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doc
36页ICSXX XXXUDC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PSL XXX-201X1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ivision and Encoding of Small Watershed(征求意见稿)201X 1-XX-XX发布 201X 1-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目 录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及技术流程 34.1 基本规定 34.2 技术流程 45 基础数据及数据库要求 55.1 基础数据要求 55.2 坐标系与比例尺 65.3 数据预处理要求 65.4 数据库要求 66 划分方法 66.1 确定作业单元 66.2 提取微流域和沟道信息 76.3 小流域边界确定 76.4 建立拓扑关系 96.5 面积平差 96.6 属性赋值 96.7 划分方法 107 小流域命名及编码 107.1 小流域命名 107.2 小流域编码 118 成果及质量控制 128.1 成果 128.2 质量控制 12附录A(资料性附录) 北京市山区小流域划分 14A.1 软件工具 14A.2 基础数据准备 14A.3 微流域-沟道(水系)提取 17A.4 小流域划分 20A.5 建立小流域拓扑关系 26A.6 小流域属性表 27A.7 小流域划分成果 27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及技术流程 34.1 基本规定 34.2 技术流程 45 基础数据及数据库要求 55.1 基础数据 55.2 参考系与比例尺 655.3 数据预处理要求 65.4 数据库要求 66 划分方法 66.1 确定作业单元 66.2 提取微流域和沟道信息 766.3 小流域边界确定 76.4 建立拓扑关系 96.5 面积平差 96.56 属性赋值 1096.67 划分方法 11107 小流域命名及编码 11107.1 命名规则 11107.2 编码规则 118 成果及质量控制 13128.1 成果 13128.2 质量控制 1312标准用词说明 1413附录A(资料性附录) 北京市山区小流域划分 14前 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的要求进行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8章16节64条,1个资料性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标准——术语——基本规定及技术流程——基础数据及数据库要求——划分方法——小流域命名及编码——成果及质量控制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由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提出本标准解释单位: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归口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索彦、姜德文、张长印、鲁胜力、李智广、史明昌、严慕绥、段淑怀、胡 影、王 玉、赵爱军、王 峰、马力刚本标准技术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复读人:1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流域划分方法、程序、命名和编码规则适用于山区、丘陵区的小流域边界划分和空间拓扑关系的确定及其成果管理2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GB22021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T 1596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 17941.1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278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 18316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SL 73.6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 249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L 420 水利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CH/T1015.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3 3 术语3.1 流域 watershed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或汇水区,因地下水分水线不易确定,习惯指地面径流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如图3.1)。
图3.1 流域、小流域、微流域示意图3.2 小流域 small watershed指面积一般不超过50km²的集水单元如图3.1)3.3 微流域 micro watershed 为精确划分自然流域边界并形成流域拓扑关系而划定的最小自然集水单元,是小流域的基本组成单位(如图3.1)3.4 小流域亚单元 subunits watershed为便于管理,跨越县级行政区的小流域,被县级行政区界线分割后的每一部分,称为小流域亚单元3.5 主沟道 main channel在小流域中,水流流程最长的沟道称为主沟道3.6 流域拓扑 topology of basin指流域空间位置及其汇水关系,如各级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包含关系、同级流域之间的相邻或并列关系、集水区直流入河(湖、库、海、盆地等)关系3.7 地表水系拓扑 topology of water system for terrain space指地表各级水网空间位置及其相互之间水流关系,如各级河流的上下游汇水关系、同级河流之间的相邻或并列关系、河流与湖(库、蓄滞洪区、海、盆地等)的汇流关系4 4 基本规定及技术流程4.1 基本规定小流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定:4.1.1 a)小流域划分应以自然地形地貌为基础,尽量保证小流域形态特征的完整。
4.1.2 b)小流域面积原则上控制在30-50km2之间,特殊情况不宜小于3km2或大于100km24.1.3 c)小流域由一个或多个微流域归并而成微流域最小面积一般以0.1-1km2为宜;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地形复杂状况选择合适的阈值,如图4.1.32所示图4.1.32 最小自然集水单元-微流域示意图4.1.4 d)跨越县级行政边界的小流域应根据行政边界将小流域划分为多个亚单元,如图4.1.43所示图4.1.43 小流域被县界分割成小流域亚单元示意图4.1.5 e)确定小流域边界时,可适当考虑水库、水闸、水文站等水利工程设施和村庄、居民点的位置如根据水库规模和流域控制面积,将水库闸口设定为小流域进、出水口;根据河流上的水文观测站点,选择区间流域的进、出水口;对于流域出口附近的村庄或居民点,可按属地关系适当调整小流域界线,尽量保证归属关系一致4.1.6 f)小流域边界应与各级流域边界无缝衔接,不应横跨上级流域4.1.7 g)小流域划分应充分考虑地表汇水关系,保证上下游汇水关系的正确性4.1.8 h)在划分小流域时,应建立流域拓扑关系和地表水系拓扑关系4.1.9 i)小流域划分结果应覆盖整个划分区域,小流域面积之和应等于该区域总面积。
4.2 技术流程小流域划分包括基础数据准备,空间数据库构建,沟道、微流域提取,小流域划分,拓扑关系建立,编码与属性赋值,成果存储等环节技术流程如图4.24所示基础数据准备空间数据库构建微流域提取沟道提取微流域分水线提取建立沟道、微流域拓扑关系小流域划分小流域命名归并微流域,标定小流域边界小流域拓扑关系建立叠加县界划分小流域亚单元小流域亚单元小流域编码小流域属性添加现场勘验边界成果入库及输出图4.24 小流域划分作业流程图5 5 基础数据及数据库要求5.1 基础数据要求5.1.1 数字高程模型符合GB/T 17278、CH/T1015.2标准的近期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或地形图5.1.2 遥感影像分辨率不低于10m的近期遥感影像5.1.3 行政区划图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划矢量图5.1.4 水系分布图河流、水库、湖泊等分布矢量图5.1.5 其他数据水利工程、道路、居民点等分布矢量图5.1.6 其他数据5.2 参考坐标系与比例尺5.2.1 坐标系所有空间数据宜采用GB 22021中规定的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5.2.2 比例尺小流域划分使用的空间数据比例尺为1∶10000或更大,最小不小于1∶500005.3 数据预处理要求小流域划分的数据预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5.3.1a) 各图层应满足空间参照系一致、位置配准、格式一致、属性规范统一、数据完整5.3.2 b)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应符合GB/T 17278、GB/T 17941.1、GB/T 15968的规定5.3.3 c)数据处理范围设置应考虑相邻区域的流域完整性和衔接关系5.3.4 d)各专题图层应无缝拼接5.4 数据库要求数据库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a) 小流域划分空间数据库,应包括小流域成果存储数据库,保证小流域划分成果同步入库b) 建库时,DEM、流域、水系等数据物理上分别形成一个空间数据表C)元数据库应符合SL 420要求6 6 划分方法6.1 确定作业单元6.1.1 当划分区域较大时,为保证划分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将划分区域分割为多个作业单元,每个作业单元一般不大于200km2按照作业单元依次提取微流域和沟道,以便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6.1.2 按照作业单元依次提取微流域和沟道,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6.2 提取沟道和微流域信息6.2.1 沟道和微流域分水线提取基于空间数据库中的DEM,按照设定的微流域面积阈值,一次性提取作业单元内的沟道和微流域分水线。
6.2.2 沟道和微流域分水线检查及平滑处理参照遥感影像以及河流、水库、湖泊、水利工程、道路、居民点等图层信息,对自动提取的微流域分水线和沟道弧段进行平滑处理,对水流出口位置结点进行确认,保证微流域分水线正确、沟道连续完整、出水口位置准确6.2.3 建立拓扑关系提取微流域和沟道的同时,建立微流域之间、沟道之间、微流域与沟道之间的拓扑关系,保证地表水网汇流正确6.3 小流域边界确定6.3.1 归并微流域根据本标准4.2,按照自然汇水关系,归并微流域形成小流域6.3.2 特殊情况认定在确定小流域边界过程中,应注意下列特殊情况1 a)汇水面积大于50km2且难以划分多个小流域的狭长流域,可单独作为一个小流域,如图6.3.2-15所示图 6.3.2-15 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狭长小流域示意图2 b)单个微流域面积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