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50833109
  • 上传时间:2023-10-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2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同时满足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的极限要求,故《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范》(GB/T50476)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胡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作出相应规定,见表1A411013-42. 一般环境中混凝土材料与钢筋最小保护层一般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普通钢筋胡保护层最小厚度与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应符合表1A411013-5的要求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低于表1A411013-5的要求,但降低幅度不应超过两个强度等级,且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构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和C30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表1A411013-4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100年50年30年Ⅰ-AC30C25C25Ⅰ-BC35C30C25Ⅰ- CC40C35C30Ⅱ-CC35、C45C30、C45C30、C40Ⅱ-DC40C35C35Ⅱ-EC45C40C40Ⅲ-C、Ⅳ-C、Ⅴ-C、Ⅲ-D、Ⅳ-DC45C40C40Ⅴ-D、Ⅲ-E、Ⅳ-EC50C45C45Ⅴ-E、Ⅲ-FC55C50C50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当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表1A411013-5的规定低一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当低两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10mm具有连续密封套管的后张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且不应小于孔道直径的1/2;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先张法构件中预应力钢筋在全预应力状态下的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否则可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直径大于16mm的热轧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1A411021 掌握结构平衡的条件一、 力的基本性质 (1) 力的作用效果促使或限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称力的运动效果;促使物体发生变形或破坏,称力的变形效果2) 力的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置称力的三要素3) 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力是物体之间的作用,其作用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作用线相互作用于两个物体4) 力的合成与分解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用一个力来代替称力的合成力可以用线段表示,线段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起点表示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作用方向力的合成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见图1A411021-1,P1与P2合成R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

      但是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结果,而力的分解会有很多结果2)约束与约束反力工程结构是由很多杆件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每一个杆件的运动都要受到相连杆件、节点或支座的限制或称约束约束杆件对被约束杆件的反作用力,称约束反力二、 平衡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一) 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禁止状态和等速直线运动状态,力学上把这两种状态都成为平衡状态二) 平衡条件物体在很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称为力系)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1. 二力的平衡条件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重合,这就是二力的平衡条件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和Y=0,见图1A411021-23.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所以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和Y=0和M=0三)利用平衡条件求知未知力(四)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1.桁架的计算简图首先对桁架的受力图进行如下假设:(1) 桁架的节点是铰接;(2) 每个杆件的轴线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3) 荷载及支座反力都作用在节点上。

      2.用节点法计桁架轴力二力杆:力作用于杆件的两端并沿杆件的轴线,称轴力轴力分拉力和压力两种只有轴力的杆称为二力杆3. 用截面法计算桁架轴力截面法是求桁架杆件内力的另一种方法五)用截面法计算单跨静定梁的内力杆件结构可以分为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两类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结构叫静定结构1A411022 掌握防止结构倾覆的技术要求一、 力偶、力矩的特性1. 力矩的概念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要用力矩来度量力矩=力*力臂,M=P*a转动中心称力矩中心,力臂是力矩中心O点至力P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a 力矩的单位是N*m或KN*m2. 力矩的平衡物体绕某点没有转动的条件是,对该点的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逆时针力矩之和,即M=0,称力矩平衡方程3. 力矩平衡方程的应用4. 力偶的特性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特殊力系称为力偶,力偶矩等于力偶的一个力乘力偶臂,即M=±P×d力偶矩的单位是N*m或KN*m5. 力的平移法则作用在物体某一点的力平移到另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使其作用效果相同二、 防止构件(或机械)倾覆的技术要求对于悬挑构件(如阳台、雨篷、探头板等)、挡土墙、起重机械防止倾覆的基本要求是:引起倾覆的力矩M(倾)应小于抵抗倾覆的力矩M(抗)。

      为了安全起见,可取M(抗)≫(1.2~1.5)M(倾)1A411023熟悉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一、 地震的震级及烈度地震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强烈地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成因有三种: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爆发,地下岩浆迅猛冲出地面时而引起的地动塌陷地震是由于石灰岩层地下溶洞或古旧矿坑的大规模崩塌而引起的地动,它数量少,震源浅以上两种地震释放能量较小,影响范围和造成的破坏程度也较小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岩层,造成地下岩层的薄弱部位突然发生错动、断裂而引起的地动此种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发生频繁,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的95%以上房屋结构抗震主要是研究构造地震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部位称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方位置叫震中震中附近地面震动最厉害,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称为震中距震中至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我国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浅源地震造成的危害最大如唐山地震断裂岩层约11km,属于浅源地震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度,用以衡量某次地震的大小,用符号M表示震级的大小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也是地震规模的指标,其数值是从地震带记录到地震波图来确定的。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地震发生后,各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如人的感觉、器物反应、地表现象、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2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一般来说,M<2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称为无感地震或微震;M=2~5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M>5的地震,对建筑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震;M>8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一般来说,距震中与愈远,地震影响愈小;反之,距震中愈近,烈度就愈高此外,地震烈度还与地震大小、震源深浅、地震传播介质、表土性质、建筑物的动力特性、施工质量等许多因素有关一个地区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大体为在基本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为了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审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的地震烈度称为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二、 抗震设防抗震设防是指房屋进行抗震设计或采用抗震措施,来达到抗震效果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超越8度的概率为10%左右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三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简单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见地震影响时,不会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3.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和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对一个建筑物要进行精确的抗震计算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时,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结果首先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可以使我们提高建筑物总体上的抗震能力数值设计是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定量计算,而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概念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避开不利的场地开阔平坦密实均匀中硬土地段是有利的场地不利场地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山嘴孤秋、陡坡河岸、采空区和土质不均匀的场地2)建筑物形状力求简单、规则,平面上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避免地震时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而形成薄弱部位3)选择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地震力的传递路线合理明确,并有多道抗震设防线4)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5)选择抗震性能比较好的材料(6)非结构构件应与承重结构有可靠地连接以满足抗震要求三、抗震构造措施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房屋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但是这种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只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1)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3) 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4) 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2.框架结构构造措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较常用的结构形式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3.设置必要的防震缝不论什么结构形式,防震缝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避免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有利于抗震1A411024熟悉荷载对结构的影响一、 荷载的分类引起结构失去平衡或破坏的外部作用主要有:直接施加在结构上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