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育人工作经验提炼-哈六中代奇.doc
3页摘要】 知行合一 以心灵赢得沟通 以情感赢得信任顺应时代 打拼未来 秉承自然 激发灵感班级分组管理 成绩分差统计 思想班会统一 痛并快乐着~~~~~~~~~~~~~~春风化雨,蜕茧成蝶 ---------记“九班那些事儿”【前言】在《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里有很长的篇幅讲到了王守仁的思想——知行合一,这一著名的心学主张得到我国一名教育家的大力推崇,并由此为自己取名—— 陶行知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中,我也深刻的体会到,做学生的心理工作一定要以心灵赢得沟通,以情感赢得信任,以期达到春风化雨,蜕茧成蝶的境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因此,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激起情感的共鸣现在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需要心理的关爱和情感的交融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班主任“不仅仅是文化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做“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还要兼职成为“排忧,沟通,解难”的心理医生。
我们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的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应时代,打拼未来, 秉承自然,激发灵感一﹑利用学生爱面子的心理特点,班级实施分组管理《学会生存》一书中曾说过,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教师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班主任要作班级活动的倡导者,而不是组织者;要对学生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亲临指导作为学生的心理指导者,我们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把握尽可能多的机会,让班级的建设顺其自然,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我一直很欣赏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他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提倡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九班是个高二才组建的文科班,全是在籍,人数众多,而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可谓八方来客,各有各道为防后患,我提早下手,在班级组建前就向他们原来的班主任打听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防微杜渐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整个班集体需做长远规划,要让他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于是,在刚开学分座位的时候,我采用了一个人性化的方式,因为学生是从八个理科班分过来的,我就让他们以原来班级为单位分成八组,有的人数不均,我再个别的进行细微调整。
分座当天学生就懵了,有几个负责人来找我提建议,说这样不利于同学熟悉,不能增进班级团结我当时的回答让他们很惊讶,不过后来确实证明了我的策略是正确的我告诉他们,没有百花争艳,就不会有美好的春天班级的团结并不是形式,而是一种精神只有通过分组激励竞争,才能达到全班高度统一因为当时我对这个集体还有太多的不熟悉,我心里也没底况且文科只有一个班,缺少班级间的竞争势必会降低斗志因此,我就利用学生爱面子的心理特点, 制造条件让他们去比,去拼,去竞争,让班级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向上的风气,从而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自主管理为了尽早达到这个目的,我引导学生在各项活动里尽可能多的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小组竞争的机会,增强大家的小组意识,并适当的给与奖励班级的各项活动采取评比量分制度,组内同学荣辱与共俗话说,脸是自己的,面子是别人给的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死要面子,大家都不想给自己的组拖后腿,不光是学习积极,在各项活动中也都全力以赴后来,同学们还根据自己组的特点给小组起了富有个性的名字,像霹雳贝贝组,必胜客组,全线突破组,咸鱼翻身组,梦八精英组,动感超人组,大家还能定期召开组会,组长领着大家分析得失,批评教育那些因为迟到,自习说话,课间喧哗等违反纪律而扣分的同学。
我又因势利导,特意制造气氛,在一些同学犯错误的时候,有意不找他本人,单单把组长找来让他告诫犯错误的同学这样一来还省的自己处理,更不必担心会一时冲动犯了体罚的错误此外,像学校组织的间操,运动会、拔河比赛、英语周等活动都为小组比拼创造了有利时机,同学为了给自己组多加分都踊跃报名,这样一来,原本苦于找不到学生参加的活动竟也成了抢手货,体委为了解决谁上铅球项目的争执,特意向体育组借来铅球在中午休息时比拼了一下,这样的组内竞争换来了班级运动会总分第一的成绩,很大程度的鼓舞了班级势气不但是文体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后,我们把各组的成绩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分进行评比,然后按照大家一致通过的规则计分这样一来大大的鼓舞成绩优异的同学,同时也逼迫成绩比较低的学生不得不为了小组的面子奋起直追另外,我为了解决学生不爱写作文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每周一次的“倾城佳作”评比活动,每期都由上期的获胜组负责为下期作文出题,并担任下期评委,还以获胜组名字命名为“××组杯”,例如,第一期获胜组是“必胜客”组,我们就把这期取名为“必胜客”杯佳作评比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讲评作文的能力,还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经过半学期的磨合,同学们的学习内在动力渐渐地被调动起来,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并且踊跃参加各项活动,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在这样不断的比拼下越来越融洽,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大大增强,班级不但没有分裂,还在几个优秀小组的影响下积极的向着我设定的目标前进。
(具体分差设计详见附表1)二﹑抓住学生青春期不稳定性的弱点,适时进行班会活动统一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总是用老一套的方法去做思想工作,时间长了学生要厌烦,《孙子兵法》中提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规工作和方法不可缺少,大量现有的规章制度、常规固定的做法都是“以正合”,这是能够做好的但是,要想使工作达到好的效果,就不能受旧有思维的限制,要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方法 “以奇胜”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学生工作虽然不需要使用阴谋诡计,但是如果经常能使用一些“奇招”,往往能收到“奇效”我们可以想出不一样的方法,适时的进行一些学生活动,必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旧的道理用新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1)“喜迎高三” 杯羽毛球比赛——在体育比赛的放松中释放压力 在2009年高考刚刚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出现高三前的恐惧症,心情焦躁不安,学生对高三生活即憧憬又担忧,彷徨不定,学习状态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尽可能多的在课间进入班级,一边观察情况,一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我几天的观察发现,学生课间很喜欢到操场打羽毛球,而且有几次因为打球还迟到这次我对回来晚的学生没有过多批评,还半开玩笑的问他们是不是还没打尽兴啊,有些学生对我的这种宽大处理还将信将疑。
回到办公室后,我突发灵感,何不就此机会举行一次羽毛球比赛,给大家好好放松一下当我在班级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我又因势利导的进行了高三动员,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教育过后,我提议将这次比赛定为“喜迎高三”杯羽毛球比赛,学生都很兴奋,一扫平日萎靡不振的状态因为有了这么一次大家求之不得的体活,听我的高三动员讲话时也格外的认真和信服后来还邀请了阮校长﹑王主任﹑李主任及各科老师,组成了教师队与学生一起比赛,有了领导的关怀和老师们的热情,让学生备受鼓舞,大家热情高涨,酣畅淋漓,痛快的释放了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这次活动在体育组和政教处的大力支持下非常成功活动结束后,还有同学和我提议以后再举行“喜迎一模”杯,“喜迎二模”杯以及“喜迎高考”杯的比赛呢 (2)“蜕去烦恼,化茧成蝶”心理释放型主题班会——在娱乐游戏的快乐里感受轻松在进入高三前期,同学们一时不能适应高三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加上又是文科班,女同学较多,于是班级频频出现个别学生爆发心理问题的现象我赶紧求助心理老师,在她那里查看我们班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向学校汇报情况在阮校长的指点下,我们决定举办一次让学生心理释放型的主题班会,并在赵丽伟老师的指导下成功举行,当时还邀请了科任老师以及同学年的很多班主任老师参加,这次班会不仅使学生心理得到调节,还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
班会具体设计详见附表2)(3)“翱翔高三”家长讲座活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学会感恩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无意间发现班级有位孩子的母亲在哈工程大学从事学生心理工作,而且颇有名气,于是,我打和她商量能否在距高考100天的时候来给我们班级的学生做一次讲座,从家长的角度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指导她欣然接受邀请,在里我还了解到她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素手无策,她说在学校可以教育人家的孩子,可就是管不了自己的女儿,这孩子就听班任的,在家总爱提“代老板”(学生对我的昵称)说应该这样,说不应该那样和这位家长交流后,我深刻体会到班任对学生心理指导的重要性,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后来,这次活动不但在我们班级很成功,而且这位家长还被推荐到学年,在高三百天誓师大会上代表学生家长作了精彩的发言,也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和文体活动,对学生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师生情感也得到升华,使得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理解差生自卑心理,考试成绩进行“分差”统计高中生的心理指导工作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科学指导与训练,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教会学生科学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避免由于自卑而造成的放弃。
成绩对于学生﹑家长以及我们都非常看重,成绩的比较自然就会在班级形成一个新的群体——后进生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我感觉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情况不是变得更糟就是胜利只要我们抱着这样一种思想,就会让我们感到前途并不渺茫,这样就有可能一点一点地转化学生我们不能让学生一夜之间由老母鸡变凤凰,若是急功近利,缺乏耐心,反而用力过猛,弄得学生很讨厌老师,结果彼此都很痛苦其实,大多数学生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天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进学校时,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都是积极向上准备做个好学生只是后来他们中的一些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转入了后进生的行列,如今我们也无法去追究什么家庭﹑社会的原因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有了这样的平和心态,我们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就会进入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这两年我一直带文科班,对后进生深有感触文科班不正常的学生多,正常的学生事儿又多一般来讲,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好不到哪去可是面对现实,为了重点率,不到高考结束哪个也不敢放啊,就是“死马也得当成活马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和我的科任老师们达成一致意见:不打击,不刺激;不抛弃,不放弃我想多一些鼓励赞扬还是没有坏处的。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尽可能减少对后进生的打击刺激,留给他们一点儿提高空间,我从班级组建不久就开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评价方式,告诉学生名次是“相对的”,即使倒数第一也没关系,我们只看自己“绝对的”进步于是,我制定了一套特别的成绩统计方法,就是不给学生排名次,只告诉他们班级的平均分,让大家计算自己每科成绩和平均分的“分差”,每次考试看看自己的每科“分差”变化情况,即使某个学生几次考试都是班级倒数第一,只要他的“分差”在不断的进步,那他的发展趋势还是好的于是,在我们班第一次月考中,我正式和同学们公布了这种统计方法,当大家知道我并不是用名次来衡量成绩,而是用这样纯理性与超人性结合的计算方式时,同学们给我报以了热烈的掌声,还有几个调皮男生和我半开玩笑的说,老师快让去申请个专利吧成绩分差统计图示详见附表2) 【结束语】九班那些事儿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我和科任老师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尽管他们的脑袋很笨,成绩很差,可在这近两年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彼此痛并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