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训词.doc
5页成吉思汗训词,鼓舞着无数的士兵闲暇的时间,要象牛犊嬉戏的时候要象婴儿,马驹! 拚杀冲锋的时候,要象角鹰一样突进! 攻击敌人的时候,要象雄鹰一样! 高兴的时候要象三岁牛犊一般欢快! 同敌人对阵的时候要象黄雀一样节节跃进, 饥饿的老虎一样,愤怒的鹫鸟一样! 在明亮的白昼要象雄狼一样深沉细心! 在黑暗的夜里,要象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成吉思汗训词闲暇的时间,要象牛犊嬉戏的时候要象婴儿,马驹! 拚杀冲锋的时候,要象角鹰一样突进! 攻击敌人的时候,要象雄鹰一样! 高兴的时候要象三岁牛犊一般欢快! 同敌人对阵的时候要象黄雀一样节节跃进, 饥饿的老虎一样,愤怒的鹫鸟一样! 在明亮的白昼要象雄狼一样深沉细心! 在黑暗的夜里,要象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这几日狂收拾以前的照片,发现以前去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金帐汗部落,里面有个成吉思汗的训词柱,训词写得相当不错,有哲理,这是经常对当时的蒙古将士的训词,昭示千军万马,有道理!这个训词揭示了成吉思汗武装将士头脑的“秘诀”他用他们熟悉的草原生活充实他们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勇敢、力量和必胜的信心 成吉思汗训词闲暇的时候,要像牛犊!嬉戏的时候,要像婴儿、马驹!攻击敌人的时候,要像雄鹰!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的牛犊一样欢快!同敌人对阵的时候,要像黄雀一样节节跃进,像饥饿的老虎一样, 像愤怒的鹰鹫一样!白天,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暗夜,像乌鸦一样有坚韧耐力!这对我们生活中是不是有什么启示呢。
当前位置:首页 -> 短篇频道 -> 【行走岁月】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社团推荐)【行走岁月】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社团推荐) 文 / 荷魂听月 到呼伦贝尔约会大草原,应该是所有人的梦想临行前,反复听着《我和草原有个约定》,那美妙的歌词已经融入我血液,变成我日夜的期盼:“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行驶的列车拉开了草原的晨幕,草原的太阳竟然升起的这样早!三点多钟,同伴就兴奋地挤在窗口,漫天的朝霞映照着一双双欣喜的眼睛,明澈的天空,辽远的碧绿混合着青草味儿扑面而来,草原的壮阔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梦想清晨的草原仿佛含羞的少女,晨雾如同她洁白的水袖舞动出轻灵的妩媚起伏的山脉在辉煌的彩霞里呈现出深沉的黛色霞光从粉红演变成绯红、火红,那深重的云慢慢扩散,变成浅淡的银灰、幻化成无穷的形态,随着红日喷薄而出,天空即刻湛蓝得如同梦幻我们穿行在无垠的草原,赞叹上苍赐予我们如此壮阔的美景这块土地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海拉尔,蒙语的含义是生长野韭菜的地方据说,野韭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牛羊生长的优质牧草,这里的牛羊得天独厚而膘肥体壮、奶香肉嫩这里还是号称世界保存最大的天然草原,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牧歌《呼伦贝尔大草原》引发了多少人神圣的向往。
同行的伙伴打着拍子,吟诵起古老的歌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早上七点多,我们踏上了海拉尔的土地,畅快地呼吸着清凉的空气,微风掠过,丝毫也没有盛夏的炎热导游自豪地介绍说,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市辖六市七旗,土地面积达 23.3 万平方公里,除了蒙古族、汉族还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海拉尔是呼伦贝尔行政公署所在地城区格外安静,很多建筑带着俄式建筑的特征:屋顶带尖,窗户带弯干干净净的市容迎接着八方来客街道两旁最多最豪华的建筑是酒店,可见旅游业已经成了这里的支柱产业我们还是喜欢城外的风光虽说海拔高度有 600 到 800 米,这里的感觉更像平原一望无际的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时而可见的牛羊如同散金碎玉撒落在碧绿的原野,低矮的村屋点染出了人间烟火,偶尔可见的蒙古包呼应着天上的云朵,诗意得无法诉说到达金帐汗部落的时候,大家一片惊呼:这就是我们梦中的草原啊!尽管明白这里的布局与表演属于旅游文化,但是,蓝天、白云、碧水、绿地,那么完美地集中在一起,这草原,这景色都是真实的,这是呼伦贝尔的腹地呵!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九曲连环地描画出一湾一湾的碧水,河畔是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部落的东南有彩色斑斓的经幡,下面是一个醒目的敖包。
早年听唱《敖包相会》那首情歌,曾经自以为是地把敖包当成了地名,后来才知道是鄂温克族牧民的萨满宗教祭祀活动,敖包是用石头垒成的圆堆,祭敖包为的是乞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我们所见的这个敖包显然是游客垒积而成的导游带着我们饮过迎客酒,然后就引导着我们用一条红绸带扎起一块石头,心中许下一个愿望,顺时针绕着敖包走三圈,再逆时针绕行三圈,到敖包的南面,将石块丢过去,说是会有神灵保佑实现心愿大家立刻虔诚起来,行走、许愿、丢石块,然后飞奔到草原上,河畔旁去追逐牛羊,去骑马扬鞭,去抒发由衷的快乐回首望,苍茫的天穹下那高大的敖包燃烧着火焰般的鲜红,那层层叠叠飘拂着的红丝带寄托着多少美好的心愿,这景象不由得又让人多出几许感动这片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曾是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秣马厉兵的疆场,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群雄纷争,成吉思汗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他的子孙号称金帐汗国,称雄 200 年之久景点的布局再现了当年成吉思汗的行帐风貌,蒙古包之间有战车、盔甲、了望台,帐外马声嘶鸣恍惚把时光拉回了金戈铁马的历史长河在一个大帐外,耸立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柱子,上面有蒙文和汉文刻着“成吉思汗 训词”,那训词不是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而是敦厚质朴的性情文字,他教导他的战士:“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的牛犊一样欢快;同敌人对阵要像黄雀一样节节跃进、像饥饿的老虎愤怒的鹰鹫……”当然,我无法考证这个训词的真伪,但它却足以表现出蒙古民族率真可爱、爱憎分明的性格。
我们的饮食与居住都在蒙古包中应该说这是有着蒙古包外型的现代化酒店,里面的餐台、床铺都是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只是缺水少电,卫生条件不尽人意晚餐是丰盛的鲜羊宴,烤羊脖子、手抓羊肉、羊肠羊肚,一应俱全,就着奶茶、饮着白酒,看着同伴大快朵颐听说,呼伦贝尔的羊因为食用了野韭菜祛除了体内的膻气,再加上蒙古人宰杀的技法独特,先一下子掐断羊的动脉,再立即开膛剥皮,只需一会儿功夫,那羊肉就下锅了,所以,羊肉的鲜嫩无与伦比只苦了我这种不食腥膻的人,一边忍受着扑面而来的味道,听食客大喊鲜美,一边强烈羡慕邻桌那道西红柿炒蛋,恨不能掠夺过来填进我饥饿的肠胃好在美景如画,夕阳下的草原又是一番韵味七点半多,草原染上了金黄,落霞簇拥着云朵渐行渐远,天空逐渐深邃而宁静高纬度的天空无疑是群星最好的家园篝火晚会的狂欢刚刚结束,天上的星星就热闹起来平日在城市里是看不到星星的,偶尔看到的几颗也病了一样的无精打采草原的夜空像被洗过的深蓝的水晶,璀璨的星星如同随意撒落的钻石我们仰着头,顺着北斗星去寻找银河,寻找大熊座、天后座……看着数不过来的星星,懊恼着自己天文知识的困乏偶尔有流星飞过,大家嬉闹着许愿,一直看花了眼睛,仰酸了脖子子夜,忽然听到一阵欢呼,原来是月亮出来了!从来没见过如此皎洁的月亮,三跳两跳就从云层里蹦出来,大概是嫉妒星星了吧,出来那么急切,那么耀眼,夜空顿时明亮起来,远处敖包上的经幡迎风飘摇。
像汤圆”、“像橄榄”、“像鹅蛋”、“像玉盘”,大家七嘴八舌,也不管粗俗,也不管幼稚,叫喊着自己的感觉,那月亮越来越大,越来越圆,悬在空中,仿佛触手可得,当真是“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晒月亮哟!”不知是谁高喊起来,月影下一簇簇的人群多了起来草原的夜空丝毫不比白天逊色,月光摇曳,群星多姿,激动的人们欢腾在不夜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诸部或最广大的世界,展开他们的历史活动鲜卑人如此,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也如此”(剪伯赞《内蒙访古》)绵长的边境线注定了呼伦贝尔草原沧桑的历史且不说古战场上的铁血往事,到近代这里依然是兵家必争的要塞,藏在树丛深处的日军碉堡、苏联红军纪念碑、中国劳工万人坑无处不在诉说着国衰民弱的惨痛1934 年,侵华日本关东军在海拉尔北山、敖包山、西山和东山等地,历时三年建筑了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事关东军抓来数万中国劳工,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劳工依然住在荒山中冰雪覆盖的木板房中,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可怜的劳工只能将水泥袋子套在身上,被山下的百姓称为“纸人”。
就是这样,工事建成后,为了保密,数千中国劳工全部被残忍地杀害,只有一人侥幸逃生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海拉尔要塞被内蒙古自治区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山要塞地下工事遗址前方,用被炸毁的日军碉堡残骸建成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碑身犹如身披盔甲的武士,顶部造型为一部厚重的大书,上面镌刻着两个血红的大字:“勿忘” !也许是上苍格外眷顾,这片广袤的领土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 306.7 亿吨占东北地区的一半;还有品位极高的石油、金、银、铜、铁、大理石、玛瑙、珍珠岩等等这些宝藏自然引起了人类的占有欲望近百年来,气候的恶化,人口压力和对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了草原沙化退化的恶果,肆虐的沙尘暴咆哮着向人类抗议,一些牧场超载过牧,已经是风吹草稀见沙丘我们的车辆穿行在草原上,不时见到碧绿的草原上掘起成片的沙土堆,那是正在开采的露天煤矿,还有一些吐着黑烟的烟囱,它们好似草原肌体上的疮痍,那么刺目,那么让人心疼!开往满洲里的公路正在修建,要想富,快修路草原上公路的升级意味着财富吗?看着堆积在草原上的泥沙,颠簸在日夜抢修的道路上,我忽然想起了流传在河西走廊上那首古老而哀怨的歌谣“失我阏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当绿洲变沙漠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伤痛!!沿途的牧场不时看到“退耕还草”的口号,一些村落田野有了樟子松的倩影,伊敏河畔的绿色煤电工程,这些显示出政府保护草原的政策初见成效但愿,多年以后,草原会天更蓝、草更绿我们在红花尔基看到了号称全国最大的 120 万公顷的樟子松基地,山光湖色,景色秀丽,四季常青的樟子松是草原固沙绿化的希望深受草原人崇拜的樟子松挺拔飘逸,高达 30 米碧草连天的呼伦贝尔虽然水草丰美,资源丰富,但却没有丰沃的土壤,薄薄的土质下是极易流动的泥沙,连生命力很强的杨树都无法生存樟子松却能傲然挺立在沙丘上,它用盘龙错节的根深深地扎进沙土的缝隙,一片连着一片,坚韧、顽强、向上,形成了草原独特的景观漫步森林公园,幽静的河甸开放着许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花,杂色儿,小巧、活泼,引得蝴蝶飞来飞去当蝴蝶伫立花间的时候,甲壳虫也凑趣似的挤进镜头,为我们的行程留下一串欢笑错过了那达慕盛会,想象着千里冰封的圣洁,依偎在草地上把更多的畅想留给梦痕短短的行程里,那看不够的蓝天,亲不够的碧草已经生根出深深的爱恋我会再来的再见,呼伦贝尔!再见,我永远的大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