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形图特点及绘制原理.ppt
16页第八章第八章 PLCPLC程序的设计程序的设计电气控制与电气控制与PLCPLC应用应用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一、梯形图编程注意事项一、梯形图编程注意事项1. 水平不垂直水平不垂直 梯形图的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如图8-1所示,图(a)中触点3被画在垂直线上,就很难正确识别它与其他触点的关系,及对输出线圈的控制方向因此,根据自上而下、自左至右的原则,应将图(a)改画成图(b)的形式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图8-1 梯形图画法之一(a) 不正确;(b) 正确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2. 多上串左多上串左 有串联电路相并联时,应将接点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上面有并联电路相串联时,应将接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边这种安排程序简洁、语句也少,如图8-2所示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图8-2 梯形图画法之二(a) 串联多的电路尽量放上部;(b) 并联多的电路尽量靠近母线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3. 线图右边无接点线图右边无接点 不能将接点画圈右边,只能在接点的右边接线圈,如图8-3所示。
图8-3 梯形图画法之三(a) 不正确;(b) 正确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 4. 双线圈输出不可用双线圈输出不可用 如果在同一程序中一元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多次,则称为双线圈输出这时前面的输出无效,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效,如图8-4所示一般不应出现双线圈输出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二、常用的基本控制程序二、常用的基本控制程序1.起动停止控制程序.起动停止控制程序 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2.产生单脉冲的程序.产生单脉冲的程序 最常用的产生单脉冲的程序就是使用最常用的产生单脉冲的程序就是使用PLS和和PLF指令完成,指令完成,利用这两条指令可以得到宽度为一个扫描周期的脉冲利用这两条指令可以得到宽度为一个扫描周期的脉冲 图3图4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3.产生固定脉宽连续脉冲的程序.产生固定脉宽连续脉冲的程序 图5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4.产生可调脉宽连续脉冲的程序.产生可调脉宽连续脉冲的程序图6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5.利用特殊辅助继电器产生的闪烁电路程序.利用特殊辅助继电器产生的闪烁电路程序 利用M8011~M8014可以完成10ms、100ms、1s、1min的闪烁电路程序。
图7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6.时间控制程序.时间控制程序 (1)接通延时控制程序接通延时控制程序 :FX系列PLC的定时器为接通延时定时器,线圈得电开始延时,时间达到设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图 8接通延时控制程序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2)断开延时控制程序断开延时控制程序:FX没有提供断电延时定时器,只能通过程序实现 图9 断开延时控制程序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7.定时器串级使用控制程序.定时器串级使用控制程序 定时器串级使用时,其总的定时时间为各定时器时间常数设定值之和定时器串级使用时,其总的定时时间为各定时器时间常数设定值之和 图 10 定时器串级使用控制程序8.1 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梯形图的特点及绘制原则8.采用计数器与定时器组合实现延时的控制程序.采用计数器与定时器组合实现延时的控制程序 **电路的定时时间电路的定时时间等于等于T0的定时值与的定时值与C0的计数值的乘积的计数值的乘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