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版.doc
45页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选择题1.在某一类型的血细胞中,一个电中性物质的浓度比周围血浆中的该物质的浓度高得多,然而此物质仍能继续不停地进入细胞该物质进入细胞的这一过程是:A 渗透作用 B 简单扩散作用C 易化扩散即进行得较快的扩散作用 D 积极传送(或称活性转运)2.一U–形管中装有两种木同的溶液R和S,并为二分之一透性膜(X)隔开与S相比,R为低渗溶液,右图中黑色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当右图中的U形管内已达成平衡时,溶液表面是同样高还是不一样样高?渗透压(或渗透势)是相等还是不相等(参看下图)?A 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B 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C 左侧较高,且有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D 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3.下列四对名词中,哪一正确表述是适宜的?A 叶绿体——贮藏酶 B 过氧化(酶)体——细胞中的转运作用C 核仁——核糖体亚基的组装部位 D 溶酶体——细胞中的发电站4.利用光学显微镜能够看到当细胞开始失水时,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明显这是因为:A 质膜的伸缩性不一样 B 质膜上的小孔数目不一样C 细胞的渗透势不一样 D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E 液泡的大小不一样5.将新鲜马铃薯切成长恰为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再将各条分别放在浓度不一样的溶液中。
4小时后,测量每一条的长度下图所列为各条的长度与甘露醇溶液浓度的关系下列两条结论的正确性怎样?(1)在40g/l的甘露醇溶液中4小时后的马铃薯条仍有膨压(仍处在一定的膨胀状态)2)在100g/l的甘露醇溶液中4 小时后的马铃薯条中细胞质已与细胞壁分开,即已发生质壁分离A (1),(2)都对 B 仅(1)对C 仅(2)对 D (1),(2)都不对6.若向茎的一侧照光,它会向光弯曲(下图a)这种正向光性是因为茎顶端所合成的物质引起的在一株曾经是两侧都照光植物顶端之下作一横切口(不切断),并向切口中插入一玻璃片,然后从切口的一侧向植物照光目前植物会怎样生长?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什么(下图b)?A 茎向照光侧的对面弯曲,因为玻片使得促进生长的物在照光一侧积累B 茎向照光侧的对面弯曲,因为切口中的玻片制止了抑制生长的物质在照光一侧的运输C 茎不弯曲,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正向光性不是因为照光一侧的生长减慢D 茎向照光一侧弯曲,因为光的作用是引起促进生长的物质向背光一侧下运7.下列元素中哪一个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但又不是叶绿素的组分?A 碳 B 镁 C 氮 D 铁 E 氧8.从海的不一样深度采集到4种类型的浮游植物(Ⅰ、Ⅱ、Ⅲ和Ⅳ)。
测定了每种类型的光合作用,如下图所示在最深处采集到的是哪种类型的浮游植物?A Ⅰ B Ⅱ C Ⅲ D Ⅳ9.下图为处在不一样条件下的同样类型植物的叶子植物P的叶缘上有小滴水出现,植物Q则否哪株植物的叶子的渗透势较负(渗透压较高)?哪株植叶细胞的膨压较高?渗透势较负膨压较高A植物P植物PB植物P植物QC植物Q植物PD植物Q植物Q10.一株C3植物和一株C4植物,放在同一钟罩下钟罩内与外界空气隔绝,并天天照光12小时,共照若干天1周后,C3植物死亡这是因为:A C4植物在夜间的呼吸需氧较少B C4植物较能抗旱C C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较高D C4植物的光合作用把C3植物晚上呼吸作用所放出的CO2都利用了,因而使C3植物消耗尽了11.下图是许多个连续二十四小时的树干直径变化的资料星期五是个干燥的阴天,你推测其前一天的气候也许怎样?用树干测量器测量树干的直径A 有雨无风 B 有雨风大 C 晴天,湿度大 D 晴天,湿度低12.钾在气孔开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是:A 变化保卫细胞的原生质膜对水的透性B 变化保卫细胞的渗透势C 调整植物激素脱落酸的合成,脱落酸是保卫细胞中糖转变为淀粉所必需的D 调整保卫细胞中淀粉和有机酸的产生和分解13.在大气湿度高的情况下,钙不大也许会被运入发育中的果实内。
这是因为:A 钙只能通过木质部运输,而大气湿度高时此过程不能进行B 钙只能在韧皮部中运输,而此时这种运输不能发生C 蒸腾作用停止,其成果是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运输都停止D 气孔关闭,向果实中的运输也停止14.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浓度低得多,这是因为:A C4植物的呼吸速率较高 B C4植物的呼吸速率较低C C4植物无光呼吸 D C4植物有光呼吸15.下图所列为Ⅰ和Ⅱ两株植物的日长与开花时间关系的曲线,由此曲线能够判断:A Ⅰ是短日植物,Ⅱ是长日植物 B Ⅰ是长日植物,Ⅱ是短日植物C Ⅰ是短日植物,Ⅱ是日中性植物 D Ⅰ是长日植物,Ⅱ是日中性植物E Ⅰ是日中性植物,Ⅱ是短日植物16.在许多试验中已观测到,植被的消光量随叶面积指数(LAI:每平方米土地上总叶面积的平方米数)而增加,其公式是:Id=I0×e-K×LAId式中Id是在植被中d处(从植被顶点到d点的距离)的光照强度I0是植被之上的光照强度K是消光系数,LAId是累积的叶面积指数(从植被顶端开始测量到d处为止)如下论述中哪一条不正确?A K随叶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B K随叶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 K随植被中叶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D K随植被中光反射的增强而增加17.两棵同一个的树,直径分别为10cm和40cm,但树皮同样厚,其原因也许是:(1)次生韧皮部比次生本质部少得多;(2)死的韧皮部细胞被压挤到一起;(3)形成了落皮层,外面的树皮脱落了。
上述理由中,哪条正确?A (1)和(2) B (1)和(3)C (2)和(3) D (1),(2)和(3)18.怎样取得多倍体植物?A 用植物进行自花传粉,于是取得纯合子系;纯合子系自交,于是体现杂种优势B 先选择人们所需要的个体,将其性器官暴露在射线之下,因为基因和染色体发生变化,新的遗传特性就出现了C 为提升生产力,从许多系中进行选择,再进行杂交即可D 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的纺锤丝瓦解,于是成正确染色体不能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向两极分开19.陆生植物的重要进化趋势是:A 孢子体与配子体阶段有明显的区分 B 单倍体阶段缩短C 无性阶段缩短 D 增加配子体的复杂性20.脊索动物门的下列特性中,哪一个也存在于成年的被囊动物(尾索动物亚门)中?A 有脊索 B 有鳃裂 C 有尾 D 有背侧管状神经系统21.请指出下列各组动物中代表了脊椎动物循环系统复杂性增加次序的一组?A 蟾蜍→兔→鳄→鲨鱼 B 鲨鱼→青蛙→鳄→兔C 鲨鱼→鳄→兔→青蛙 D 鳄→狗→鲨鱼→蟾蜍22.在下列的哪一处血液迅速丢失其中的氧?A 肺泡 B 小肠中的毛细血管 C 肺静脉 D 肝门静脉23.在下列各类动物中,哪一类动物的卵黄囊极小?A 体外受精的类群 B 由母体的血液给胚胎提供养分的类群C 体内受精的类群 D 有尿囊膜的类群24.下列特性中哪一个是鸟类与兽类胚胎发育所共有的?A 全裂的卵裂 B 原条 C 滋养层 D 卵黄栓/团块25.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发育成组织和器官。
指出下列各组合中的正确者?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A脑和脊髓血肺B脑和脊髓大肠肺C皮肤骨骼肾脏D表皮肝脏心脏26.在进化过程中,新性状的出现是因为:A 在一个原先是为别的性状编码的基因内点突变的积累B 基因复制成为两个拷贝并在其中一个拷贝内点突变的积累C 调整基因内的突变D 基因型对有利表型的统计27.在1.5×108a前(用150MaBP表示)的沉积物中发觉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的值用S值来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图表示150MaBP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00MaBP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一样地点发觉了三个不一样剑尾动物的群体图a、b、c分别表示三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在a、b、c三个群体中,哪一群体最也许出现了新种?(2)在发觉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也许保持不变?新种形成环境不变AbaBccCcaDbb28.哪种细胞器参加纺锤体的形成?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E 微管29.何种特性使得磷脂类尤其适于形成细胞膜?A 它们是疏水的 B 它们是亲水的 C 它们吸水迅速D 它们既是亲水的,又是疏水的30.某人在观测一正在发生有丝分裂的细胞。
指出下列各项中足以证明细胞是植物的而不是动物的一项?A 没有纺锤丝 B 没有中心粒 C 染色体发生复制 D 核膜消失31.人的红细胞属于A,B还是O血型,决定于其表面上的化学标识物,这些标识物是:A 脂类(脂质)分子 B 寡糖 C 多肽 D 抗体 E 核酸32.大多数植物贮藏能量的形式是:A 糖元 B 纤维素 C 油脂 D 葡萄糖 E 淀粉33.下列细胞器中,哪一个没有膜包被着?A 线粒体 B 质体 C 高尔基体 D 核仁 E 溶酶体34.下表列出果蝇中几个基因的互换率(已经查明)这些基因的次序是:基因基因互换率(%)biec1.4bifa3.9wiec4.0wifa1.5A bi—ec—fa—wi B bi—ec—wi—faC ec—bi—fa—wi D ec—bi—wi—af35.一只黑色雌兔与一只白色雄兔交配后产了一窝黑兔此窝中的一只黑色雌兔与一只白色雄兔交配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二次交配后的子代会出现什么情况?A 3黑和1白 B 3白和1黑 C 只有黑色 D 2白和2黑36.囊性纤维变性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
在欧洲的人群中,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此病如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有此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的男子再婚再婚的双亲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机会是多少?A 1︰25 B 1︰50 C 1︰100 D 1︰62537.下图所示的家谱表示的是一个极少见的遗传性肌肉萎缩症这种病很也许起因于下面给出的哪一个基因位点的突变? 健康(有病)♀ 健康(有病)♂A 隐性、常染色体 B 显性、常染色体C 隐性、在X染色体上 D 在Y染色体上 E 粒体基因组中38.在基因完全偶联(情况Ⅰ)和基因独立遗传(情况Ⅱ)两种不一样的条件下,AABB×aabb杂交后的F2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