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端午节作文300字《4篇》.doc
10页我家端午节作文300字《4篇》 端午节作文一篇300字 共三篇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
犹如天花乱坠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囊 我今天非常高兴,你知道么?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居民赶来营救,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渐渐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听爸爸说,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剑我还和爸爸一起在门口挂了艾草和菖蒲剑,听说是驱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连忙跑去观看奶奶做的是蜜枣棕,她先准备好箬叶,然后再把糯米放进裹成锥形的箬叶里,再在糯米中间放颗蜜枣,最后把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扎上线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我就开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过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软,真好吃!我吃了好几个,肚子都快撑破了! 早晨,天气阴沉沉的.几日来,家里发生了点事情,我一直也没有走出阴影,时时想起来坐着发呆.走到教室门口,一个孩子看见我”嗖”地钻进了教室.小家伙又想干什么我心里暗暗地嘀咕着. 走进教室,来了十几个孩子,都七手八脚放椅子.孩子似乎看出我的变化,都懂事多了.放完椅子,孩子们该值日的值日,该读书的读书.渐渐的,教室的人多了,书声朗朗.那个早晨看见我钻进教室的孩子时时用眼瞟着我,好像在偷偷地观察着我.我装着没看见,时而倾听着悦耳的读书声,时而想着自己的心事微微叹气. “老师,老师——”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一愣正是那个孩子.”老师,端午节快到了,这是我和妈妈昨晚亲手包得粽子,给你捎了两个尝尝.”孩子扒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到.”啊,啊,谢谢,谢谢.”我恍然接过孩子手中的粽子,一阵浓浓的香味迎面扑来,心里顿时荡起一股暖流…… 是啊,快过端午节了,应该是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爱意浓浓的端午节,我吸了一口气,心里充满了希翼.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一篇作文300字 端午节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个,如:端午节、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地腊节、诗人节……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赛龙舟了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了纪念22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吃屈原的尸体一直延续到今,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每到端午节,妈妈还会用五种彩色的线,搓成五彩缕给我戴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意谓可避灾、除病、保安康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画门符、吃五黄、戴香包、挂艾草等怎么样,咱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呢? 端午节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个,如:端午节、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地腊节、诗人节……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赛龙舟了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了纪念22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吃屈原的尸体一直延续到今,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每到端午节,妈妈还会用五种彩色的线,搓成五彩缕给我戴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意谓可避灾、除病、保安康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画门符、吃五黄、戴香包、挂艾草等怎么样,咱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呢? 端午节的作文300字以上 端午之旅 五月初五,又到端午时,今之端午,天不大热,柔绵阳光洒大地,风儿凉爽扣心门…… 端午是欢腾的节日,巍巍中华,举杯共饮,盛迎节日,家家户户飘粽香,大街小巷的老人小孩都欢天喜地,热闹非凡…… 还是孩儿之时,就热切期盼端午莅临,因为在这伟大的日子里,不仅有香飘飘的米粽,还可以穿新裙子,一展美丽风姿;还有好多好吃的水果,新鲜的李子、艳滴的桃子、红彤彤的杨梅、白嫩嫩的梨瓜、甘甜的大西瓜……哇,琳琅满目,让我们贪滴欲揽……今日,家中早早就要插上艾旗,还要备有雄黄酒洒,吃鸡鸭鱼肉,好不丰盛啊!更重要的还有呀,每年的今日,县里都会举办一次盛大龙舟赛,是呀,端午,端午,又怎会缺少龙舟赛呢? 我们地属赣南老区,传统风俗,客家风情,让人目不暇接、举不胜举……其中端午赛龙舟就是赣南一大风景,毫不逊色于除夕燃竹、元宵花灯、中秋赏月!龙舟赛早早就有备而来,县里周边的几个村是主要的队伍,队员则是从各村精选出的强壮男儿,他们从四月初就开始训练了,且那时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他们会舞着龙头、敲着鼓、打着锣来到各家各户前募捐,我们一群小孩总爱凑热闹,跟着龙头一起欢呼,去各家串门……大家也非常热情,你五块,我六块的慷慨出资,人们也非常欢迎龙头来到家中摆舞,因为,龙头,会给家中带来喜庆,带来好运,带来吉祥…… 我们是花园村是条白龙,具有悠久的胜战历史了,因为都勤劳汉组成的强壮阵容,从80年代来,他的头上都占满了光环,多数的第一,都被他强力所夺,自然,我们作为村里的一员,更是兴致高涨,意趣勃勃,一个劲的为村里的白龙加油……在岸上,天真活泼的孩子,全然不顾烈日当头,更不会在意什么矜持,拿着粽子、嚼着冰棍为自己的队伍呐喊,甚是兴奋…… 还时不时,总爱挤在人群堆里,一边吃凉粉,一边与同伴大笑,风趣高谈呀! 更精彩的还有,赛完之后,有漂亮的抢鸭战役,战士们,放下行装,一头扎进滚滚河水中,去抢那活蹦乱跑的水鸭子,人、鸭、水,嬉戏成群,战斗一起,多漂亮的景观呀!让我们迷恋不知归路…… 多隆重的端午呀,多快乐的节日啊,让我们的童年丰富多彩,可惜,近几年,县里都没举办了,许久,也没看见那精彩的龙舟赛了;而且,节日的氛围也大不如从前了,也许是生活好过些的缘故吧,超市的粽子各种各样,家家户户也很少包了;人们也不再向以前一样,一大早就抢购鸭子了;超市中更琳琅、更丰富的新水果也早已取代了那些李呀、桃呀…… 呵呵,回望端午,让我们快乐!可今之端午,怎就没那种热情了呢?吹着凉爽的夏风,感觉异常平静……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
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