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小组论文阅读----组织内社会交换关系对心理契约违背影响的实证研究.ppt
29页组织内社会交换关系对心理契约违 背影响的实证研究指导教授:代琪第五小组成员: 马锐 彭大益 朱红艳 杨庆兴 宿庆海 龙勇才 王巧 阳鼎元 陈静妮1.论论文研究背景与切入点介绍绍 2.文献回顾顾 3.理论论框架与研究假设设 4.变变量的定义义、归类归类 及操作化 5.论论文的研究设计设计 6.论论文的数据分析 7.论论文结论结论 8.论论文评评价 9.阅读论阅读论 文的启发发目录录1.论文研究背景与切入点介绍研究背景: 在职场中,现代企业都试图利用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来 获取企业竞争优势, 员工-组织关系和心理契约成为了组织 管理研究的热点心理契约是理解雇用关系最重要的框架 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在这种情境下, 心理契约违背时有发生在我国转型经济条件下组织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这使 得员工与组织双方对责任的界定和履行都更加困难, 也进一 步加强了心理契约违背的可能性因此, 心理契约违背现象 普遍存在于转型经济过程中, 这也是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 动性不足以及一些负面行为的重要原因1.论文研究背景与切入点介绍论文的切入点:组织支持感( POS )、领导成员关系( LMX) 以及心理契约( PC )是三个相互区别的概念。
本文试图利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贡献在于验证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关系在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中的作用以及组织政治氛围在社会交换与心理契约违背关系中的缓冲作用2.文献回顾Ø(一)心理契约违背过程模型以及影响因素 Ø Morrison 和Robinson第一次系统的分析了心理契约违背 的过程根据组织是否有能力以及是否愿意兑现其在心理契 约中承诺的责任, 契约违背的来源可以归纳为3种情况: 有 意违约、无力兑现和理解歧义 Ø Lo和Aryee 认为组织变革和以往违背的历史经历是造成 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主要前因此外, 与主管的关系也是心 理契约违背的主要因素 Ø Kochan 等,认知风格的不同会造成更少的交流和更多的 误解, 因此更可能造成心理契约违背 ØTekleab 另外规定,相关系数r<0.3,无相关; 0.3≤r<0.5,低 度相关; 0.5≤r<0.8,显著相关; 0.8≤r<1.0,高度相关(薛微,2005)6.论文的数据分析 通过上页相关系数表可知,1,Cronbach’s 系数均大于0.7,由我们认为本次问卷调查的信度很好; 注 :本文使用问卷中所有项目都是从已经公开发行的文献中选取,属于已具有高效度的 成熟量表时,可不必检验效度.2,组织支持感与领导成员关系显著正相关(r=0.517,p<0.01), 组织支持感与心理契约违背低度负相关(r=-0.384,p<0.01), 假设1得到了支持性验证;3,领导成员关系与心理契约违背显著负相关 (r=-0.545,p<0.01), 假 设2得到了支持性验证;4,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支持感,心理契约违背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3,视为无相关关 系。
组织政治知觉与领导成员关系低度正相关(r=0.368 p<0.01).表明,组织政治 知觉与其他三个变量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符合调节变量的基本要求6.论文的数据分析6.2变量共线性检验:组织组织 支持感领导领导 成员员关系组织组织 政治知 觉觉心理契约违约违 背容忍度0.8020.6500.6490.937方差膨胀胀系数1.2471.5381.5401.067通过上表可知,所有变量的VIF值最小的为1.067,最大的是 1.540,远小于临界值10因此,可以拒绝变量之间存在共线 性的假设变变量心里契约违约违 背M1M2M3M4M5M6性别别0.142 *0.146 *0.147 *0.142 *0.154 *0.141年龄龄0.200 *0.202 **0.205 **0.200 **0.203 **0.201 **教育程度0.208 **0.021 **0.023 **0.208 **0.224 **0.203 **工作年限-0.148 **-0.152 **-0.156 **-0.148 **-0.154 **-0.146 **组织组织 支持感(POS)-0.139 **-0.127 **-0.125 **组织组织 政治知觉觉(POPS)0.164 ***0.161 ***0.223 ***0.219 **POS * POPS0.253 ***领导领导 成员员关系 (LMX)-0.237 **-0.235 ***-0.204 **LMX * POPS0.327 **△R20.0160.0120.0180.0250.0160.020△ F8 55810.40716.68510.44612.2525.320Adj R20.0160.0270.0440.0240.0390.0576.论文的数据分析6.3组织政治知觉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分析:6.论文的数据分析通过上页组织政治知觉调节效应检验表可知: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支持感与心理契约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
β=0.253, F=16.685).组织政治知觉对领导成员关系与心理契约违背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 (β=0.327, F=5.320).为了更形象描述组织政治知觉的调节效应,根据上页检验表,参照刘 军(2008)的方法分别画出高低得分组的交互作用图,如下一页6.论文的数据分析从上图可看出,对于组织政治知觉低分组的样本,组织支持感与心理契约违背之间关 系较弱,领导成员关系与心理契约违背之间关系较弱;对于组织政治知觉高分组的样 本,组织支持感与心理契约违背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强;领导成员关系与心理契约违背 之间相关关系更强假设3a和3b得到了支持性验证7.论文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首先,验证了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显著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 组织支持感是心理契约违背的前因变量,而不是结果变量,丰富了社会交换 理论和员工—组织关系理论;2,验证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心理契约违背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机中国的情 景下,个人关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使得这个过程具有特定的意义因此,领 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也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关系明显大于组 织支持感对其的影响;3,开创性地验证了组织政治氛围在社会交换关系质量(POS和LMX)与心理契约 违背的作用中的调节作用。
高组织政治认知下,POS和LMX对心理契约违背的负 向关系越强,低组织政治认知下,POS和LMX对心理契约违背的负向关系越弱8.论文评价本文值得借鉴的地方: •立意较新, •西方研究理论结合中国情景进行深入研究 •文献回顾较为翔实 本文不足(某些不足已在报告前面有所涉及): A. 契约违约违 背的来源可以归纳为归纳为 3种情况:有意违违背,无力兑兑理和理解 歧义义本文重点应该应该 是详细详细 研究有意违违背部分,在文章心理契约违约违 背过过程模型中未指明 B. 抽样样中回答者平均年龄为龄为 34岁岁,平均工龄为龄为 5.12年. 一个年龄为龄为 45 岁员岁员 工,一个23岁员岁员 工在相同的3种因素下,心理契约违约违 是不一样样 的同样样工龄龄建议议研究者尽量减少这这些因素的影响 C. 本文只罗罗列了三种情况进进行分析,并且都是在前辈们辈们 的基础础上,所 以在分析的时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分析到除此文提到的三种分 析外的问题问题 9.阅读论文的启发启发一: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心理契约违背 的影响是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根据本文的框架,对 调查者的条件作进一步筛选,如年龄,工龄,是否 职务升迁,重做一遍研究,以期得出更正确结论。
启发二:自变量可以考虑组织成员的学历,本人素质,家 庭背景,工作意愿等,来分析其对心理契约违背的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