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相吕蒙正的后裔有谁.pdf
6页名相吕蒙正的后裔有谁名相吕蒙正的后裔有谁吕蒙正后裔吕蒙正官居宰相,可能也泽被后世,导致他的后裔有不少历史名人不过这些吕蒙正 后裔其实并非直系,因为正如他自己晚年所说,他的几个儿子都比较无能不堪重用, 但是他的侄子吕夷简却有宰相之才,所以这些名人其实是他侄子的直系吕夷简画像吕蒙正后裔中出名的第一人就是他的侄子吕夷简,他曾经向宋真宗推荐过这个侄子, 所以之后吕夷简深受皇帝重用,当时已经官居高位等到真宗驾崩,仁宗即位,他就 官拜了宰相虽然是太后临朝执政,吕夷简仍然尽心辅佐年幼的皇帝处理朝政,最后 官至太尉,封爵许国公而他的儿子吕公著后来也是一朝宰相,最后官至司空、平章 军国重事此外,吕公著还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一生著述颇丰而他的其他兄弟在当 时也是朝中重臣在往下比较出名的就属于南宋了,而且大多不是在官场上成就非凡,而是在学问上颇 有研究比如吕公著的曾孙吕本中是一位诗人和词人;比如,吕夷简的六世孙吕祖 谦、吕祖俭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一代大儒,尤其是前者,开创了浙东学派里的“婺 学”一支,可以和朱熹并称由此可见,虽然吕蒙正自己从小贫穷,无论是状元还是宰相都是他自己争取而来不 过他的身居高位,给自己的后辈了一个机遇,进入官场算是受其恩荫,研究学问则是 接受他深厚的家学。
吕端 吕蒙正吕端、吕蒙正都是北宋初年的重臣,都曾经官至过宰相,甚至在同一个时期都是宰 相,不过是一正一副虽然两人都姓吕,但两个人并没有血缘或者亲戚关系,甚至出 身可谓天壤之别吕端雕像从年龄来看,吕端比吕蒙正早出生大约十年,去世也是早差不多十年,都是享年65左 右吕端、吕蒙正的出身是很不同的前者是个官三代,祖父和父亲都是五代十国时 期后晋的官员,父亲官至兵部侍郎,所以吕端入朝为官是因为父亲的恩荫,当时只有 二十几岁吕蒙正出身很贫困,有父母双亡的说法也有和母亲被赶出门的说法,三十 三岁的时候考中状元才得以为官虽然如此,先官至宰相的反而是吕蒙正,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他只用了十二年的时 间就成为了宰相,而吕端后来为相用了将近四十年在吕蒙正为相的时候,宋太宗就 想用重用吕端,任其为相,有人反对说他为人糊涂,而皇帝评价吕端是“小事糊涂, 大事不糊涂”于是之后不久,吕蒙正被罢免贬为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而吕端继 任宰相,当时他已经六十岁宰相虽然从意思上和丞相差不多,但其实不同丞相是朝廷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个官 职,而宰相是一个统称,不同朝代甚至同一朝代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官职叫法同 样的丞相是只可能有一个的,而宰相却常常可能有两个,一正一副,还有一些可能位 同宰相的官员。
所以说,吕端、吕蒙正可以说是同一时期的两位宰相吕蒙正劝世文所谓吕蒙正劝世文,其实就是他的《破窑赋》,又名《寒窑赋》或者《劝世章》把 这篇赋称为吕蒙正劝世文是因为他在文末写了一句“吾敬为此劝世文也”吕蒙正《寒窑赋》雕刻这篇文章有两个版本,文字不尽相同,但内容相似,主题也一致其中一个版本 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开篇,说蜈蚣有上百只脚,却还不如没有脚的蛇走 得快;雄鸡翅膀很大,但不像乌鸦那样能飞;马虽然可以行千里,但没有骑着驾它就 不会自己到目的地所以同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如果没有运气和机遇就一 样不能实现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讲述人生的无常、命运的起起落落吕蒙正的论据有三方面,一 是天地和自然,二是历史名人的事迹,三是自身的遭遇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用很多 文字来罗列以历史人物举例他提到了孔子,文章无人能比却一样被困在陈国;姜子 牙,精通武略却一样在渭河边垂钓颜渊,虽然短命但不是恶人;盗跖,虽然长寿但 不是善人尧舜,虽然英明却生下了不孝儿子;瞽叟虽然愚蠢却生下了舜这样的儿 子张良原来只是一介平民,萧何原来只是一个县吏晏子身高不足五尺,却是齐国 的宰相;孔明住在草庐,却能做蜀国的军师。
项羽虽然强大,却兵败乌江而自刎;刘 邦虽然弱小,却拥有了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的威力,却到老都没有封侯;冯唐虽然 有治国之才,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没有得遇的时候,一天没有三餐,等到被重用, 腰上悬挂三尺大印,一旦时运衰败,死在了阴险之人手里《破窑赋》据说是北宋宰相吕蒙正的作品,但这也只是相传,应该是后人所作吕蒙正为相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宰相,担任了太宗、真宗两代皇帝,是两朝元老吕蒙正为 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先后担任了三次宰相,这一情况在宋朝除了他只有之前的赵普, 就是帮助赵匡胤以宋代后周的开国功臣,还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吕蒙正画像吕蒙正为相前,有整整十二年是在担任各级官职,从底层官员做上来的并非一朝蒙受 恩宠就平步青云之辈他在33岁时参加科举高中状元,从此不入官场,最早的官职只 是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将作监丞是从六品下,掌管了皇宫建筑、刺绣、器具等的制 造,而通判也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一个副官,管理各种事项和监督长官因为吕蒙正自身有德有坚持,所以得到了皇帝以及赵普等人的赞许和认可,在李昉被 罢免宰相后升任为宰相不过没过多久,吕蒙正因为母亲去世而去守丧,所以就解除 了宰相职务不过三年的守丧时间还未满,他就被朝廷重新起用成为宰相。
后来,宋沆上奏疏违逆皇上旨意,因为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所以他也受到了牵连, 宰相之位被罢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李昉重新为相不过后来李昉又再次被罢免, 所以吕蒙正第三次担任宰相,同时礼部尚书的职位仍然继续而等到宋太宗驾崩,真宗继位后仍然沿用吕蒙正为相,还给他加封,之后他还成为了 太子太师,封爵徐国公吕蒙正妻子吕蒙正年轻时到岳阳城做事,此时街上正热闹,他凑近一看是刘府的千金在抛绣球选 夫婿旁边的群众议论纷纷,原是刘员外的女儿月英,相貌出众,只因看不顺官宦子 弟的纨绔浪荡,执意要亲自抛绣球选郎君吕蒙正接绣球此时正好月英缓缓上了楼,她朝下俯视,只见公子哥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前,个个面露 贪相垂涎三尺,唯独有一人默默站在人群之后静观,虽衣衫破旧却气宇非凡,于是一 眼相中便定睛将绣球抛去此人就是吕蒙正,他在一片哗然中如梦初醒,被仆人领到 府中果然刘员外见到这个穷小子火冒三丈,而女儿又执意要嫁,便将二人赶了出 去,断绝父女关系月英跟着吕蒙正回到他居住的破窑,二人情投意合,当日拜过天地,刘大小姐从此跟 他过起了清贫的苦日子吕蒙正常年寒窗苦读,过得有一顿没一顿,月英也是个硬气的贤德之人,跟了丈夫之 后,不管再苦都一同吃住。
吕蒙正常常出去讨饭,月英就挖些野菜,拿回窑中,一起 煮了吃,两人还一同看书、作诗,公议天下大事,虽然日子很苦,但夫妻二人甚是恩 爱有一次夜里下起暴雨,破窑子漏水没有一处干的地方,两个人全身湿透却还高兴 地吟起诗来正是月英坚贞不移的陪伴相随,给了吕蒙正很大的动力,他就发奋读书以报答妻子之 恩,最终金榜题名,官至丞相吕蒙正不为物累北宋欧阳修有一本书《归田录》,里面都是一个个轶事小说,大多是他亲身所见,熟 能生巧的卖油翁的故事就出自这本书其中有一条故事是讲吕蒙正,欧阳修评价他 是“寡好而不为物累”,意思就是嗜好很少而又不被物质所拖累吕蒙正故事图吕蒙正不为物累的故事开头,欧阳修就高度评价了他,说“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 相”吕蒙正生前三次为相,后还封爵徐国公,地位极高,所以得尊称“公”,而“文 穆”则是他的谥号,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或者大臣死后都被追封为这个谥号从第一 句就可以看出,整个故事要赞扬的就是他宽厚,表现就是吕蒙正不为物累故事是讲,当时朝廷又一个官吏,他的家里珍藏着一面古镜,按照他的说法镜子可以 照到两百里远的东西这个官吏想要博得身为宰相的吕蒙正的赏识,就想要用镜子来 换取功名利禄,于是就拜托吕蒙正的弟弟把镜子送给他。
吕蒙正的弟弟找了个机会就 假装无意闲聊地提起了这件事情吕蒙正听了笑笑,说:“我的脸还没有一个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到可以照二百里远 的镜子呢?”他的弟弟听了也就不再多提这件事而听说这件事的别人,都被吕蒙正 所折服,把他与唐朝的宰相李靖相比中国历史上贪污得家里钱财富可敌国的宰相,不在少数,反而是像吕蒙正这种宽容、 清廉的宰相少有本文作者:奇趣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