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1必修2考点.docx
22页1必修 1《经济生活》考点汇总一、神奇的货币1、判断商品(a) 含义法: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属性法: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①假冒伪劣产品没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②“质量” 、 “高品质”指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 ) 2、货币的本质(b):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b):(1)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网购行为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赊销赊购或预付,如工资、利息、税款、地租) 、世界货币4、纸币的发行规律(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通货膨胀;发行过少,通货紧缩5、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b):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不能说十分安全)6、外汇和汇率(b):(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的含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汇率的变动:100 外币可兑换更多本币-→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4)人民币贬值影响:积极影响: ①中国商品价格变低,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
②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旅游和消费负面影响: ①外国商品价格变高,不利于中国的进口 ②不利于中国人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变低7、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b):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b):(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分析材料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分析材料2. 价值规律(c)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存在于单个/每次交换过程,而是贯彻在商品交换全过程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 价格变动的影响(c):(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③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分析材料(替代品、互补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 ①调节产量某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减少产量或转到其他领域相反,某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增加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就是选择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如,富士康用机器替代人工;服装厂用纤维替代棉花,以节约成本)三、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b):(1)影响消费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应努力增加居民收入3②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消费水平→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收入预期③社会收入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应完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3)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严格监管市场秩序,营造好的消费环境4)消费心理也会影响消费行为2.恩格尔系数(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结构越优化,消费水平越高3.消费的类型 (b):按交易方式分:①钱货两清的消费②贷款消费(有考虑自身偿还能力,不同于超前消费)③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分:①生存资料消费(衣、食、住、行)②发展资料消费(发展自身德智体美劳,例如教育、培训、买书、学琴) ③享受资料消费(旅游、看电影、音乐会)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 (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2)做理智的消费者 (c):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不要超前消费也不要滞后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盲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对国家、个人)四、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c):(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产品)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怎样消费,线上 or 线下)4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得怎么样)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有没有消费欲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带动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方法(b): 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国有经济:支柱、命脉、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55.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c):(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五、企业与劳动者1.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1)企业的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2)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司的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注意:书本 P38 页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表格)★★2.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c):(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分析材料(关键词:定位、机遇)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5)实行兼并和破产★3、劳动和就业的意义(b):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③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④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1)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2)劳动者个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b)A.树立自主择业观B.树立竞争就业观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6观5、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b):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6、劳动者维权的重要保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的基础:依法履行劳动义务7.劳动者维权的途径(b):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六、投资理财的选择1.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①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2.投资方式比较储蓄 债券 股票收益较低,风险较小(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收益较高,风险较大收益最高,风险最大债券的种类种类 国 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发行主体 国 家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企 业风险状况 安全性最好,风险最小 安全系数较国债低但比企业债券高 风险较高收益情况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低于金融债券利率高于国债利率,低于企业债券利率 收益率高七、个人收入分配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b):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国企、集体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务农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户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b)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收入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个人炒股获得收入等c、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技术转让、专利使用获得的收入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责任田凭借自己劳动获得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将土地流转给他人是按土地要素分配)★★4.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谈谈如何实行社会公平? (c)(1)根本方法: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重要举措: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即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4)又一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八、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的作用 (b):(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分析材料(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教育、医疗、养老等改善人民生活)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分析材料(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峡大坝、地铁、高铁等建设)+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协调发展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分析材料(通货紧缩时,通过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