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鉴赏与评论复习题.docx
3页影视鉴赏与评论复习题 1. 电影发展史上有哪些基本的影视美学观念?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电影发展史上的基本影视美学观念有:影像美学、蒙太奇理论、照相本性论、综合性理论、影戏美学影像美学的核心内容是:认为电影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影像的特性,因此电影创作的焦点,就是充分挖掘和发挥影像的潜力;强调电影与戏剧的差别,是它得以成为独立的艺术的客观基础,因此也就是它的本体特性存在的基本根据;在技巧上,电影应当充分运用它的独特的摄影技术,强调其照相记录性和绘画形式感,从而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不尽相同甚至根本不同的艺术世界 蒙太奇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电影创作中,蒙太奇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手段,而其功能,是叙事、抒情、达意三种效用兼备;对于电影来说,蒙太奇手段不仅是一种语言,而且也是它借以体现自己本体我的基本标志;蒙太奇手段作为一种创作技巧,必须服从影片总体的创作意图的要求,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照相本性论的核心内容是:认为电影与照相在本性上是同质的,因而电影创作的终极艺术目的,是复原客观外部世界的物质的和现象的真实;据此,主张采用记实性的手段,去不愿现实生活的具体的真相,重视客观性,反对主观性,强调再现性,拒绝表现性;在技巧上,否定蒙太奇的手段的艺术效能,提倡运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等创作手法,去保持银幕世界中的统一性。
总之,它是对电影中写实主义追求的一种理论说明和倡导 综合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充分认识到并指出了电影艺术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在明确澄清一些电影理论基本症结的基础上,为真正认清电影的实质指出了一条正确的认识的方向 影戏美学的核心内容是:在本体论上,认为决定电影本性的,不是其形式结构,而是其功能价值;在创作论上,认为电影应当更重视其戏剧和文学手段,而电影自身的影像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技巧论上,认为电影创作中最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戏剧创作中那些惯常的成人,而其电影技巧运用的目标,亦只是为之服务的很明显,这与本文的一般电影理论,是绝然不同的 2. 联系影片实际阐述影视艺术的修辞手法 答:一种是文学(戏剧)修辭影像化如《紅高粱》中“野合”一场戏里情节的夸张;《智取威虎山》中“威虎厅对质”一一场戏里杨子荣和小炉匠的对比;《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环境的借喻;《假脸》中“会议室”一场戏里场面的象征;《黑炮事件》中赵书信所在之处红色讯号的情境暗示;一般影视作品里常常设置在两个镜头接合部的对话粘连,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的性质与特点在于其影像表现的功能效应,是故事本身已经事先就提供了的,一般来说,前者不产生后者内涵以外的新的艺术含义。
二种是影视艺术的最独特的修辞手法,是影像表现脱离开它所具有的文学和戏剧基础(从影视作品的整个构成状况而言),通过自己的表现技巧和形式手段,来创造出另外的修辞效应这里,镜头、画面、声音、造型、以及蒙太奇手法,都具有这方面出色的表现功能如《太阳与人》中,雪地爬行一场戏,首先用全景镜头表现主人公在雪地上用身体划出一个大“?”,然后用空镜头表现大雁高飞排成一个“人”字的情景,就产生了明显的暗示、对比象征的效果如《庭院深深》中,男主人公在售烟废墟中独处沉思时他往往偏居一隅的构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其生活处境的隐喻和悲凉心境的暗示如《渴望》中,刘家收音机里播放出的样板戏,是对“文革”时代的一种指代它作为作品表现内容中人和环境的原初形态被摄入镜头,呈现为画面中的视觉形象的时候,往往也会有相应的修辞的效应这在表现性强的影视作品中尤其明显如《简爱》、《雷雨》、《生死恋》、《一个女演员的梦》等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的衣服,从款式到颜色,都是其性格或心境的暗示或象征 3. 影戏美学的观点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评价? 答:影戏美学,这是中国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观念,既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它虽未有完备周密的权威理论体系,但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实际影响,却非常深刻。
至今仍然是一种主导的倾向影、戏美学的观点是:在本体论上,认为决定电影本性的,不是其形式结构,而是其功能价值;在创作论上,认为电影应当更重视其戏剧和文学手段,而电影自身的影像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技巧论上,认为电影创作中最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戏剧创作中那些惯常的成人,而其电影技巧运用的目标,亦只是为之服务的很明显,这与本文的一般电影理论,是绝然不同的 我认为电影不是文学文学和电影在许多地方上可以互通,相互改编文学更注重的是文字在人物心理上的描写,并能发挥出人的想象力;电影则是通过场景的变幻,人物动作语言的刻画来表达出电影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文字是把字符化成自己独特的想像,电影则是把想像化为可见的画面电影和戏剧同样都是艺术,且都是综合艺术戏剧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升华以前不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可以通过电影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达到更完美的境地戏剧还可以通过电影扩大影响,把这门中国特有的艺术推广到世界范围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