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概论第二章.doc
13页第二章 权力第一节 权力的定义一、权力的界定1.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马克斯·韦伯〕2.权力是一种交换关系〔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布劳对韦伯概念的补充〕【权力的三个特征】:⑴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⑵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⑶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权力的几张面孔〔维度〕⑴作为决策的权力——指以某种方式影响决定内容的有意识行动 PS:基思·博尔丁在?权力的三张面孔?中区别了三种影响方式:棍子、交易、亲吻⑵作为议程设置的权力——指阻止决定做出的能力,即“反决策能力〞这要求有能力确定或控制政治议程,一开始就能阻止议题或方案的公开⑶作为思想控制的权力——指塑造他人思想、欲望或需求,来施加影响的能力,表现为意识形态灌输或心理控制二、权力、权威和暴力1.权力与权威的联系与区别:联系:①权威是权力的正当性源泉; ②权力通过对权威的运用而具有了强制性; ③两者都要求服从,都具有支配性质区别:①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权威通常是不可变更的; 权力那么要基于具体情势,不断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到达最正确的均衡。
③权威的服从不依赖强制和武力威胁; 权力那么要以武力为后盾2.权力与暴力的联系与区别:联系:①暴力或武力构成了权力的根底和后盾; ②权力的形成也借助于预期的暴力威胁; ③两者都具有强制性,都对被支配者的自由意志构成威胁和压制区别:①权力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暴力那么以彻底摧毁这一社会关系为目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②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关系,这种制度化依赖于对权威的运用,争取被支配者的认同; 暴力那么与权威无关,其根底是身体、技术、武器和设备工具③权力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并且最终要形成一定的秩序; 暴力那么从来不是稳定和持久的,它的运用也恰恰以为这对秩序的打破三、谁得到权力? 个性论——权力与个性有关 “权力意志〞 PS: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两种权力人格 “奴隶意志〞 〔与其说个性与权力取得有关,不如说个性与权力的行使关系更为密切〕 资源论——权力的大小与资源的占有是成正比的。
人格 财富 权力资源可归结有: 组织 武力 象征——?弱者的武器? 知识——托夫勒?权力的转移?〔?未来三部曲?之一〕:称未来的权力将向知识转移,谁垄断了知识,谁就是未来的统治者权力〞在他看来,是对别人有特殊企图的控制,而财富、暴力和知识构成了权力框架的三角基石★?弱者的武器??统治与抵抗的艺术:隐藏的文本?——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关于农民对抗和农民政治的两部著作作者对理解农民革命给出了全新的视角,提出了“弱者的武器〞这一分析概念,〔定义〕即农民对抗的日常形式,即农民与从他们那里索取超量的劳动、食物、税收、租金和利益的那些人之间的平常而又持续不断的争斗,包括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作用〕斯科特认为,农民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以低姿态的对抗技术进行自卫性的消耗战,用坚决强韧的努力对抗无法抗拒的不平等,以防止公开对抗的集体风险。
〔意义〕这类对抗的技术长期以来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效的因为它们适合于农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特点:一个散布在广阔乡村的阶级,缺少正式的组织和纪律,为了广泛的游击式的防御性斗争而装备起来日常的对抗形式是一种没有正式组织、没有正式领导者、不需证明、没有期限、没有名目和旗号的社会运动农民这些卑微的对抗行动不可小觑,大量的微缺乏道的小行动的聚集,就最终可能导致国家航船的搁浅或倾覆 继“弱者的武器〞之后,斯科特又提出了“隐藏的文本〞这一分析性概念来概括农民的行为选择和意识形态作为底层政治意识形态的“隐藏的文本〞,不仅是一种话语、姿态和象征性表达,也是实践的依据不仅是幕后的恼怒和怨言,它也是为减少占有而在实际上被实施的计策(偷窃、装傻、偷懒、逃跑、放火等)关键在于,隐藏的文本不仅说明或解释行为,它还有助于建构行为在强大的经济占有、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支配情境中,农民运用属于自己的“弱者的武器〞和“隐藏的文本〞,以坚决而强韧的努力对抗无法抗拒的不平等第二节 政治权力一、政治权力的特征1.政治权力的内涵界定: ⑴政治学中,“政治权力〞是指某一个政治主体凭借一定的政治资源,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那么,在实际政治过程中表达出来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强制性制约能力。
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观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那些占据特殊经济地位,掌握足够政治资源并具有根本利益指向的政治主体,能够成功地以国家的名义行使的权力才是国家权力 ⑶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2.政治权力的根本特征: ①政治权力的行使具有公共性,对社会产生普遍影响⑴公共权威性 ②无论政治权力本质上效劳于哪个阶级、集团甚至个人,外表上都是以公共目标为指向, ⑵暴力垄断性——由于对暴力的合法垄断,政治权力自然成为实现利益的最强大也最有效的手段,从而成为社会力量争夺的首要目标 ⑶广泛性——指政治权力无孔不入、能够将广阔的人口充分组织发动起来深入性——指政治权力无微不至,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参与者为之献身的精神弥散性——指政治权力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存在,让人服从于它而浑然不觉强制性——指政治权力可以通过强制命令来迫使人们服从〔来自迈克尔·曼对权力类型的划分〕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迈克尔·曼〕 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存在,基于四个根本需要: ①生活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人,需要对自身的政治存在和政治意义形成一种理解和解释,并根据这种理解,在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下生活。
〔意识形态权力〕 ②一个政治共同体需要占有和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军事权力〕 ③政治共同体需要标准生活在其统辖地域的人的行为〔法律权力〕 ④政治共同体需要管制、提取和分配资源,来维持其运作〔行政权力〕㈠意识形态权力——垄断了意义、标准和礼仪习俗,也就是垄断了政治共同体成员对生命意义和政治价值的理解,它可以稳固被统治者对于政治共同体的信念,以及对当局统治的服从PS:迈克尔·曼——两种根本的意识形态: ①比拟“自主〞的意识形态——超越现存制度,并产生一种神圣的权威形式,这种权威形式脱离并凌驾于世俗权威,可能借助语言、文化、宗教、传统这些因素而绵延于各种制度之中 ②依附于某一集团的意识形态——旨在强化集团的内聚力和相互信任,增强该集团在社会中的权力㈡军事权力——①用于政治共同体的扩张或保护政治共同体的平安;②用于维护政治共同体内部的秩序㈢法律权力——制定标准来约束共同体内部成员的行为,并对违背者予以惩罚的权力㈣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借助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管制和治理,控制、开发、提取和分配社会资源四种政治权力的相互关系:① 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政治权力对于政治共同体的相对作用各有不同② 四种政治权力都不是纯粹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互相牵制、互相作用。
③ 尽管没有一种政治权力是纯粹的,但它们都各有其独立性三、政治权力:群众的、精英的,抑或多元的?1.群众主义 根本立足点是主权在民群众主义认为在民主国家中,尽管实行代议民主制,但权力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人民的,而不属于少数统治者,所以多数人一定要对少数人加以控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阿克顿勋爵?自由与权力?〕提出控制政治权力的两种方式:①杰斐逊模式——美国总统杰斐逊在晚年提出“将政治权力细分到街区〞,保证人人都可以参与政治,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政府〞这是基于美国立国的经验而提出来的,因为美国之立国,前提是在殖民地的市政厅会议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民主实践和民主经验,再由这一经验向上推广至联邦,而联邦制下联邦权力又无损于州权,这样在每一层次上,人们都可以相应地参与政治该模式的重点是,自治和逐级遴选的机制②激进主义模式——社会运动面对高压统治,人们可以诉诸最普遍的人权,或者人道,作为发动的符号,通过静坐、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等方式,发动声势浩大的运动,挑战当局统治的合法性,争取广泛的社会同情,给当局施加压力,迫使其让步,最终实现民众诉求问题】:⑴现代社会中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确实在消减,即便存在自治与运动的时机,也很少有兴趣参加;⑵群众主义尝到的多数原那么,也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引起政局不稳。
2.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过庞杂、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人物手中☆寡头统治铁律——由意大利政治学家R·米歇尔斯提出该原理认为:“正是组织使中选者获得了对于选民、被委托者对于委托者、代表对于被代表者的统治地位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结合19世纪末欧洲特别是德国社会主义政党组织的开展实践,米歇尔斯发现,即使强烈信奉社会民主原那么的社会主义政党也难逃走向寡头统治的命运寡头统治是任何试图实现集体行动的组织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有着良好愿望的人们无法改变的“铁律〞〔评价〕“寡头统治铁律〞成为现代政治社会学领域一个经典论断,该论断成为后来许多学者分析官僚政治、组织行为、政党以及代议民主制的主导框架,从而奠定了米氏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内经典作家的稳固地位推论】: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总是少数人,他们垄断了权力,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和荣耀;绝大多数群众那么沦为被统治者,很难去控制政治权力的运作他们充其量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政治机体存在所必需的根本手段。
问题】:⑴如果从精英主义来看的话,民主与专制也就不存在什么本质区别了,那“主权在民〞的意义又何在呢?⑵根据很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组织中寡头统治不可能是纯粹的,相反组织的上下级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互动,统治者不得不关注组织成员的需求,有人将这戏称为“寡头统治橡胶律〞〔哈哈XD〕3.多元主义多元主义处于群众主义和精英主义之间多元主义的前提是人民主权,但是实现民主的途径,或曰对政治权力实施群众化控制的途径,那么是多元主义的,即通过众多专门的、竞争性的集团来控制政治过程R.达尔通过对美国宪法和纽黑文市的考察发现,美国实际上是由众多在公共竞争中相互攻击的集团来统治的政府的政策其实是这些集团之间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的结果,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为集团运作制定游戏规那么、提供制度标准以及作出仲裁故,多元主义是把利益集团看作是实现政治民主的关键在多元主义看来,基于相同利益的人可以组织起来形成政党、工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等社团,通过国会游说等方式向政府施压,迫使其采用有利于自身的政策当不同的集团都提出自己的诉求,就进入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