低矮的家具可以躲避地震找一找,教室内哪里是承重墙的墙角自己的家里哪里是承重墙,应该躲避在哪个位置演一演,怎样护头躲在墙角或低矮的家具旁(可以讲台或课桌为例)对于学生的回答、表演,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肯定其合理之处,纠正不正确的做法第二课时地震发生时,对于家住平房的学生,教材展示了一幅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护住头从室内往室外开阔处跑的场景图,并配以“家住平房的同学,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应尽快跑到室外避震”的文字描述意在告诉学生,室外场地开阔,是跑出室内避震的前提条件;如果室外并不开阔,还是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