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基本知识题库 (1).doc
26页法律基本知识1、法具有衡量和判定人们行为的作用,它可以( ACD ) A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 B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犯错误C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犯罪 D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违法2、法的关系最终根源于( C )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财产关系3、同法律规范相比,道德规范( BCD )A一般只规范思想不规范行为 B一般不规定具体制裁措施 C一般较原则 D调整的范围宽得多4、全国人大有权制定( AD )A基本法律 B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C行政法规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5、就法与政治的关系来说,( BD )A法应当脱离政治 B政治的外延大于法 C所有的法与政治的本质都一样 D并非所有政治措施都应采取法的形式6、债权属于( B )A绝对权 B 相对权 C一般权利 D 职权7、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的调整范围和方法的深刻影响表现在:( BCD )A可以改变法的本质 B可以增强法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C可以扩大法调整的范围 D 可以为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新的有效的手段8、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这一规定表明:( AB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 B国家保护公民的正常宗教活动C公民可以通过宗教从事各种活动 D宗教同国家政治生活应当紧密联系9、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 A )A 民法法系 B 英美法系 C 宗教法系 D 社会主义法系10、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存在于( D )A 罗马法系 B 印度法系 C 成文法系 D 普通法法系11、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C )A 基本法律 B 行政法规 C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D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2、下列行为中,既是违反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是 ( B )A 撒泼骂街 B 结伙打架 C 铺张浪费 D 经常撒谎13、政策和法的相互关系应当是( A )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 B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C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 D政策和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14、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法混合法律关系的是( D )。
A 刑事法律关系 B 民事法律关系 C 行政法律关系 D 劳动法律关系15、刑法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属于( D )A委托性规范 B准用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16、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些规定属于( B )A法的规范 B法的原则 C法的概念 D法的技术性规定17、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 C )A规范性的属性 B连续性的属性 C概括性的属性 D效率性的属性18、法的构成要素包括( ABC )A法的规范 B法的原则 C法的概念 D技术规范19、法的国际化的含义包括:( CD )A 法的西方化 B 为了维护统一的国际价值准则,可对别国进行一定干涉C 各国家或地区的法相互借鉴与吸收,逐渐形成共识D 积极参与国际立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签署、批准和加入国际协议,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20、民法法系的发展是以( C )为基础的。
A普通法 B判例法 C罗马法 D衡平法21、当法的规定之间可能有抵触时,需要运用的推理形式是( C )A形式推理 B归纳推理 C实质推理 D演绎推理22、下列行为中,违反道德但不一定违法的行为是( C )A伪证 B诈骗 C撒谎 D诬告23、法的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D )A法的知识 B法的观点 C法的心理 D法的思想体系24、下列活动中可以属于立法活动的是( BC )A 法的汇编 B 法的解释 C 法的编纂 D 法的统计25、私法主要指( AB )A民法 B商法 C经济法 D劳动法26、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 A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选举法》C《全国人大组织法》D《国务院组织法》27、在民法法系,非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主要指( ABCD )。
A权威性法学著作 B正义和公平等观念 C政策 D判例28、在我国,法律案获得通过是指( D )A有关领导对法律案予以圈阅 B中央书记处对法律案予以批准C委员长会议对法律案表示同意 D立法机关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29、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制度,享有立法议案提案权的有:( AD )A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专门委员会C全国人大的代表团和10名以上的代表 D全国人大的代表团和30名以上的代表30、在我国,法的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C )A国家审判机关 B国家监察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31、法律编纂( C )A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是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C是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D是立法技术性活动,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3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C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 C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34、每个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权利的能力或资格,称为( C )A财产权 B公民权 C一般权利能力 D特殊权利能力35、法的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 ABC )A法何时开始生效 B法何时终止效力 C法有无溯及力 D法何时公布36、在我国,法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 D )A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C被逮捕的人犯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37、法的汇编是( D )A将某一部门的法律、法规进行加工整理 B 对原有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变动 C一种立法活动D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法文件按一定标准汇编成册38、法的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当是( B )。
A法通过之日 B法公布之日 C法批准之日 D法实施之日39、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有( CD )A 重视调解在解决一般纠纷中的作用 B 注重成文法 C 法即是刑 D 轻视诉讼和权利观念淡薄40、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法与宗教的关系是:( ABC )A法与宗教教义相互渗透 B宗教教义也具有法的效力C宗教教义甚至是法的主要渊源 D宗教教义仅适用于教徒41、小刘因打架斗殴,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这种惩罚属于( B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42、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是( B )A规范性法文件 B非规范性法文件 C司法机关公文 D证据43、法律责任的主要特点有:( ABC )A在法律上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加以追究C由有权机关依法加以追究 D由其他组织实施法律制裁4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A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45、在我国,追究法律责任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AC )A个人负责不许株连的原则 B目的在于教育的原则C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 D调查研究的原则46、权利能力( ACD )A以权利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B以行为能力为前提 C以相应法的规定为前提 D是权利主体构成的条件47、法的关系客体包括( ABD )A物 B行为 C自然人 D精神财富48、审判权属于( BCD )A绝对权 B相对权 C职权 D 特殊权利49、对偷税、抗税行为应当依法追究( B )A民事法律责任 B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责任50、法的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 ABC )A法的规范的规定 B权利主体的存在 C法的事实的出现 D合法行为的产生51、以下说法在当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形势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 )A 要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B 严打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C 努力实现两年内社会治安取得明显进步 D 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52、综合治理作为一项方针和一种实践模式被明确提出于以下年份的哪一年?( B )A 1985年 B 1981年 C 1987年 D 1990年5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BCD )。
A 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原则 B 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原则 C 法制原则 D 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