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体会.doc
5页语文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体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新课标以来,彻底革除了传 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老师灌输,学生接受的 陈旧教学观念,重新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老 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的现代新型小 学语文教学思想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 中,更加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让知识的学 习和问题的解决来源学生自己,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飞跃发展,是人类学习内在动因的体 现,适应了小学生未来教育和终生学习的年龄和心理需要 可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小学语文老 师为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标思想,在组织学生探究性学 习活动时,搞花架子,流于形式,没有抓住探究性学习的实 质,,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提出,不是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探究的时间过短,走过场,未能落到 实处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一、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我认为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心目中一定要把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 标树立起来,围绕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教学内 容和学生情况而确立探究的形式与方法。
虽然不要每一节课都要探究,但一旦确立探究活动,目标就一定要具体、明确 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探究目标作指导,我们在开展探究活动 和做评价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迷失方向有些课文,统 帅全篇的重点问题往往就是课文题目,也就成了学习探究活 动的主要目标为此,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开课 的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有效地组织探究活动如教学 《亲人》一课时,统率全篇的问题是“谁把谁当做亲人?你 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为了便于探究,围绕这一大的目标,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它分解成小目标:你怎么体会出妈妈 把老奶奶当作亲人?老奶奶为啥要把我和妈妈当作亲人? 等等,从而组织探究活动有些课文,文中最具探究价值的 往往是课文中的词语如《草船借箭》一课,最具探究价值 的词语就是“神机妙算”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 到位以后,教师就引导学生直入探究主题,“你认为哪个词 语最具有探究价值?” “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用心体 会”集中了这一探究目标,辐射全文,以一当十,摆脱了 “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 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些课 文,文中的“字”最值得探究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 “装”,围绕“装”这一探究目标,我们可以分解成小目标: “不会摇尾巴的狼为什么要装会摇尾巴的狗?” “狼为什 么要装,怎么装的?” “狼装的结果如何?为什么?”这些 问题的提出与分解,大大提高了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通过 逐一的探究,不要教师讲解,寓言的寓意也就水到渠成 了__像狼一样的坏人往往善于伪装蒙骗,我们要像老山羊 那样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听信甜言蜜语,不被伪装所迷惑, 善于识别,勇于揭露二、要有切实可行的探究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过程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感知、理 解、欣赏、积累语言文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定孕育着 探究的方法,他们必定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点下逐渐地完 成所谓的“切实可行”是指探究的方法要针对语言文字的 特点和学生学习个性的实际,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活动才能有效地完成如我在 教《少年闰土》时,就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相信 学生能使用学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主学习,开展行之有效 的探究活动我让学生围绕“闰土来了,给我带来了哪些稀 奇的事”这一话题开展探究活动,有的说用“图示法”,有 的说用“朗读法”,有的说用“讨论法”,还有的说用“列 小标题法”等等。
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有一个协作小组用的 是“图示法”和“讨论法”学习“雪地捕鸟”这一段他们 出示的是一幅画,画中的“我”拉着一根长长的绳子,躲在 一块石头的后面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把绳子画的这么长?文章里也没有提到石头呀?” 一位学生回答,文中这样 写到“我远远的将缚在棒上的绳子拉了拉……”所以,绳子 一定是很长的,躲在一块石头的后面是为了不让鸟儿发现 通过交流,学生对“稀奇事”有了体验,对课文描写的内容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得相当主动三、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探究活动不是形式主义,不是走过场,这一点不用讲, 大家都会明白它的道理探究必须保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 时间,去进行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 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可是在一些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老师表现得不够大 气,舍不得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究其原因,一是教师 的观念没有改变,认为教师就是传道、解惑、授业的,教师 不讲,学生能学什么?二是怕被人视为无能,学生一分组探 究,还要给那么多的时间,教室里不乱套了,领导同事看到 课堂纪律这么差,还以为老师缺少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呢 三是对学生不放心,认为学生只是个孩子,天生就有依赖性, 他们在生活上依赖家长,在学习上依赖老师,都已经依赖惯 了,他们能有多大的能耐去探究?给他们那么多的时间,岂 不是浪费了吗?四是教学评价制度没有跟上,仍是一考定终 身,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上去了,可 考试不考探究能力呀。
正是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难免把小学语文探究活动拉回传统的教学老路上去实践让我感受到:为了让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效地组织和 开展好小学语文探究活动,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 象,除了教师本身要更新观念以外,我们的大教育也要来一 场深刻的改革,自上而下营造好探究性学习的良好氛E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赵墩镇滩上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