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石潭记》教学重难点及分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zussh****1496
  • 文档编号:272375655
  • 上传时间:2022-04-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石潭记》教学重难点分析  《小石潭记》教学重难点分析  《小石潭记》这篇简淡精练的游记中,便包涵着多少细密浓郁、丰富优美的诗味下面是课文教学重难点分析,以供参考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作司马时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等六篇合为“永州八记”柳宗元因政治上的失意,只得寄情山水,或写自己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坦露自己的傲世情怀或写自然环境的幽静,表达自己凄清的情感境界可以说,“永州八记”中的山山水水都融入了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是作者感情融入自然山水的另一种抒发对于《小石潭记》主题的理解只要在课堂上稍加提示,学生即可心知肚明,但这篇课文的难点在哪里,如果教师点拨不到位,学生恐怕就很难理解与把握  笔者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就在第三自然段理由有三:  其一是“记”的前两段写了作者听潭水如佩环之声,见游鱼翕忽之状的怡然之乐;第四段则写了作者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寂之忧,这从“乐”到“忧”的情感变化过渡与转折就在这第三段上  其二是作乾贬官永州后,更集中精力于文学创作,写成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着名的“论文八书”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作者明确地提出“文者以名道”的文学主张,并说“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并且还专门讲了自己为文时不敢有丝毫的“轻心”,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更是字斟句酌,“激而发之,固而存之”,务求达到“文道合一,文以明道”的境界。

      因此这一段绝不应该看作是可有可无的文字  其三是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明写潭源,却暗抒自己见潭源之情;“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明着是写潭源的弯曲,暗则指作者自己的政治命运就像这潭源之径般的曲折再看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实写潭源两侧之势,却又暗指当时的政治斗争实如潭源岸势──犬牙差互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潭源之水的“忽明忽暗”,潭源岸势的“犬牙差互”是有寓意的`;由此,作者从“乐”到“忧”的情感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心雕龙》有云:“夫缀文者情动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其幽必显这应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我们把握新课标人文性的一个尺度我们既不应该抛开作者的本意与情感随意增加一结妄臆,也不应该让含意丰富的文章的人文底蕴流失披文人情,沿波讨源,”也正是我们解读古代精美文章的关键所在  《小石潭记》问题研究  1、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