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寄畅园解说词.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76821292
  • 上传时间:2022-04-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4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寄畅园解说词寄畅园别称秦园,位于无锡城西秀美的锡惠山麓,占地14.85亩,为宋代词人秦观的后裔秦金创立于明正德年间(约1520年),后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著名的 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同时也是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 重点文物护单位它以巧妙的借景、神秘的引泉、精美的 理水、自然的叠山等高超的造园法,创造出自然和谐、灵动 飞扬的山林野趣,寄托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人生哲学思考02各景点介绍【凤谷行窝】 穿过门厅,眼前看到的是“凤谷行窝〃大厅三门敞厅正中悬挂百岁老人朱配瞻手书的〃风谷行窝〃匾 额,厅前柱子上挂着无锡金石家高石农篆书翁同嘛的楹联: 〃杂树垂荫,云淡烟轻;风泽清畅畅,气爽节和〃凤谷行窝 是寄畅园最早的名,它讲述了这座著名园林开创时的故事明代正德年间,即1506年稍后一些时间,秦观第十七代 后裔秦金,购置惠山寺建于元代的僧舍〃讴寓房〃,用来修建 他的别墅园林秦金,号凤山,而园子又建在惠山的山谷里, 因此〃凤谷〃包含人名、地名两层意思;行窝区别于皇帝 的行宫,也说明这座别墅还处于草创阶段,以山林野趣为 主把它们连起来理解,所谓“凤谷行窝〃就是凤山先生建 在惠山山谷中富有野趣的别墅园林。

      这座园子到了明万历年间,传到了第三代园主秦耀手 中秦耀是明代著名宰相张居正的得意门生,后来又担任巡 抚湖广的重要职位,但在万历十九年即1591年,因开仓赈济 灾民而蒙受不白之冤,被革职回籍此后便寄情山水,以吐心 中块垒他用好几年时间对园子进行改造,于万历二十七年 (1599年)竣工,得二十景,逐景赋诗;并取"书圣〃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把园子改名〃寄畅园〃,一直沿用至今清初,秦耀的曾孙秦德藻,又聘请著名画家兼造园家松 江人张涟和他的侄儿张金式,对寄畅园重作规划,进行改造,使 园内景致更加完美,一时名噪大江北分别六次下江南的康 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各自七次到寄畅园游览请大家看边 院墙上的两块石匾,右边是康熙题写的〃山色溪光〃,概括园 内景色;左边是乾隆题写的〃玉戛金板〃,赞美园内八音 涧的美妙泉声特别是乾隆皇帝,他在1751年首次南巡 时,在往返途中,两度去寄畅园游览,〃喜其幽致,携图以归〃, 在北京万寿山东北麓,仿建了 〃惠山园〃,后改名〃谐趣园〃 这里应该向各位游客说明的是,在清咸丰十年即1860年, 寄畅园被太平军和清军在惠山激战的兵火焚毁;同年,谐 趣园所在的清漪园和圆明园等,被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烧 毁。

      直到光绪年间,寄畅园由秦氏家族作局部恢复和整修; 北京的清漪园由慈禧太后重建并改名〃颐和园〃,它的园 中之园〃谐趣园〃也同时得到恢复今天,这两个命运相同 的名园,南北共存,互相对照,都是在中国园林艺术殿堂中占 有一席之地的瑰宝秉礼堂】穿过凤谷行窝左边的〃碍月”门洞,眼前看到的 是一组苏式小庭院,院子南面的建筑是〃秉礼堂〃这组庭 院,面积不到1亩,却有整洁精雅的厅堂、碑廊,又有自然得 体的水池、花木和太湖石峰,通过园景的分隔,来到达〃小中 见大〃的效果〃秉礼堂〃不仅是造园艺术的高超表达,又 是寄畅园沧桑变化的一个缩影清雍正年间,秦德藻的长孙 秦道然受宫廷斗争的株连,被捕入狱,寄畅园也同时被没收 入官,随即划出西南角建无锡县〃贞节祠〃这秉礼堂就是 当年贞节祠的一局部,请看卷棚两侧的〃冰清〃、〃玉洁〃 砖额,就是贞节祠留下的遗迹直到乾隆元年(1736年),秦 道然第三子秦蕙田赴京赶考,高中进土一甲第三,并且点翰 林,入直南书房,留在皇帝身边工作第二年,80岁的秦道然 在无锡监狱身患重病,秦蕙田痛上《陈情表》,乾隆方才下令 赦免释放秦道然,并将寄畅园发还秦家1952年,寄畅园 由秦氏家族献给国家,1954年,又把秉礼堂这组庭院重新纳 入寄畅园范围。

      含贞斋】从北面出小院,坐西朝东的三门古屋,是〃含贞 斋〃,这里原是明代园主秦耀读书处,这位官场失意的园主喜 欢吟咏〃盘桓抚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我贞〃 的诗句,因此斋名也就叫作〃含贞斋"清代,这里改作〃宸 翰堂〃,用来珍藏康熙、乾隆赐给秦家的御书墨宝宸翰 堂在1860年被烧毁,现建筑是1934年重建的八音涧】从案墩假山西入口进入的是〃八音涧〃此涧 用黄石堆砌而成,上面古树苍翠,下面清泉流淌,涧水引自 〃二泉〃水,人行其中如行幽谷中八音涧将引泉、听泉、 掇石、藏景等众多造园手法融为一体,显得沉着不迫,挥洒自 如二泉的伏流,从西墙根引入涧端后,便化为上下三叠,于 是无声的泉水就开始变为有声的涧流,创造出"非必丝与 竹,山水有清音〃的境界八音涧的涧名石为清末举人许国 凤书题其命名是说它好似用〃金、石、丝、竹、匏、土、 革、木〃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合奏出〃高山流水〃的天然 乐章八音涧的掇石艺术,堪称中国古典园林中黄石假山的 佳作往前行,在〃山重水复疑无路〃处,忽折而别开一径, 更窄、更曲、更幽,等走出洞窟似的涧口,豁然开朗,嘉树堂 前、锦汇漪畔,〃柳暗花明又一村〃嘉树堂】嘉树堂是寄畅园最北面的一座建筑,原是秦家的 "双孝祠〃。

      1993年全面翻修,恢复明代硬山式建筑风格 站在堂前眺望,南面秀丽的锡山,山顶的龙光塔和园中的知 鱼槛、郁盘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 〃山地塔影〃的奇妙景 象这是寄畅园小中见大建园风格的表达知鱼槛】这一伸入水中的方亭,名叫〃知鱼槛”它三面 环水,是当年秦耀改建寄畅园时建造的建成以后园主人常 常在此凭槛观鱼,怡然自得亭中的匾额是张辛稼所书,中间 悬挂着吴永康画的《观鱼图》其临水处的坐身栏板上置 美人靠,游人可以舒服地坐倚于此,欣赏锦汇漪中那快乐的 游鱼,这也点明了 〃知鱼槛〃名字的出典在《庄子・秋水》 篇中,记载了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一段有趣的哲学 对话一一庄子说:〃水中那沉着游着的鱼,是鱼的快乐〃惠 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道:〃你 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今天,这对话的 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悬挂在知鱼槛的粉壁上这段对话, 反映出园主人天人合一的齐物论思想:人与万事万物是相 通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融这对于中年被罢官的秦耀来 说是引用〃知鱼〃这一典故以山水之乐来填补官场失意, 寄托而畅心,到达人鱼同乐的境界知鱼槛还是游人透过锦汇漪水面,欣赏案墩假山与惠 山〃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独擅〃借景〃的理想视角,所谓 〃借景有因,触情俱是〃。

      寄畅园的案墩假山是按园外惠山 余脉来堆叠的,它作为中间介质,既丰富了山的层次,又是将 惠山联系入园的过渡点但假山最高处不过4.5米,置于 300多米高的真山之前,不觉孤立矮小,为什么?这是因为从 知鱼槛眺望,正好使假山与真山自然错落,浑然一体,到达了 山在园中,园在山中的最正确艺术效果郁盘亭】沿长廊向北,看到的是一座六角小亭,亭名“郁 盘〃,取自王维《辆川园记》中〃岩岫盘郁,云水飞动〃之句, 意指对面假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亭中青石圆台和石鼓凳 是明代遗留下来的秦氏旧物卧云堂】长廊的尽头,有一座典雅的厅堂叫"卧云堂〃 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592-1599),1860年 毁于战火,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1999年至2000年重建的 作为寄畅园主建筑的〃卧云堂〃,当年是康熙皇帝、乾隆皇 帝游览寄畅园时接驾的地方1684年冬季,康熙皇帝第一 次到寄畅园,对卧云堂前一棵常青常荣的大香樟树很感兴 趣,详细询问了这棵树的情况【美人石】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向东走,在快到尽头的高墙 前,这座3米多高的湖石,倚墙而立,像窈窕淑女,在方池前以 水为镜,梳理发妆所以人们都叫它"美人石〃石前这个 长方形的池塘,叫〃镜池〃。

      游客欣赏〃美人石〃 一定要站 在方池的西南角,少女楚楚动人的神态才能惟妙惟肖地展 现在你的面前石前的御碑亭里有乾隆的御笔乾隆来此 游览时,认为此石巍然昂首,有大丈夫气魄,将它改名为〃介 如峰〃园主人为此特意把乾隆的题字和题诗刻成石碑凌虚阁】凌虚阁在明万历年间始建的时候,是三层高阁, 所以用凌虚来形容其高妙清初期改两层,现在大家所看到 的是按清乾隆皇帝南巡的样子进行复建的登上凌虚阁,当 时视线可以透过〃惠山浜〃,看到几里路前面水中央的"黄 埠墩〃,俯视那么是繁荣的惠山街景,所谓〃陆览彩舆,水瞰画 收〃o。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