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学案(1).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7327266
  • 上传时间:2021-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部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考点: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夏商西周的更替;分封制;司母戊鼎 政治一.夏:BC2070年, 禹建立, 定都阳城; 重要君主:启,桀(暴君). 亡于:BC1600年1.夏建立的意义: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2.世袭制: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开始于启继承父位;意义: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国家机器:政府机构,军队,监狱,刑法.实质:国家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二.商:BC1600年, 汤建立, 定都亳;重要君主:盘庚,纣(暴君). 亡于:BC1046年1.盘庚迁殷:原因:水患,政治动乱.意义:商迅速发展,其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的大国.2.牧野之战:BC1046年武王伐纣攻入商都,商朝灭亡.三.西周:BC1046年, 武王建立. 定都镐京或镐;重要君主:周文王. 亡于(犬戎):BC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1. 分封制: ①目的:为了巩固统治②内容:a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b.在被分封地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c.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扩大和加强了统治,使其成为强盛的国家;但后期造成诸侯国分裂割据.-----P23下面2.等级制度: ①原因:随分封制的产生而产生②内容:P24“金字塔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前四个是统治阶级;后二个是被统治阶级)3.国人暴动:BC841年平民不满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暴动,周厉王被赶走.(道路以目.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国人----平民.经济1.农业:夏商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五谷已齐备,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手工业:①青铜铸造业:a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末b.夏朝增多c.商朝灿烂d .种类更加丰富特点:规模大,工艺精,品种多 商朝时期(灿烂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作品: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中原) ;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成都平原)②夏商西周时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发达.3.夏、商、西周时期,用奴隶做祭祀和殉葬品,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第二部分随生产力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东周(BC770---BC221) 时代特征:诸侯混战割据的纷争 考点: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都江堰; 商鞅变法一.春秋:BC770年—BC476年. (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实质:土地,人口)1.齐桓公(齐国): ①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a发展生产;b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c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②葵丘会盟确立霸权③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2.晋文公(晋国):①晋文公改革:a整顿内政;b发展生产;c训练军队②晋楚的城濮之战晋大胜确立霸权.3.楚庄王(楚国):邲之战战胜晋国确立霸权.二. 战国:BC475年---BC221年.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1.三家分晋(韩赵魏):田氏代齐----------标志战国的开始.2.重大战役:①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庞涓)vs齐(孙膑); ②长平之战(BC260)----赵(赵括)vs秦(白起)这一时期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意义: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3.商鞅变法: ①背景:随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私田的出现,奴隶主变成地主,奴隶变成农民,主仆关系变成租佃关系.(a.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扩大于战国,西汉时普及;b.牛耕:出现于春秋末,推广于战国,意义:农业史的一次革命;c.都江堰:战国时期蜀守李冰建于岷江上为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生产力发展②目的: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③主持者:商鞅;④支持者:秦孝公;⑤时间:BC356年.⑥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耕;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奖战;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⑦作用:加强中央集权,使秦成为富国强兵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4.封建制的确立:各国纷纷变法,地主阶级统治取代奴隶主阶级统治;社会主要矛盾: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5.大变革时代和封建制的确立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三.春秋战国混战纷争的影响:①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弊).②形成了较大疆域的国家孕育着祖国的统一.③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利)练习:一.选择题:1.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的启示是 ( )A、只有实行“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B、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构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C、只有实行王位的“世袭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让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汤战胜桀3.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4. 西周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当时的“国人”指的是 ( )A.奴隶 B.农民 C.工匠 D.平民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 交纳贡品 ②交纳田租 ③派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 A.①②③④ B.② C.②③ D. ①③④6.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巩固商朝的旧地C.巩固政权有效地统治国家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7.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以改革加强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B顺应时代发展要求C.得到国王秦孝公支持 D得到广大人民支持9.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农业化肥的使用 C.都江堰的兴修 D.铁农具广泛使用10.下列内容中,直接扩大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是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以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12.商朝前期多次迁都的原因是 ①政治动乱 ②水患 ③犬戎族的威胁 ④周部落的威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二.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 在_____年建立的______朝,都城在____。

      它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2、汤于_____年推翻夏王_____的统治,建立商朝,定都_____;商朝建立后,多次迁都,_____年商王 把都城迁到______此后统治才稳定下来3、公元前1046年,______率军伐纣,打败纣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史称西周_____年, _____把都城迁到____,史称东周4、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争夺_____ 、_______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争霸战争,最先争霸的是_______,他在______中确立起自己的霸主地位5、战国时期,各国兴修的水利工程以秦国______ 主持修建的______最著名,它是一项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长期受益,成为富饶“_________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意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请回答:(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商鞅是怎样实现这一理论的?材料二是怎样评价这一历史事件的?四,找一找;(标明页码和某页的具体位置)1.书中找出反应分封制的图;和等级制的图2.书中找出郡县制的图.3.书中找出战国形势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