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变化.doc
9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价值观的 发展变化[文章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引起了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层变化,给人 们思想观念也带来了猛烈冲击,青年一代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 入而不断发生变化: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动;价值目标由理想主 义向务实主义转变;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样 发展 [关键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青年 价值观 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带来了经济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当代青 年的思想深受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 大的变动性通过调查、测验和各类统计资料的汇集与研究,我们认为,当代 青年价值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动 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 渐得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利 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根据社会的、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自我设计、 自我发展青年的个性得以张扬,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并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和 利益需求,主体意识、平等和自由意识、人格意识鲜明突出,自我价值逐渐走 向成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承认,必然导致出 现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实惠而轻道德、重个性而轻共性的变 化人们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理解也远比过去复杂得多,由于个人主体意识的发展,青年不再把个人看作是社会的零部件,而是要求切切实实地成为主 体社会要求个人,个人也同样要求社会社会要求个人多为国家作贡献,个 人也要求社会做到公正、公平与合理 在调查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时,统计 显示青年中选择“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的占28.8%,选择“个人利益 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占25.0%,选择“个人利益为主兼顾集体利益”的占 37.8 %选择“集体利益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和“说不清”的仅占8.4%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过去为几代 青年广为接受的以“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为标志的价值取向,在市 场经济中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所淡化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追逐以己为中心的最 大利益,老师追逐“下海热”,公司员工频繁跳槽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青年 在自我与社会、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上,明显地向自我方向偏移。
二、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务实主义转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强大,离不开务实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使务实观念在青年中迅速形成,说真话忌假话,说实话不空谈,办实事勿虚名 已成为大多数青年的座右铭离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的思想观 念为青年所不屑;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豪言壮语的“巨人”和做表面文章 的形式主义,成为当代青年针砭的对象90年代中后期及21世纪青年价值取向变化的鲜明特点是:由原来激情式 的参与转为务实性的实践 90年代后期,同前一阶段改革启动和推进过程中 人们对改革期望过高,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过弱的情况相比,社会精神面貌和社 会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一轮改革的到来,各阶层社会成员的心态变得更 理智了,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不同程度地做好了下一步改革中利益调整的心理准备,对改革的期望值变得更为现实1997年香港回归和党的15大召开,为 当代青年价值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 以下是我们在1996、1998、2002年三个时期中,对“奉献与索取关系”问题 的三个调查结果: 调查日期 1996 1998 2002 调查对象 企业青年 企业青年 企业青年 调查人数 1250 270 1366 调查结果统计 :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64.2 30.9 15.0 贡献应大于索取 17.3 15.1 11.5 既要索取,又要贡献,两者持平 16.3 45.2 63.1 贡献应小于索取 2.2 3.1 6.7 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 0 5.8 3.7 由上表可见,在1996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占绝对优势,为81.5%,错误 的人生价值观为2.2%;两者折衷的看法也仅为16.3%;但到1998年,上述三类 青年的比例,已分别变化为46.0%、45.2%、8.9%;2002年,变化为 26.5%、63.1%、10.4%,折衷主义者占了多数。
务实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还体现为当代青年对物质享受,对金钱不加掩饰 的追求75%的青年侧重于个人前途和个人目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享有高收 入、较高社会地位,在朋友面前有荣誉感,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兼并满足自我 更多的追求;一些折衷主义者,一方面对“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高尚的人生观比较淡漠,认为是 脱离现实的“假大空”,另一方面又对崇尚自我、只图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个 人主义观点也非常鄙夷所以,他们将两者折衷而取之,主张“个人与社会融合”、“公私兼顾”、“索取与奉献并重”,其实质是以追求个人幸福,满足 个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目前,这部分青年与90年中后期相比,该 类群体队伍正日趋庞大,为当代青年所接受与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三、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 随着对外开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中出现了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多元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青年身上体现突出 无论市场经济的物欲化对青年如何影响,任何一个时期的青年都一致认为 要爱自己的祖国国家利益不容侵犯,国威不容轻视,在对外爱国、护国上表 现为绝对的高度一致但具体到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使命时,却表现出 多元纷呈的价值信仰。
对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的“雷锋”精神,特别是对雷锋“螺丝钉”精神以 及“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的调查统计表明,有 90.4%的青年对雷锋事迹感到钦佩,有71%青年表示要学习雷锋精神,还有46.4%青 年认为自己做不到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对人生信仰有新追求,新理念,在主 流仍是信仰传统的主导精神 对“你信奉的人生信条是什么?” 选项 选择数 占有效数百分比 挤出的奶吃进的是草 568 19.03 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546 18.2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33 31.26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919 30.79 敢为天下先 317 10.62 人生短暂,当及时行乐 151 5.06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78 9.31 有钱就有一切 423 14.17有权就有真理 363 12.16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乎别人的 1267 42.45 其它 204 6.84“你信仰什么?” 从上述2个表显示看,当代青年还是具有较崇高的人生目标,包括为共产 主义奋斗终生,为社会做贡献,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挤出的是奶吃进的是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作为人生信仰等等。
在政治信仰上,有14.3%的青年认为加入共产党的主要动机是信仰共产主义, 有17.9%的人认为“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还有25.8%认为“能够更好地发 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长”,还有17.4%r的人认为“为今后的发展争取更 多的政治优势”总之,在当代青年中,绝对一元的价值观信仰已不存在,取 而代之的是多元纷呈的价值信仰 九十年代后期到今,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物质充裕,人民的 生活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增强了青年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和社会内部的凝聚 力尽管青年的价值取向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越来 越被青年所重新认识和确立,这里说的传统,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 选项 选择数 占有效数百分比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1195 63.0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943 28.41 宗教 179 5.39 西方实用主义 128 3.86 说不清 621 18.71 什么都不信 253 7.62义在中国传播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中的“信义”观、“义利” 观、“善恶”观等价值准则,为青年所重新肯定、接受和躬行另一方面,马 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也重新被青年所确认,尤其在知识青年中,形成 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风气,一些高校的青年还成立了马列主义研 究会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等理论社团,与此同时,国家、社会、集体的观念有 所增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支持拥护,对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也从理解 和接受到更为关注。
四、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样发展 价值取向是个人内化了的价值观,它对个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定向作用,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价值取向既是价值判断与选 择,也是价值主体的对价值目标的追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统一体,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产生 多元的市场主体,因而人的价值取向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在不同群体或同 一群体中,由于每个人的利益要求、观念、思想不同,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 同,所接受的信息和对社会的感受不同,也将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青年作 为每个时期与社会发展合拍共振的最活跃的群体,每天都感受日新月异的变革, 他们的思想也即价值取向随着时代振波发生多元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影响下, 青年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民本位价值取向民本位价值观以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人 们终身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目标;以爱国主义、社会 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原则这种进步的价值观为绝大部分党员和 一部分先进群众所尊奉和践履,是当今人们价值取向的主流2、权本位价值取向权本位价值观又可称为官本位价值观、关系本位价值观或拜权主义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以用权力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及利用权力和关系以实现人的价值为 特征 在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体系中,关系、人情、面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种注重关系的价值取向已渗透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一些人把关系 当成调节社会生活的“万能工具”,从而理所当然地忽视了对自身的培养现 在很多青年在找工作时首先出示的不是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而是关系这一 有力的招牌式工具关系人情面子的价值模式可以说是中国已经存在并逐步强化发展的一种价值 倾向,不断滋生的集体腐败现象,家族官僚体系的庞大无疑说明了这一点 权本位价值观为一小部分青年所奉行,腐败现象就是这种价值观导致的恶 果权本位价值观只为少数人所奉行,但其消极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3、欲本位价值取向欲本位价值观亦即享乐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以把寻求肉体感官享受 当作人的本性,视人生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物质享乐为特征的欲本位价值观是一种腐朽的价值观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掉进了欲本位价值观的泥坑,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 买高级豪华小轿车;为了贪图享受,不要国格和人格,出卖良心和灵魂;为了 满足欲望,傍大款,养情人,醉生梦死,这种价值取向在当代青年只占有极少 数比例,为广大青年所啐弃、鄙视。
4、钱本位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容易迷惑人,使人依附于物,受物的主宰如拜金主义者把金 钱看成万能的,认为有了钱就能够拥有一切,把人格、良心、权力商品化、金 钱化,只要金钱不要理想什么“主义不要紧,只要高工薪” 、 “十万不叫富、百万才起步、千万才算富”成了部分青年推崇的价值追求 市场经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人与物即人与商品、金钱、财富的关 系,使金钱、财富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因而拜金主义盛行不衰一些人 认为有钱就是“英雄”,无钱就是“狗熊”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金 钱关系,用货币的个性来代替人的个性,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至上的、 万能的,无论什么事都可以用金钱去开道钱本位价值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既肯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和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