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商业汇票资讯.doc
6页工商银行泰安分行营业部工商银行泰安分行营业部 积极营销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积极营销电子商业汇票业务2010 年 4 月 22 日 10 点 57 分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戴金勇 宋洪鹏关键词: 电子商业汇票 考核 工商银行 在中国工商银行作为首批成员机构成功加入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的同时,还在国内银行中率先推出了企业网银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正式向广大企业客户提供通过企业网上银行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服务泰安工行营业部多次对电子汇票营销工作进行动员,并采取量化指标、重点营销等办法,实现此项业务的营销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进一步稳固了工行在金融电子化改革进程中的同业领先地位一、加强营销组织,抢占市场先机随着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正式运行该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关于大力推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营销工作的相关要求,成立了公司业务分管领导总负责、公司客户经理为成员的电子商业汇票营销小组,确保营销工作组织有力、反应迅速、服务到位,力争在第一时间占得市场先机二、找准目标客户,重点开展大客户的营销工作营业部立足自身对公结算业务优势,采取捆绑营销等多种手段,深入挖掘企业网银存量客户、信贷业务存量客户。
同时,针对大企业向心力强的特点,紧紧抓住大客户和大项目这个枢纽,积极拓展条件成熟的上、下游企业客户,扩大我部的电子商业票据客户群体三、抓好业务培训,切实深化业务学习工作营业部根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全辖进行了此项业务的再培训工作促使营销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产品特点、工行优势、受理条件、业务办理流程和风险控制机制,全面提高营销人员新型业务营销水平,同时,组织专人上门为目标客户进行现场演示和业务推介,加深客户对我行网络系统,操作流程及技术保障等方面的了解,加强客户对我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四、完善考核机制,制定相关考核激励措施营业部将根据电子商业汇票协议数、电子商业汇票使用户数、电子商业汇票承兑额和同业占比、电子商业汇票贴现额和同业占比等具体指标发展情况,逐步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将电子商业汇票的营销业绩和营销团队的收入挂钩,提高电子商业汇票产品营销奖励标准,切实调动起营销电子商业汇票产品的积极性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推广瓶颈及对策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推广瓶颈及对策2012-05-24 13:59:54 来源: 银行家(北京) 有 5 人参与 看新闻 (0)—以宁波地区为例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简称“电子商票” )全国性推广已近两年,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效果,对提高支付结算效率、防范结算风险、发展商业票据业务和促进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银行和企业认识到电子商票的优势和好处,并尝试使用,电子商票的业务量逐步增长,但是,与市场预期相比,电子商票的推广并不顺利,电子商票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票据流通性受限、系统操作复杂、银企双方业务办理主动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和困难现以宁波地区为例,对制约电子商票业务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宁波市电子商票业务发展现状宁波市电子商票业务发展现状为推动宁波地区电子商票业务发展,便利企业支付结算和融资活动,充分发挥电子商票对电子商务等经济的促进作用,2011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印发宁波市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 ,要求各家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拓展电子商票业务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各商业银行开通电子商票业务的机构数占比已达 96.2%,但电子商票业务并无显著增长,截至 2011 年底,宁波市电子商票签约客户数达到 5248 户,仅占企业客户总数的 1.23%,占企业网银客户数的 3.22%,实际的电子商票业务量仅占票据业务总量的 0.35%,电子商票签发金额占票据总金额的 1.86%,占比较低截至 2011 年底,宁波市 33 家商业银行中共有 30 家银行开通了电子商票业务,涉及营业机构 943 个,占对公银行机构的 96.2%。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 4 家,股份制及地方性商业银行 26 家,未开通的 3 家银行为邮政储蓄银行和 2 家外资银行具体情况如下:在电子商票业务客户签约方面,19 家股份制及地方性商业银行客户签约数占总签约客户数量的 76.23%,其中,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省联社宁波办 5家银行签约客户占比 67.7%;4 家国有商业银行仅占 23.1%;有 6 家银行客户签约量在个位数,1 家银行的签约量为 0在电子商业票承兑业务方面,2011 年累计发生承兑业务 1581 笔,17 家股份制及地方性银行业务笔数占总电子商票业务笔数的 79.4%,其中:中信银行、宁波银行两家机构占比达到 44.7%,4 家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占比 16.4%,有 5 家银行未发生电子商票承兑业务在电子商票贴现业务方面,2011 年累计发生电子商票贴现业务 1059 笔,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 4 家国有银行业务笔数占比达到 67.8%,17 家商业银行及地方性银行机构占比32.2%,有 9 家银行未发生电子商票贴现业务综上分析,现阶段宁波地区电子商票业务量占票据业务总量比重偏低,且由于推动力度、配套措施等诸多因素,各银行机构电子商票业务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电子商票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总体而言,宁波地区电子商票业务营业机构开通率已达到 96.2%,为电子商票业务在宁波地区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电子商票业务发展的因素分析影响电子商票业务发展的因素分析电子商票作为一种新的票据形式,银行的新业务和新产品,现阶段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电子商票的流通性受限电子商票的流通性受限流通性是票据业务最重要的特性,与纸质票据靠人来流通相比,电子商票的特征决定了它只能以电子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流通,而目前电子商票的流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银行主体受限在商业银行电子商票业务具体办理中,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实现内部电子商票系统与人行电子商票系统(即 ECDS)的数据对接;二是商业银行必须有完善的企业网上银行现阶段,一方面由于各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或内部电子商票系统开发设计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由于 ECDS 操作功能和业务办理流程不尽完善影响了电子商票的流通性;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经济不发达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因自身科技实力和资源有限,在电子银行系统开发建设方面较为滞后,尚未加入电子商票系统因银行主体未全面参与电子商票系统,进一步影响了电子商票业务的流通性。
企业主体受限基于电子商票系统所限,企业办理电子商票业务首先必须开通网上银行,其次要进行电子商票签约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开户行(多为地方性城市或农村商业银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企业网上银行和电子商票业务开通率低,极大地影响了电子商票业务的流通2011 年末,在宁波人行的大力推动下,宁波市对公客户网银签约率达到为38.2%,但电子商票签约客户数仅占企业网银客户数的 3.22%,占企业客户总数的1.23%,这极大地影响了电子商票的流通贴现(转贴现)主体受限电子商票的流通除了银行、企业基本主体外,其贴现、转贴现等还受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 、地方性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的影响在纸质商业汇票的贴现(转贴现)业务中,财务公司、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等均为贴现(转贴现)业务的主体,在票据业务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由于上述机构多数未开通电子商票业务,进一步限制了电子商票的流通尤其是对于包括财务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受其机构特殊性限制,无法成为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不能实现电子商票线上清算,也进一步影响了电子商票业务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拓展目前在宁波地区,尚无一家财务公司加入电子商票系统。
电子商票业务操作存在难度电子商票业务操作存在难度电子商票业务操作相对复杂,进一步影响业务的推广基于电子商票系统架构所限,企业办理电子商票业务必须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与转账支付、代发工资等一般网上银行产品相比,电子商票业务涉及的环节众多,链条更长(签发、承兑、贴现、转贴、再贴现等) ,操作更为复杂企业网上银行界面的设计是否合理,客户端、银行端电子商票系统操作是否简便,问题提示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客户乃至银行业务人员办理电子商票业务的使用感受实际业务中,由于各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设计差异较大,电子商票业务系统又处于上线初期,客户在实际使用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业务操作提示,进一步增加了客户办理电子商票业务的难度银企双方业务办理的积极性不高银企双方业务办理的积极性不高商业银行办理业务的积极性不足宁波市虽有 30 家商业银行开通了电子商票业务,年度业务量在 10 笔以上的仅 16 家机构,有 14 家机构发生很少甚至没有办理过 1 笔电子商票业务在对本地多家商业银行的调研中发现,虽然各家银行都成立了电子商票管理部门,但其业务管理人员对电子商票的理解多数仅停留在理论和制度层面,而作为新产品推广的主力军——客户经理,普遍不了解电子商票,对电子商票的功能、推广要点等认识不清,难以承担向客户拓展电子商票业务的职责。
同时,从人民银行到部分商业银行对电子商票业务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单纯把电子商票作为一种结算手段,而非融资工具,将推广职责放在支付结算部门,没有配套的融资措施,这也极大地影响了电子商票的推广效果客户对电子商票业务的认知度差由于电子商票尚处于推广初期,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普遍对电子商票不清楚,对其便利、快速、高效等特征不了解,企业高管、财务主管对电子商票的安全性、易用性和流通性还存在较多顾虑一是对于电子商票的安全性表示怀疑,由于电子商票的业务实现方式是通过企业网上银行操作,部分企业对没有实体介质的电子商票安全性存有疑虑;二是对应电子商票的流通性缺乏信心,纸质商票已使用多年,交易流通渠道和贴现融资渠道均已成熟,但是,现阶段电子商票接收度较低,加之银行机构电子商票贴现、转贴现因规模等原因,其积极性也不高;三是担心电子商票操作困难,由于电子商票多数操作处理均在客户端,由客户独立操作完成,企业担心不能快速掌握其业务操作,进一步影响了电子商票业务使用的积极性电子商票安全性不容忽视电子商票安全性不容忽视新型电子产品的技术安全性影响业务推广电子商票是新型的无纸化的支付结算工具,它是流转于电子商票系统内的数据电文,因此随着电子商票的使用,票据的真伪、保管、传递、诈骗等原有票据市场常见的风险将不复存在。
但是,电子商票面临的信息技术安全风险问题依然值得关注,比如说数据文件丢失、系统运行瘫痪、网络遭遇攻击,各种病毒入侵等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债权债务的灭失并波及企业外部交易对象尤其是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多次发生的系统宕机事件及网银诈骗事件等也进一步加深了客户对电子产品安全性的质疑因此,与网上银行等电子产品推广初期所遇到的困难类似,企业对没有实体介质的电子商票的安全性存有较大疑虑推动电子商票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电子商票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加快推进电子商票业务的发展和普及,突破现阶段的制约瓶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多管齐下,提升电子商票业务的流通性多管齐下,提升电子商票业务的流通性人民银行方面,要加强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商业银行参与电子商票业务一是推进商业银行电子商票系统建设,加快商业银行加入电子商票系统的审批,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电子商票业务机构开通率,尤其是农村银行机构,力争达到 100%的目标,打破电子商票流通中银行主体受限的瓶颈二是畅通电子商票贴现渠道,在再贴现政策上给予电子商票优惠,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办理电子贴现和转贴现业务三是改善电子商票流通环境,牵头组建电子商票企业名录,方便企业了解已开通电子商票业务的其他企业及相关信息,减少沟通障碍,提高票据流动性。
四是加快推进研究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接入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的可行性,实现非银行金融机构电子商票的线上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