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探论.docx

4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91255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2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探论 加强老年教育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25年来,福建老年大学不断发展壮大为了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政协原主席、福建老年大学校长游德馨提出“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的奋斗目标,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对如何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如何发挥科学发展观在老年教育中的统领作用,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具有什么意义、地位和作用,如何制定“海峡老年教育名校十二五建设规划”,如何以理论指导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的具体实践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一节 研究概述一 问题的提出1972年,法国卢兹大学创办了全世界第一所老年大学,带动了欧美许多国家的办学1975年,国际第三年龄大学协会成立,世界性的老年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中国老年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带着客观的必然性导因是1982年建立并实施的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新制度广大老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后,继续学习、奉献社会的壮志不减,老年大学正是应他们的要求建立的。

      当然,创办老年大学的基本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从全世界看,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29亿,占总人口数的10%;从中国来看,1982年60岁以上人口0.97亿,比重达到8.58%,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13.26%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教育是一项重要战略老年教育在以“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教育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福建老年大学努力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是以实际行动,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提升海峡西岸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二 相关政策与研究回顾(一)政策回顾1989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转发了《全省老年大学工作座谈会纪要》(即《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省老年大学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规定在全国“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规定“老年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

      1996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福建省老年教育工作报告〉的通知》;1998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德化县老年教育的成效和经验〉的通知》;2004年11月,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闽委办[2004]79号),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老年教育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求进一步完善老年大学的领导和管理体制;2005年7月,福建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在2006年的《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了“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办好老年教育积极发展老年远程教育,开办老年电视大学、老年网上学校,倡导社区办学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2006年,我国第一次发布《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将发展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老年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整体规划2007年1月,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实施〈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试行意见》,对发展终身教育的目标任务、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意见,建立了检查、评估和总结报告制度。

      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200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第八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这一《实施意见》在《加强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要求:“开展全民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加快构建终生教育体系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重视老年教育”载入《纲要》中上述法规及有关老年教育工作的文件,为我们认识和研究老年教育、明确老年教育的地位与责任,奠定了基础二)相关研究回顾1976年《教育老年学》杂志在美国创刊,标志着老年教育学学科开始形成新的独立学科此后,英国社会学家彼得拉斯里特创立新年龄框架理论,把老年人口视为可开发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老年大学诞生此后关于我国老年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如《老年教育》2010年9月号刊载的《张文范同志在宣传出版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要)》等论文第二节 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的充要条件分析一 福建省老年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背景福建省老年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与全国同步。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1985年4月,成立福建老年大学从那时候起,福建省老年教育也走过了25年历程回顾25年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一)起步阶段:1985—1992年的七年1985年福建老年大学成立后,当年厦门市成立了老年大学第二年,即1986年,其他各地(市)也相继成立了老年大学1987年个别县也试办老年大学当年全省有14所县以上老年大学,学员数3279人随后许多县开始试办老年大学到1992年,全省有老年大学87所,学员1万多人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各地自发创办老年大学,可以说是起步阶段二)加快发展阶段:1992—2004年的十二年1992年,以成立福建省老年大学协会为标志,开始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格局全省老年教育,特别是基层办学迈出了较快的步伐1995年11月,福建省老年大学协会在南平市顺昌县召开基层办学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顺昌县基层办学的经验1996年1月,省委办公厅转了《福建省老年教育报告》(闽委办[1996]1号),明确各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管理体制:县以上老年大学由同级党委老干部部门主办主管,乡镇(街道)、村(居)老年学校依托老龄部门,由同级党政府领导和管理这就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调动了办学的积极性。

      1996年11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华东地区老年教育第八次协作会议在福建老年大学召开全国33个省、区、市10多位省部级领导,1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文范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福建的办学经验,这极大鼓舞了全省上下办好老年大学的热情1998年3月,省委办公厅再一次以闽委办[1998]18号文转发省委老干部局、省老年大学协会“关于德化县老年教育的成效和经验的报告”,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办学的发展1992~2004年,全省老年大学(学校)数从87所增加到5041所,是1992年学校数的62倍;在校学员数,从10000多人增加到41万多人,是1992年的41倍在这期间,各地都强调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逐步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日益显现,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三)规范化发展老年教育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11月,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闽委办[2004]79号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老年教育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求进一步完善老年大学的领导和管理体制;要求“省、市、县(区)三级老年大学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办学路子。

      努力形成当地老年教育中心、老年教育培训中心和科研中心,在全省老年教育中起骨干、带动、示范和指导作用在‘十五’期间,要有重点地在全省发展、培育一批条件较好、质量较高、颇具规模的老年大学示范校”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79号文件精神,推动全省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2005年3月,省委老干部局、省老龄办和省老年大学联合发出《关于在县以上老年大学(学校)开展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和评估活动的意见》(试行)从此,全省县级以上老年大学普遍加强了规范建设,争创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2007年、2009年先后两次在全省开展省级示范校的评估活动,两批共评出36所省级示范校,进一步激发了各地创建工作的热情这期间,在加快推动老年大学规范建设的同时,福建省还把老年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2005年7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要求“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老年教育工作,为完善老年教育设施和场所等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必要条件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老年教育工作,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二 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的必要性(一)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2010年7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新增了“重视老年教育”这一重要内容,确立了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领域的地位。

      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发挥科学发展观在老年教育中的统领作用,确立海峡老年教育名校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海峡老年教育名校的具体实践,是践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宏伟目标,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升福建省老年教育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福建省提出到2012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终身教育的社会共识,多数社会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终身教育的服务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比较充裕的学习资源和比较充分的学习机会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必须形成以海峡老年教育名校为龙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形成多模式、广覆盖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格局,面向社区广大民众,广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推动各类型的老年人学习型组织的健康发展二)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是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省已有老年大学(学校)8183所,在校学员570173人,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12.1%,是全国各省老年教育普及率最高的。

      全国老年教育“双先”表彰大会及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对福建省老年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面对全省老年教育已取得较大发展的良好形势,如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当前更重要的是在提高方面下功夫,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练好内功,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落实“四个中心”职能,推进福建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进农村老年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农村广大民众的基本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人力资源的优势农村老年学校困难较多,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一支甘于奉献的队伍,还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老龄工作部门以及县级老年大学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此,黄瑞霖会长指出:“要发挥协会职能作用,做好协调工作,使全省各级老年大学上下互动,省老年大学通过创办海峡老年教育名校,带市校、市校带县校,县校带乡镇村校的做法,促进街道、乡镇、村老年学校发展三)创建海峡老年教育名校是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的必然选择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目的是促进老年人思想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