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旅游规划.ppt
62页九华山旅游规划,第三组 组长:刘建蓉 副组长:余真 组员:王建 黄贤兴 李朝霞 戴斌 杨婷 王生 陈虹 徐伟飞 许明望,重踏闽中古道寻找红色记忆探寻南少林之源体验祈梦求签之旅,目 录,第一章 九华山概况第二章 九华山资源分析与调查评价第三章 九华山规划开发目标第四章 九华山市场定位分析与形象创意第五章 九华山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项目设计第六章 九华山旅游区设施规划设计第七章 九华山投资效益分析第八章 环保及环境承载力测算第九章 九华山保障系统,第一章 九华山概况,九华山位于荔城西北部城郊乡和西天尾、常太镇交界处这里山势高峻,绵延无尽头,风景优美奇特,是莆田大好河山中又一朵奇葩九华山,又名莲花峰、陈岩山、陈仙山史书记载,九华山“山峰三迭,如云飞,如 ,山上的九座山峰,攒矗如青莲花,即如九朵莲花,相依相连,苍翠欲滴,因此,称为九花(音华)山,雅称“九华叠翠”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九华山海拔七百四十一米,雄踞兴化平原西陲,显得格外挺拔高峻一)区位条件 九华山位于荔城西北部城郊乡和西天尾、常太镇交界处,荔城大道旁 距市区约10公里处,是莆田北干山脉的主山,与壶公山南北相峙二)自然条件 海拔741.8米。
九华山上有远古地壳变迁的遗迹粘蠔石,船篙石等据考证,九华山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壳上升前,为海中屿礁,随着屿礁渐隆为高山,粘蠔石就遗存山顶,成为罕见的地理现象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莆田南北洋原为长满蒲草的沼泽地一样,使人联想到更远古时此处于海天泽国中之情形境内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是延寿溪,境内还有两个水库----东圳水库和石盘水库旅游区内种的主要树种为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杉和一些果树如枇杷、香蕉、龙眼等三)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秦末汉初(公元前208年),因陈仙修道之地,而得名陈岩山(原名霞山)南宋(1149年)学者郑樵见此山形九峰攒簇,犹如青莲,奇峰恋秀,松柏苍翠,逐改称"九华山"清顺治(1644-1661年在位)年间,林尧英标景点称"九华迭翠"从此成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而闻名于世九华山南半山腰"天崖仙师洞,宝泉寺"一带仍称"陈岩山",又称陈仙山,莲花峰汉武帝时(公元前132年)江西九江何氏兄弟,因避乱诚赴陈岩晋谒陈仙指点玄机,后隐居九鲤修道升仙;南宋时,陈胡二仙超度黄孔应递入仙班自古迄今,求仙祈梦,指点迷津者甚众陈经邦之"邑东山人水"刘克庄之"莫咏梅花",陈文龙之"宝贵无心想",郭尚先之"提灯聊玩"数百年来成为美谈。
九华山陈岩数度沧桑,清初莆田南少林被焚,波及陈岩夷为平地光绪十九年(1893年)普静禅师募缘重建陈岩寺民国十五年(1926年)僧禅修重建陈岩寺,因山有"淘金井"泉甘而清,故名相传,陈仙羽化在九华山巅,俗称"仙公尾"后人为纪念陈仙公羽化圣地,在山巅天然石洞、修建燕子洞以作永志在他修道之处,陈岩"仙公洞"(即天崖仙师洞)奉祀陈仙师把"霞山"尊称"陈岩山"陈仙灵异,为世人所敬仰登山进香,祈求梦兆,求签问卜者甚众,络绎不绝,香火鼎盛九华迭翠,陈岩幽景胜地吸引着莆田历代文人墨客去揽胜畅游如唐代陈峤,许龟图,黄彦修在北岩精舍,唐代徐寅,宋代蔡襄、郑樵、徐铎、张少瑛、刘克庄、方翥、明代柯潜,黄仲昭、清代郭尚先,江春霖等许多名人均为名山古迹作诗赞美,增色添辉陈岩圣地,诸神灵异,百姓敬仰"圣贤威灵敷五福,庶民虔诚求平安"各地善男信女登山进香祈梦,求签问卜者,络绎不绝散步祠前,向南俯瞰,荔城新貌,尽收眼底;向东远眺,涵江古镇列洌在目尤其夜景荔涵两地灯火辉煌,玲珑闪烁,如入仙景一、九华山旅游资源评价(一)九华山旅游资源总体特色: 1.自然生态资源: 山湖(东圳水库)景观一体,绿色天然氧吧 2.历史文化资源: 古今兼融,佛道一体,激情红色之旅(沃柄岭村,苦竹寺),闽中丝绸之路(古官道),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调查评价,九华山旅游区人文景观特色突出,自然环境优越。
根据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 的分类系统,对九华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本旅游区旅游资源主要有七个主类,十三个亚类见下表:,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下表,,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莆田九华山资源评价赋分:,总分:38分 所以莆田九华山资源为国家一级旅游资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国家旅游局2002年合作研究制定的旅游资源认定国家标准制作二)主要旅游景观概述,1、九华山:属于山地型旅游地,景点众多山顶主要有仙公井,传说它是汉代之“陈仙淘金井”,深二尺,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清而甜云端殿,位于山顶,近代重建,仿砖木结构,一切皆石,别具一格。
山腰主要有,仙篆石,位于琉璃院落旁一巨石上,它极为稀奇,珍贵,全国此类不多华岩寺,位于山腰,唐代所建黄滔诗:“江翻岛屿沉,木落楼台露规模颇为独特,还有佛塔(七层),徐寅当年在此读书,留下遗迹琉璃书院,宋代创办三山祠,宋建2、陈国柱、陈国桢兄弟故居 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陈国柱是福建省早期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最早在莆田发展共产党员,并创建了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点燃了闽中革命的熊熊烈火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陈国桢早年即在南洋参加革命,1928年和1938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马来亚共产党,曾参加陶铸同志领导的一九三0年厦门劫狱斗争,是闽南地区地下组织主要负责人1949年因叛徒出卖而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3、苦竹禅寺据兴化县志载: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0年至846年),河南嵩山少林寺六组惠能大师的高徒千灵丹妙药欲云游南方,惠能赐他一偈言:"逢苦即往、遇竹且居"他入闽游至九华山北侧一名苦竹山的地方,但见此地山高坡陡,绿竹成荫,并闻有一山魈,在此兴妖作怪,千灵悟出师傅所赠偈语之意决心先为民除害后来,山魈被千灵镇在九华山巅一洞中,后人又在洞上建一镇魈之庙,内供七宝如来等,因庙形似洞,名"燕子洞",为香客乞梦之所。
据考清光绪年间,民间盛传山洞藏宝,有许多人妄听谣传,擅,燕子洞"屋梁毁坏,欲凿洞取宝,后被众人制止这就是光绪辛巳年重修的缘故千灵以后在苦竹山倡建了苦竹寺,为南少林寺之下院千灵死后敕谥苦竹寺千灵祖师4、沃柄岭头沃柄岭最早记载于明周华《游洋志》:“沃柄又叫沃岭头,在县南崇仁里(今西天尾镇象峰村),下为沃柄宋状元黄公度有诗云:‘山逐寒云断,天随暮霭低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道,由各种不同形状的山石或溪卵石彻成这条古驿道,是莆田城里或平原老百姓通往广业山区转道福清、永泰和仙游古邑游洋必经山道岭道狭窄逼仄,仅容三人并行古岭头地处半山腰,两侧青峰耸立,松柏参天尤其是东侧山崖峻峭,地势险要,旧社会曾有土匪结寨于此(按,沃柄岭头东南方峰巅今存一古石寨,洞湖村民俗称为“寨尾”),为此数百年来古岭头屡经兵火匪患,深藏几多惊险,几多神秘二、九华山资源SWOT分析:(一)优势:区位优势:位于荔城西北部城郊乡和西天尾镇,常太镇交界处交通较为便利自然景观:山势高峻,风景优美奇特,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林地覆盖率较高九华山的文化特色鲜明,集多教于一身且可开发附近古官道各级领导十分关注和重视九华山的旅游开发。
二)劣势:九华山旅游区面积相对较小,拓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规模,从而影响游客逗留时间九华山的文化内涵较深厚,但文化的遗留物保存较少,破坏性较严重,且独具特色的文物古迹九华山林地资源不够,覆盖率高但种类相对单一九华山旅游开发的力度不大,宣传不到位,游客多为本市居民和学生,且都是通过朋友介绍得知三)机遇:莆田旅游业迅速发展,大量游客涌入,提供了客源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向莆铁路”和“福厦铁路”的建成,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放松意识增强,人们的出游率提高莆田市政府把九华山作为重要的旅游开发项目和旅游产品借新农村建设之风,发展九华山旅游四)挑战:城市化的侵扰对良好的文化与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与九华山采石场的竞争周边景区的争夺客源,如石室岩,壶公山等一、规划期限 《旅游规划管理办法》5年以上中长期,一般以15年为宜,分3个“五年计划”时段 《旅游规划通则》近期3-5年,中期5-10年,远期10-20年二、九华山规划期限分三个阶段 (一)短期3年规划 道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厕所修建,景区安全标志设置,陈国柱故居修缮,苦竹寺修复,沃柄岭头官道复辟,山顶建筑设施完善,开辟景区入口,农业生态果园建设 (二)中期5年规划 餐饮设施,娱乐设施,购物设施开始建设,逐渐与周边相关景点合作:东圳水库、延寿溪、南少林共 同发展,打造九华山大旅游区(三)长期10年规划 把九华山建设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第三章 九华山规划开发目标,第四章 九华山市场定位分析与形象创意,一、主体市场结构分析 (一)客源地域结构 从九华山客源地域组成来看,本地客源占90%以上,外地客源不到10%,其中,本地客源主要为莆田城区,西天尾镇,涵江和江口一带游客,外地游客多为来莆打工的从业人员。
二)游客属性结构 游客身份:以市民和学生为主,并以中青年游客,家庭,朋友和个人出游为多三)游客行为结构 出游目的:游览和宗教,以祈梦求签为主 出游方式:家庭,个人为主要的旅游方式,以自发,自助式为主旅行社或单位安排的很少 交通工具:公交车和自驾车为主 出游时间:周末和节假日为主 停留时间及花费:大部分停留半天,且无门票,饮食,娱乐性消费支出来九华山的目的,二、客源市场的目标定位 总体定位:以市区及涵江,西天尾和江口等地为主,兼顾莆田市其它地区乃至省内的客源市场,并充分利用九华山的道教文化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吸引更多客源三、旅游市场的形象定位 (一)功能定位:1.城市休闲观光:以市区游客及学生为主2.宗教祈福:以祈梦求签的游客为主3.水上娱乐:充分利用石盘水库,开展泛舟、垂钓等水上娱乐活动 (二)形象定位:重踏闽中古道、寻找红色记忆、探寻南少林之源、体验祈梦求签之旅人文、自然一网收,浓缩文化与自然的精髓第五章 九华山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项目设计,一、功能分区:宗教文化旅游区(山顶与苦竹寺):该区域主要集中在山顶,发挥九华山顶祁梦求签宗教朝拜的优势,特别是燕子洞和山顶几个殿。
苦竹寺体验宗教之旅红色旅游区:陈国柱故居,党员培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沃柄岭头古官道,莆福商道古丝绸之路,体验古文化观光游览区:九华山顶及山腰的凉亭,陈岩山,九华叠翠, "圣贤威灵敷五福,庶民虔诚求平安",淘金井等九华山所在地的景点连成一片水上乐园区:该区域主要是充分利用石盘水库现有自然条件,对水库周围进行适当改造,营造出“楼在水中,水绕楼行”的效果,同时推出有特色的水上游乐项目,并提供各种款式、规格的游船,使游客在亭台水榭间流连忘返生态果园区:该区域位于九华山盘山公路沿路及居民集中区规划的原则是依照原有地势,强调自然情趣与人工取向的对比,在对比中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大量引进适宜本地水土的水果与本地四大名果相结合,形成品种特色、区域特色和季节特色,在布局上分若干个特色板块,如枇杷园、 荔枝园、龙眼园、蜜柚园等等公共设施区:该区域位于山顶汽车站规划强调公共设施与环境景观的共生性,既考虑到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需要,也将其视为整体景观的构成要素,形成一个方便的、有场所特征的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