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ppt课件1.ppt
74页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赏析 这首诗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 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 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写得平淡自然 是陶诗艺术风格的代表作 本诗开篇抒怀 直露心迹 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进行了反思 对自己弃官归田的原因作了交代 官场在诗人看来就像 尘网 在那里他像 羁鸟 池鱼 得不到自由 接下来对田园生活进行描写 方宅 四句状写自家庭院的景物 这是近景 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 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 暧暧 四句描写院外 村落的景物 这是远景 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 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 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 动静相宜 有声有色 诗人不由发出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的感叹 有力地揭示了诗的主旨 全诗以追悔始 以庆幸终 追悔自己 误落尘网 久在樊笼 的压抑与痛苦 庆幸自己终 归园田 复 返自然 的惬意与欢欣 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诗人采用 田家语 以白描手法 写景叙事 抒怀言志 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朴素自然的画卷 字里行间跃动着诗人超俗的人格和恬淡的心境 思考 诗人如何描写田园生活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5 六 特殊句式 皆口腹自役 判断句 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宾语前置句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介宾结构后置句 将有事于西畴 介宾结构后置句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宾结构后置句 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句 情在骏奔 省略句 寓形宇内复几时 省略句 稚子候门 省略句 遂见用于小邑 被动句 以心为形役 被动句 七 名句名篇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 乐琴书以消忧 泉涓涓而始流 登东皋以舒啸 悟已往之不谏 觉今是而昨非 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 悦亲戚之情话 木欣欣以向荣 临清流而赋诗 八 文学常识1 走近作者陶渊明 365 427 名潜 字元亮 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 人 东晋大诗人 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 从小生活比较贫苦 29岁那年 他为生活所迫 开始步入仕途 此后的13年间 做了几任小官 由于他个性高洁 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 每次出仕的时间都不长 41岁那年 任彭 泽县县令仅八十余天 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 县吏叫他束带迎接 他决心 不为五斗米折腰 毅然辞官归家 从此过上了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 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享年63岁 陶渊明的诗歌 散文 辞赋都有很高的成就 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 大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 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 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 平淡 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 称 其为 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 其中辞赋3篇 韵文5篇 散文4篇 篇数不多 影响却很大 散文首推 桃花源记 本文则是辞中名篇 在艺术上平淡 朴素 充满诗意 全无半点斧凿痕迹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资料链接 1 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 405 最后一次出仕 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 据 宋书 陶潜传 和萧统 陶渊明传 云 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 要他束带迎接 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 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 即日解绶去职 赋 归去来兮辞 叙述了他弃官归田时一路上的心情 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 表达了作者对于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 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 也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 本文是一篇述志之作 2 文体知识 辞 辞 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 篇幅长短不限 句式散文化 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 两句为一组 以四言 六言为主 间有长短句 在整齐之中有参差 错落有致 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 在汉代 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不加区别 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其相似之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 关联词语增多 在内容上 赋以咏物说理为主 而辞则重在抒情 九 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 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 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作者在序文中提到的辞官原因有四点 一是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二是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三是 于是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四是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 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 结合全文看 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 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 他发现出仕既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 折腰事人 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 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 污浊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 深愧平生之志 而自己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 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 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 便弃官归田 2 如何理解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提示 首先 要把握这几句话表面的意思 其次 要透彻领悟其含意 还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 这几句是自慰之辞 悟已往之不谏 过去的已成为事实 不可改变了 后悔之意溢于言表 知来者之可追 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让自己有了一点安慰 用今 是 而昨 非 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鄙弃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 3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这几句话有何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前两句话好理解 树木长得欣欣向荣 泉水开始涓涓流动 自然景色如此优美 后两句话表面的意思是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这是乐尽哀来吗 根据文章的主旨我们能够得出对它的正确理解 这么美好的田园 我回来得太晚了啊 这几句话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漫步在万物生长 自由自在的世界中 诗人的身心与大自然融成一体 4 对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一句话中包含的思想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 千百年来 大家都认为陶渊明是在逃避 他秉承了老庄的哲学 思想是消极的 其实 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 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理想 陶渊明的弃职归田 断不能说其 意志消沉 是消极处世 恰恰相反 他所追求的 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书卷中追求安谧 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 园日涉以成趣 乐琴书以消忧 日子过得多么惬意 充实而又有意义 虽然物资匮乏 但精神却是充实的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岂不快哉 这便是他所理解的 天命 可以说 陶渊明辞官归田 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5 本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 名师点拨 文章写归隐之乐的内容是在第二 三 四段 在读懂这三段文字的基础上 从描写 抒情 议论等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弄清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层次 分要点进行全面概括和分析 从三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 归后有园中之乐 园内虽 三径就荒 但 松菊犹存 在园内自斟自酌 看看园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 拄着拐杖出去走走 随时随地休息 自成一种乐趣 矫首而遐观 见园中将暮之景 徘徊不忍离去 归后有田中之乐 农人提醒田事 作者乘车乘船 寻壑 经丘 扶着拐杖除草培苗 为万物及时生长而欣喜 同时慨叹自己人生迟暮 归后有身心自由之乐 人生苦短 应该 委心任去留 归园田居正顺了自己的心愿 乐夫天命复奚疑 作者坚信自己的抉择无可怀疑 心胸旷达愉快 当然其间也流露出某种无可奈何 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 6 请从 淡远 与 闲适 疏放 与 旷达 拙朴 与 清新 这三组词语中选择最适合于本文风格的词语 并说明理由 名师点拨 淡远 疏放 拙朴 最恰当 淡远 同 闲适 相近 都表现一种闲散 恬逸的意境 然而 淡远 比 闲适 纯净 其根源在于诗人淡泊 恬逸的情志 清静无为 乐天安命 不汲汲于利禄 不营求于荣华 以无牵无挂 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默察世相人生 而 闲适 偏重于表现在朝官绅志得意满时的闲情 常笼上一层故作骄矜 雍容华贵的气派 疏放 同 旷达 相近 都包含豁达开脱的人生哲学和追求闲逸 安宁的自娱意识 疏放 是采取超尘脱俗 安分守拙的方式 在宁静淡泊中 忘却入世的烦恼 在大自然里寻找心灵的避风港 旷达 往往以自我解嘲 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摆脱当时的苦闷 往往带有某种悲凉慷慨无可奈何的色彩 拙朴 与 清新 不同 拙朴 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 自然真切 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 清新 更多地体现在一种语言文字的追求与雕琢中 细剖 深析 楼主 人们谈论 归去来兮辞 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 而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 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 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 归去来兮辞 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 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 对于这种说法你如何看待 沙发 心为形役之悲 文章第一段交代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决心 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是 心为形役 即心志被形体役使 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想做的却不能做 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 结合 宋书 和小序来分析 心为形役 含义有二 一是诗人为口腹之计 羁身宦海 折腰事人 寄人篱下 仰人鼻息 遭遇了冷眼和歧视 深感屈辱和厌倦 二是诗人质性自然 与俗相违 矫厉不得 不容于世 逆情 悖性 违心违己 在诗人看来是玷污心性 扭曲灵魂 因而深感惭愧 惆怅悲伤 一旦醒悟 便觉得 往者不可谏 而 来者犹可追 觉得 迷途未远 今是而昨非 因而决计弃官归田 这中间固然有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的庆幸 更有陷身官场 铸成大错的沉痛 大梦初醒 了然彻悟的 归田 宣言中更有痛彻心肺 追悔莫及的自责自悔 板凳 居家涉园之痛 文章第二段直写自己想象中的归途情景和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自然段中也出现了一些刺人眼目 动人心魄的词句 逼人沉思 耐人寻味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写蓝天白云 高蹈尘外 任意东西 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 无心 喻指白云飘浮不定 了无心机 自自然然 顺顺当当 写山林飞鸟 朝出暮归 远近觅食 行于当行 止于所止 倦飞 暗示飞鸟奔波劳碌 归林投巢 安于静谧 自得其乐 无论是白云还是归鸟 它们都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 逍遥闲适 生意盎然 这实际上反衬出诗人沦落尘网 陷身官场 与世沉浮 受人羁绊的不自由不自在 这份扭曲心灵 压抑性情 失去自由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是深刻的 也是沉重的 只是不易觉察罢了 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写夕阳晚照 光景暗淡 渲染悲凉情怀 写苍松兀立 孤独无靠 更隐喻诗人孤 高傲世 形影相吊的落寞和悲怆 一个人孤独到像李白看山一样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其内心的寂寞 痛楚是可想而知的 真可谓 知音世所稀 抚松独徘徊 啊 引壶觞以自酌 流露出诗人自酌自斟 无以为伴的孤独和苦闷 倚南窗以寄傲 颇有几分出尘傲世 孤愤不平之意 门虽设而常关 更是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 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这些文句 貌似逍遥闲谈 实则忧愤满怀 使我们读到了陶渊明隐隐作痛的心 椅子 交代出游之忧 纵读诗文 我们不难体会诗人身体力行 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 游山玩水 搜奇览胜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 情恬相谈的融洽欢快 不过 深入思考就会发现 这些文字全是 欢乐其表 忧痛其里 的曲折暗示 先说诗人的交往对象 亲戚农人 诗人可以和他们谈天说地 家长里短 有远离官场的淡泊 有共享亲情的温馨 可是 诗人心境高洁 与世相违 风流雅致 高标独步 这远不是一般 凡夫俗子 市井小民所能理解的 和乐欢悦的交谈之中饱含世无知音的隐忧 文中 乐琴书以消忧 无疑又暗示了一点 只有诗书琴韵才可以寓情传志 消愁解忧 而一般的 亲戚 农人 则只可形交 不可神往 再说诗人的出游方式 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径丘 孤舟独往 自娱自乐 有时探寻幽深曲折的沟壑 有时翻越崎岖不平的山丘 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