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研究专业论文】.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0015156
  • 上传时间:2017-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文章采用西部地区 24 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发现,虽然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不及非留守妇女,但高稳定性仍然是两类妇女婚姻的共同特征分析表明,“留守”将通过扩大夫妻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异,促进农村妇女婚育观念的现代化,增加其精神压力,降低其婚姻关系和性生活满意度,进而对婚姻稳定产生破坏作用[关键词]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影响因素Abstract:Basedonthecollecteddataoftheinvestigationonwomenfrommorethan24administrativevillagesinthewest-ernruralareas,thispaperaimstoanalyzethestabilityoftheirmarriage.Althoughthemarriageofruralleft-behindwomenhaslessstabilitythanothers(nonleft-behindwomen),thestudyfindsfiguresofthestabilityofthesetwocategoriesarestillveryhigh.Pathanalysisshowsthatbyexpandingthedifferencesbetweenhusbandsandwives’personalities,thefea-turethat‘left-behind’improvesthemodernizationofruralwomen’svaluesonmarriageandchildrearing,enhancesmentalstressandreducesthesatisfactionontheirmaritalandsexualrelationshipinturntounderminethemaritalstabilityleve.lKeywords:Westernruralareas;Left-behindwomen;Maritalstability;Influencefactors一、引言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城市改革的逐步推进,大中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步增大。

      再加上随着改革的深入,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粮食制度等结构性或制度性条件有了明显的松动,于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2004 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对 6·8 万个农村住户和 7100 多个行政村抽样调查,推算出当年外出就业农民工约为 1·18 亿人,占农村劳动能力的23·8%[1]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及配套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制度的限制,再加上非农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些农民的黏土性很强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绝大多数是以个人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就造成多数情况下是一方外出而另一方留守家中的情形,形成“一工一农”,“农耕结合”的家庭分工模式段塔丽通过对陕南 S 村的调查发现,留守妇女家庭作出的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家庭的抉择,并非个体家庭的非理性行为,而是众多农户家庭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目标与价值合理的理性选择[2]相关调查一致表明,在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在数量上占优势,且不受婚姻状况影响,而女性则以结婚为分水岭,未婚女性外出较为集中,已婚女性独自外出在整个外出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较小[3]由此,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妇女。

      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国内现有的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离婚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定性论述上,较少定量分析和检验,尤其缺乏对微2观家庭的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机制的定量研究本文拟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机制作一些分析与探讨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 1·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差异假设长期的“男工女耕” 、 “男出女守”这种家庭分工模式和家庭生活模式,对农村婚姻稳定的影响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看法与结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的“男工女耕” 、 “男出女守”会对农村婚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如李泽影等人在四川农村的调查发现,留守家庭夫妻间沟通少,感情日渐疏远,婚姻质量差[4]吴惠芳、叶敬忠认为,“因劳动力流动造成的夫妻分居不仅给夫妻双方带来了孤单感,同时也造成夫妻双方的性压抑,这对婚姻关系的稳定构成了一定的潜在威胁”[5]基于前人的这些研究,我们提出本文的假设 1:留守给农村妇女的婚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即非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高于留守妇女2·家庭压力影响婚姻稳定假设国内少有探讨家庭压力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而国外最近针对家庭经济压力与婚姻质量之间关系的专项研究发现,无论丈夫还是妻子感到的家庭压力,对其婚姻质量都有负面影响。

      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家庭压力主要是通过增强夫妻之间的敌意,降低配偶之间的和睦相处程度,从而使婚姻质量下降,并影响婚姻的稳定性[6]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假设 2:丈夫外出之后,原有的子女教育、照顾老人、农业生产的重担全都落留守妇女一个肩上,使得农村妇女的家庭压力增大,进而影响其婚姻稳定性3·夫妻人格特质差异影响婚姻稳定假设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配偶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会降低婚姻质量,原因在于社会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各异的夫妻不容易相互适应,从而增加了夫妻之间的冲突,导致婚姻质量下降[7-8]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农村夫妻志趣观念性格一致、处理代际关系一致与婚姻质量呈正相关[9]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假设 3:对于中国西部农村出现的“男出女守” 、“男工女耕” 、 “男城女乡”这种婚后的分工模式和生活模式而言,一方生活在传统的封闭社会里,而另一方处在相对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夫妻继续社会化的机制、状况以及结果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导致夫妻人格特质差异的增强,进而影响婚姻稳定4·社会性别观念影响婚姻稳定假设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社会性别观念对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西方学者们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妇女的现代性别角色观念越强烈,其婚姻质量越低。

      如 Greenstein 认为,与持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妻子相比,持平等主义性别观念的妻子更感受到夫妻之间的不平等,从而影响婚姻质量[10]Kristin 的研究发现,妇女的性别平等主义的态度与婚姻满意度呈负相关,与婚姻冲突呈正相关[11]国内学者卢淑华的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性别观念对婚姻质量是负向影响,即性别角色观念越现代,婚姻质量越低,而性别角色观念越传统,婚姻质量越高[12]关于“留守”对农村女性发展的影响,蒋永萍认为,男3性外出提高了留守妇女对农业生产的参与和决策程度,提高了她们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13]覃金玲认为,男性外出之后,迫使留守妇女逐渐改变原有的自我认知,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而对于自身的角色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情绪[14]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提出假设 4:留守促进了农村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的现代化,进而影响其婚姻稳定性5·性生活影响婚姻稳定假设性生活只是夫妻关系的一部分,但没有性生活的夫妻关系显然是不正常的虽然婚外性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日趋普遍,但只有夫妻之间的性关系才是合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同时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因此男女双方的性满足便成了他们结为夫妇的最重要因素,就结婚动机而言,这是一个外表看不出的强有力的动机。

      相关调查也表明,性生活不和谐是导致离婚的又一主要原因[15-16]我们提出假设5:丈夫外出之后,留守妇女长期无法过正常的性生活,降低了性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其婚姻稳定6·婚姻关系满意度影响婚姻稳定假设虽然国内以往的离婚研究很少把婚姻质量作为一个影响变量,但婚姻质量与婚姻离散之间的因果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17]Lewis 和 Spanier(1979)是首次把婚姻质量和婚姻稳定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学者,他们相信,婚姻质量和稳定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婚姻质量越高,婚姻的稳定性越好[18]之后的一些经验研究支持了他们的观点Udry(1981)通过对都市已婚白人的调查分析,发现妻子的婚姻幸福感是婚姻变动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19]Booth 等(1986)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与婚姻较幸福的当事人相比,低幸福感的夫妇在今后 3 年离婚的可能性大约会高出 4 至 5 倍[20]我们提出假设 6:丈夫外出之后,留守妇女的婚姻关系满意度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婚姻稳定二)概念界定与测量1·留守妇女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农村留守妇女界定为丈夫在本县以外的地域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外出时间超过 6 个月以上而留居在家中的农村已婚妇女。

      2·婚姻稳定性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婚姻稳定性定义为农村妇女对婚姻存续的态度或对婚姻持续的信心,如是否产生过离婚的念头测量方法为既询问被访妇女“近一年来,您曾经有过和丈夫离婚的念头吗”(①经常有离婚的念头;②有时有;③偶尔有;④从无),同时也问,“近一年来,您觉得你丈夫有离婚的念头吗”(①经常有离婚的念头;②有时有;③偶尔有;④从无)得分越高,婚姻稳定性越高,得分越低,婚姻稳定性越低3·家庭压力4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把农村妇女的家庭压力界定为农村妇女感受到来自家庭系统内外的压力与紧张感,划分为“家庭生产劳动” 、 “子女教育” 、 “子女生活照料” 、 “赡养老人” 、 “遭受别人欺负” 、 “感情上孤独无依” 、 “处理与邻居的关系” 、“经济拮据” 、 “家务繁重” 、 “家人生病住院”及“担心婚姻稳定”共 11 个指标,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具体赋 1~5 分,得分越高,压力越大然后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这 11 个指标简化成精神压力因子、经济压力因子、抚养赡养压力因子,特征值都在 2·0 左右,总的解释方差为 54·46%4·夫妻人格特质差异具体包括 6 个指标,以妇女自评夫妻在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性格脾气、子女教育、处理亲属关系 6 个方面的一致性程度,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赋 1~5 分,得分越高,差异越大。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把这 6 个变量合成夫妻人格特质差异,其特征值为2·802,总解释量为 46·70%5·社会性别观念具体包括 10 个指标,以对“男人能力天生比女人强” 、 “妇女能力不如男性,所以不能当村干部” 、 “农业科技推广是男人的事,与妇女关系不大” 、 “农村社会管理是男人的事,与妇女关系不大” 、 “如果丈夫收入足够高或家里有大量钱财,妻子就不用劳动了” 、 “女人应从一而终” 、 “女性在婚后不能有异性朋友” 、 “女子的贞洁比生命更重要” 、 “没有孩子的女人是一个不完全的女人” 、 “妇女只有生了男孩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的赞同程度为指标,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正负五级赋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性别观念越趋现代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将这 10 个指标合成事业能力观念因子和婚育贞节观念因子两个因子特征根都超过了 2·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54·15%6·性生活质量要求被访者对性生活满意度打分,得分在 1~9 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得分越低,说明满意度越低7·婚姻满足感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要求被访妇女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理解、双方家庭角色合格度、对婚姻满意度、对夫妻关系的满意度、婚姻幸福感、夫妻关系和谐程度、夫妻关系平等、对感情生活的满意度及婚姻浪漫性共计 12个方面的满意度打分。

      每个指标的得分在 1~9 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得分越低,说明满意度越低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将这 12 个指标合成婚姻满意度因子,其特征值为 8·354,总解释量为 69·617%8·初始变量5本项研究中,控制变量一是留守妇女个人特征,具体包括年龄和文化程度两个变量二是留守妇女家庭特征,具体包括家庭年收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