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饮用天然苏打水的现状与展望.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8591239
  • 上传时间:2018-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内“饮用天然苏打水”现状与展望哈尔滨市绿岩水研究所 摘要:文中列举了国内饮用天然苏打水一般现状及其概念、指标、标准的现状,提出了它有发展前景的理由关键词:天然苏打水,重碳酸钠,标准饮用天然苏打水(天然苏打淡冷泉水)是天然苏打水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医疗天然苏打矿泉水本文主张:总矿化度小于 1g/L,重碳酸钠含量大于340mg/L,不含游离二氧化碳,呈弱碱性的天然苏打水是饮用天然苏打水一、一般现状全国已有近十个省区有天然苏打水产品各家多追求成为高端产品,宣传其治疗作用,多称产品独特,它已成为迅速发展的瓶装饮用水新水种,但还有待成熟1. 企业的数量及发展黑龙江省内有产品的已有近十个市县,生产厂家不下几十家仅克东县先后出现十家左右,五大连池市不下二十多家网络上介绍较多的全国已有近七十家天然苏打水企业,至少有百家以上,而且还有正在建厂者2.发展的动力各企业主要介绍它对人体的功能或对若干疾病的治疗作用作为一般瓶装饮用水,有功能是少见的,经过网络传播广为人知,宣传功能及其功能本身是发展快速的重要原因3.所介绍功能的现状企业对功能介绍的内容,并非是各企业观察到的功能,实际是移用了医疗天然苏打矿泉水的功能(文献) 。

      目前企业多还没有将医疗天然苏打矿泉水与饮用天然苏打水区别开来,即虽然客观上是移用,但主观上并没有意识到是移用,如对痛风、糖尿病、胃肠疾病等的矫治功能实际二者起作用的主要都是重碳酸钠,但医疗天然苏打矿泉水中重碳酸钠含量高于甚至远高于饮用天然苏打水中的重碳酸钠含量,自然其功能更强大应该说明的是按相关法规,食品是不能宣传功能的,但其功能是客观存在的4.研究的现状在第一个饮用天然苏打水(世罕泉)出现之后,本研究所开始研究其特点与功能,如对痛风有单独的降血尿酸作用,对糖尿病有降血糖的作用,有降低血液粘度作用,有体外抗氧化作用,对某些炎症有一定消炎作用等目前仅见此一处研究饮用天然苏打水者5.从标签看现状由表 1 表 2 可见,各品牌除个别指标下限之外,都符合本文提出的标准要求,即总矿化度<1g/L,NaHCO 3>340mg/L(Na +> 93mg/L,HCO 3->247 mg/L ,pH 值 7.5—9.0) 可见各地饮用天然苏打水指标自然有一致性,符合国际标准从标签还见到一些不足的问题1)各标签多未分主次项目,未将 HCO3-、Na +放在首位 (2)多数列了未达标的矿泉水的界限值 (3)有的未列 Na+值。

      (4)重要的缺欠是 Na+、HCO 3-含量不匹配这些可看出企业缺乏相关知识表 1 黑龙江省克东县几个品牌天然苏打水的水质(既往标签)SHQ BTH JSQ WD SDY SYF SYQ 标准HCO3- ≥310 ≥356.3 ≥360 500—600 350-600 444.39 400—600 >247Na+ ≥115 140 — 180—200 130—220 198.6 100—120 >93pH 8.0—8.5 8.3±0.3 8.5±0.5 8.3±0.5 8.0±0.3 7.8—9.0 8.0—8.5 7.5—9.0总矿化度 492.9 — ≥600 700—1000 450—1000 478.38 340—500 <1000表 2 黑龙江(克山、五大连池)及吉林、河南天然苏打水的水质(既往标签)HDSQ TCQ SBQ HSMQ YWT TY 标准(克山) (克山) (五大连池)(五大连池) (吉林) (河南)HCO3- 260—400 305.1—310.3 409.9—536 <750 540 200—280 >247Na+ 100—120 115—136 120—186 — 116.15 150—280 >93pH 8.0±0.5 7.0—8.5 8.7—9.3 8.0±0.5 7.8—8.4 8.0±0.5 7.5—9.0总矿化度 340—500 482.0—726.2 416.6—534.7 >758 736 500—700 <10006.新指标的现状各企业均报饮用天然苏打水为小分子团水。

      水的分子团是水科学的前沿性指标的研究,尚未列入规定的指标中国保健功能研究中心组织对纯小分子团水做了功能研究,结果认为它有生理功能,但尚不宜称治疗作用本所确认所见到的饮用天然苏打水均为小分子团水另外,有的企业引入了电位作为指标之一7.价位的现状多数饮用天然苏打水都定位高端水,350mL 瓶装,多在 8—9 元,而饮用天然矿泉瓶装水仅 2 元左右,进口天然苏打水价位更高之所以价位高,理由在于它有功能多少价位才算与功能相适宜应该探讨8.企业的另一些现状企业规模多属中小型,产品单一,虽然追求高端,但缺少成为高端的能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追求高端的同时,将天然苏打水衍生多元化,形成了另外的产品,这并不一定有利于苏打水的发展各家几乎都称自己的天然苏打水独特二、概念、指标、标准的现状概念与指标提出的现状如下:1.关于概念黑龙江水文地质专家,饮用天然苏打水发现与确认者崔仲元先生提出,溶解性总固体小于 1g/L,重碳酸钠含量大于 340mg/L,pH 值呈弱碱性的天然苏打水,属于淡苏打水,即饮用天然苏打水全国相关协会雷宏远先生提出: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阳离子以钠为主,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水化学类型为 NaHCO3型水,重碳酸氢钠大于 340 mg/L,未污染,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相对稳定的称饮用天然苏打水。

      张宏绪等整理提出:从地下获取的阳离子以钠为主,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呈重碳酸钠型水,其含量大于 340 mg/L,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小于1000mg/L,呈弱碱性,不含游离二氧化碳,动态指标相对稳定未受污染的水体,称天然苏打淡泉水,即饮用的天然苏打水2.关于指标黑龙江水文地质专家隋学文提出:钠含量 125 mg/L—250 mg/L,下限依据与一般水的区别,上限考虑口感重碳酸根 250 mg/L—650 mg/L,下限考虑与一般水区别,上限考虑与所含钠摩尔值对应pH 值:当 pH7.8 时水中 CO2近零,pH 应在 7.8—9.5(HCO 3-占摩尔浓度 85%) 重碳酸钠百分含量:重碳酸钠占水中化学成分总量的 67%(德国) 张宏绪等提出:重碳酸钠参照国际标准>340 mg/L,依据为有医疗功能的界限由 NaHCO3下限衍生出,钠下限 93 mg/L,上限考虑其阀值,及口感可在200 mg/L—250 mg/L,HCO 3-下限对应为 247 mg/L,上限对应为 663 mg/L,pH值 7.5—9.0,弱碱性总矿化度或溶解性总固体按照有关规定为淡泉,<1000 mg/L,这是法定的。

      3.各企业的标签由表 1、表 2 可知,标签中的主要数据 HCO3-、Na +,多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还体现了淡泉的规定溶解性总固体均在 1000 以下,各款水的 pH 均在弱碱性范围HCO 3-、pH 各仅有一处低于下限要求诸企标中有三款水锶、锂达到了矿水界限值要求,已有体现4.各企业标准各企业标准中的主要指标,体现在标签中,由表 1、表 2 可见,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符合要求但尚有应改正之处,指标中的钠与重碳酸根是作为重碳酸钠对应阳离子与阴离子提出的,二者应符合对应摩尔数的要求,而各家均未考虑此点标签中项目与数值应与“标准”主要指标与数据一致标签应代表“标准”的主要指标,标签中的问题反映了“标准”中问题作为产品指标数据,与天然苏打水水质测定的数据不完全是一回事,作为产品指标,应体现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5.关于制定标准饮用天然苏打水的标准,既往均为企业制定,但内涵多以国际标准中NaHCO3下限为依据当前也有提出地区性标准者;还有虽然称企业标准,但受主管部门的提出指标的限制而这两种标准(指标)均存在无定义及前述摩尔比等问题有待解决6. NaHCO3指标的依据从目前标签看,即以 NaHCO3的含量>340 mg/L 为基础。

      体现在钠与重碳酸根下限之和均>340 mg/L,国际标准的 NaHCO3下限是便捷的有功能的依据三、展望“饮用天然苏打水”如能进一步完善,规范与标准化,它将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水种有发展前景的理由,笔者认为:1.它有对一些疾病的辅助矫治作用及保健功能它的主要的成份重碳酸钠(小苏打)就是医药品,它作为饮用天然苏打水的主要成分,当然有功能不过此水中重碳酸钠的含量较低,所以功能自然不及药品作为天然水体,还有其他成分,又具有小分子团结构,还呈负电位等,所以,实际应是综合作用2.它应是健康饮用水国内外当前推崇的理想饮用水称健康饮用水,这是饮用水前沿性研究的认识专家们提出健康饮用水应符合六条要求:①卫生安全、无毒害成分②含一定矿物质及有益微量元素③水的微观结构呈小分子团④水的 pH 值为弱碱性⑤水的电位为负电位(或低电位)⑥含较多的溶解氧本研究确认饮用天然苏打水属于健康饮用水这也是它有发展前景的一个因素3.口感良好饮用天然苏打水,多数有良好的口感,甚至是优异的口感,这是饮水的第一感觉,对其发展也有促进作用4.符合要求的饮用天然苏打水资源稀少,资源稀少,又有功能有益健康,更显珍贵客观上有功能,可以实际地去发挥作用,但不宜正式宣传。

      如能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将可有优越的发展前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