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讲解.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42667156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少年亲子冲突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 [1] 早在 上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就把青少年期称为 “ 疾风暴雨 ” 期,他标志着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充 满着激烈的冲突和矛盾 [2] 强烈而又频繁的亲子冲 突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已得 到很多研究证实 因此青少年亲子冲突就成为一 个亟待心理学家探究的问题 1. 亲子冲突的概念心理学对亲子冲突的研究由来已久 在 20世 纪 60年代,研究者从人际冲突理论出发对亲子冲 突展开研究,认为亲子冲突源于亲子双方目标的 不一致 到 70年代,研究者从社会化的视角重新 儿童对父母愿望的不顺从行为 80年代起,学者 们逐渐从关系理论出发研究亲子冲突, Schantz [3]认 为亲子冲突实质是一个双向人际互动事件,其中 包含亲子间暂时的对立行为,如争吵 、 争辩 Yan 和 Smetana [4]则认为,亲子冲突囊括亲子双方 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所表达出的不一致 方晓义等 学者 [5]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亲子冲突进行了操作 定义,把亲子冲突的内容确定为学业 、 家务 、 朋 友 、 花销 、 日常生活安排 、 外表 、 家庭关系和隐 私等 8个方面,并把亲子冲突的形式分为情绪对 立 、 言语冲突和身体冲突等三类 。

      本文认同方晓义等学者对 “ 亲子冲突 ” 的定 义,同时认为应对亲子冲突的特殊性加以重视 首先,亲子冲突不具斗争性,只是亲子间观点 、 原则等 “ 分歧 ” 的外显表现,他虽能以激烈形式作者简介:陈睿 ,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自我认知研 究 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陈 睿摘 要:本文对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在对亲子冲突概念充分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亲子冲突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 、 社会生物学理论 、 家庭系统理论 、 社会认知模 型,并阐明了影响青少年亲子冲突的几大因素,如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 、 父母的教养方式 、 父母的婚姻质量 最后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两大青少年亲子冲突的 应对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 亲子冲突 应对策略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5-116期 2010年第 9-10期 总第 1067页·理 论 研 究 ·43表现,但本质并不敌对 (极端个案除外 其次, 亲子冲突应属于中性词,低水平的亲子冲突不仅 不会影响积极亲子关系的形成,反而会促进孩子 发展 如 Steinberg [6]认为低水平的亲子冲突十分有 利于青少年同一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他为孩子提 供了一个人际关系处理模式,提高了孩子情绪控 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俞国良等学者 [7]则指出,亲 子冲突源于亲子情感分离的需要,冲突缺乏是发 展不良的象征 但长期高频的亲子冲突却会给父 母和孩子的身心带来伤害 2. 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相关理论2.1精神分析理论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以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亲 子关系的演变过程,认为青少年时期的生理成熟 唤醒了俄狄浦斯情结,青少年需要在本我与超我 冲突 、 与父母冲突的过程中逐渐释放由此产生的 焦虑紧张情绪 因此,亲子冲突是青少年健康成 长的保证 埃里克森认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 止角色混乱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但是 这一时期青少年除受到性驱力的影响,还受来自 社会的冲突和要求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十分容易 产生困扰,出现焦虑 、 混乱和冲突情绪 亲子冲 突就是这一困扰 、 焦虑 、 混乱情绪的外显表现 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在亲子冲突过程中,青少年 逐步割裂与父母的紧密情感联系,对父母太理想 化,摆脱对内化理想父母的依恋,进而实现第二 次个体化 2.2社会生物学理论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在青春期都会表现出与父 母关系紧张并发生冲突 频繁的冲突降低亲子关 系的亲密度导致动物向外寻求空间,从而获得更 多与其他动物交配的机会 。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出 发, Steinberg [6]提出如下理论:青少年和父母冲突 的加剧有利于增加青少年与同伴相处的时间,以 及青少年与家庭成员外个体交往的机会 所以冲 突有助于增强个体生存能力对人类繁衍具有进化 意义 但是人类与动物存在本质区别,人类的亲 子关系以亲密的情感联结为基础,人类亲子冲突 虽促使青少年向家庭之外寻求亲密的伙伴关系, 家庭的分离一旦成功,亲子冲突水平必然下降 2.3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亲子冲突问题是整个家庭 的系统问题,亲子冲突不可能是由子女或父母单 方面造成 家庭成员系统功能的缺失 、 不恰当的 人际关系界线 、 家庭防御性的沟通氛围才是引发 亲 子 冲 突 的 原 因 Robin 和 Foster [8]提 出 了 行 为 ——— 家庭系统模型用以解释亲子冲突如何产生 和保持 该模型认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和 心理需求会发生相应变化,对独立自主的需求会 增多,这种变化会打破原有亲子关系间的平衡, 使亲子关系变得混乱不安,冲突频生 但是这些 都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家庭成员解 决冲突的能力,冲突发生时如何沟通,家庭信念 体系的质量才是决定亲子冲突程度 、 持续时间 、 广泛度和强度的重要因素 。

      2.4社会认知模型Smetana [9]提出了亲子冲突的社会认知模型, 该模型致力于了解家庭成员 “ 如何认知他们的家 庭环境,如何认知他们的角色变化以及这种变化 对家庭的影响 Smetana 认为,随着青少年不断 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也不断增强,在家庭中争 取自由 、 权利的需求不断提高 但是他们的父母 仍保持着社会传统 、 规则和责任,并希望以此来 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和信念,促使其完成社会化任 务 当双方的社会认知观点不一致时,亲子冲突 就产生了 所以 Smetana 认为亲子冲突提供了一 种情境帮助青少年表达对独立和自主的需求 3. 影响亲子冲突的因素影响亲子冲突的因素非常多,因为亲子冲突 涉及到亲子双方所以从孩子和父母两个方面着手 展开因素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研究发 现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 、 性激素水平 、 父母的教 养方式 、 受教育程度和婚姻质量都会显著影响亲 子冲突 3.1年龄因素对亲子冲突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5-116期 2010年第 9-10期 总第 1068页 ·理 论 研 究 ·44响趋势呈倒 U 型 亲子冲突在青少年早期呈上升 趋势,在青少年中期保持较高水平,在青少年后 期则呈下降趋势 。

      方晓义 [10]等学者的研究也发现 相似的曲线趋势,青少年随着年级升高与父母冲 突的频率和强度呈倒 U 型发展,初二年级处于顶 峰 Laursen [2]等对大量以年龄为自变量的亲子冲 突频率 、 影响及两者交互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 析发现在整个青少年时期亲子冲突的频率呈下降 趋势,但亲子冲突的影响作用却呈上升趋势 3.2青少年的性激素水平对亲子的影响研究发现雄性激素水平高的男性,在青少年 期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而雌性激素水平高的男 性则具有较高的抑郁水平 亲子冲突对性激素水 平具有反馈调节作用,高频率高强度的亲子冲突, 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失调,从而影响青少年的情绪 问题或外显行为问题,这些问题又导致了不同的 亲子冲突 3.3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亲子冲突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父母与孩子的 沟通方式和冲突发生时的冲突解决方式,故其会调 节亲子冲突的水平和对双方的影响程度 Baumrind 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 、 专制型 、 宽容型和民 主型等 他认为权威型父母能对儿童的要求做出反 应,并给予儿童适度控制,能最理想地促进儿童的 适应性行为和能力的发展 专制型父母经常采用专 断 、 禁止 、 惩罚等强制性策略,容易给儿童带来的 焦虑 、 恐惧和挫折感,在这样教养方式成长的儿童 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并出现行为与适应不良,所 以常表现出高频率的亲子冲突 。

      许多研究都证明了 Baumrind 的观点 杨丽 珠 [11]等的研究指出,在民主教养方式下,孩子很 容易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关系;而溺爱 、 放任 、 专制的教养方式却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这些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更 容易出现高频亲子冲突 3.4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亲子冲突的影响 侯静等 [12]学者研究认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 可能主动地去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在 教育子女时,他们大都能以较为科学的态度对待 [13]的研究发现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和母亲的权威型教 养态度与母亲的高控制行为显著负相关 3.5父母婚姻质量对亲子冲突的影响研究者就父母婚姻质量对亲子冲突的影响提 出了两种假设:溢出说和补偿说 溢出说认为,在家庭环境 中,父母之间的关系会迁移到孩子 如在父母关 系紧张时,孩子有可能成为父母消极情绪的迁移 对象,有些父母甚至通过无缘无故责骂孩子来发 泄对另一半的不满 因此,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 时很容易导致不良的亲子关系 补偿说则认为,如果父母无法从婚姻关系中 得到情感满足,就会把注意力转向亲子关系,通 过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得到情感补偿 因 此,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亲子间的情感联结 。

      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支持 “ 溢出说 ” 假设 4. 青少年亲子冲突的干预青少年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所 以对青少年亲子冲突的干预可从学校和家庭两个 方面入手 在对亲子冲突进行家庭干预时需要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父母应理解尊重 子女 这意味着亲子双方都要能保持独立人格, 父母要努力把家庭营造为独立人格的塑造场所 一旦出现亲子冲突,父母要尽量保持理性,运用 沟通技巧化解冲突 对于非言语冲突,父母应该 主动打破僵局和子女对话 其次,父母要感情融 洽为孩子做出良好人际关系的典范 根据社会学 习理论,人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 父母的榜样作 用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感情融洽相互尊 重,是家庭幸福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一因素会影 响子女对父母态度 孩子如果生活在温馨的家庭 气氛中,得到充分的关爱,获得适宜的情感陶冶, 他们就会对父母持积极态度,这一积极态度无疑 会减小亲子冲突 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 则会使孩子情绪不稳定 、 紧张和焦虑,缺乏安全 感,对人不信任,长期忧心忡忡,害怕父母迁怒 于自己,长此以往必然引发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这一特点在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特点上反映得相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5-116期 2010年第 9-10期 总第 1069页 ·理 论 研 究 ·45行全面教育 。

      父母要主动地和学校沟通联系,配 合学校和社区对孩子进行教育保护,从而在学校 和家庭 、 教师和父母之间形成强大凝聚力,共同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 很多研究发现,相比家庭干预,学校干预更 具有组织化 、 系统化,并且意识性和目的性都更 强 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主题活动对学 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和家长架起沟 通桥梁,并在必要时候加以介入,从而对亲子冲 突的解决起到积极作用 学校要注重和谐校园的建设,以期创设一个 能促进青少年和其父母之间关系 、 避免亲子冲突 的文化环境 为此学校应长期开展以下三方面活 动:第一,开展尊重理解父母的感恩教育 通过 开展尊重父母 、 理解父母 、 学会感恩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体验各种情感,使青少年对父母产生认同, 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 第二,开设社会实践课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人生百味从而真正地对父母 产生体谅 第三,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专职心理 教师 心理教师可以依据专业的心理学 知识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