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课_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ppt
2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七年级七年级七年级 上册上册上册上册第 22课 承上启下的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二)东汉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艺术末年:书法逐渐成为艺术东晋东晋王羲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有的字,有“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被后人称为“书圣书圣”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甲骨文小篆小篆隶书隶书楷书楷书行书行书草书草书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东晋人东晋人,他的字他的字或端秀亲新或端秀亲新,或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被后人称为,被后人称为“书圣书圣”代表作代表作《《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行书””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321─371(321─371年年) )1.1.““书圣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行书 ──── 《《兰亭序兰亭序》》(摹本)2.绘画艺术绘画艺术——东晋画家东晋画家顾恺之顾恺之顾恺之顾恺之:《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摹本)《洛神赋图》第一卷(局部摹本)顾恺之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长卷长卷二、二、佛教的盛行和佛教的盛行和范缜范缜的的《《神灭论神灭论》》 《《神灭论神灭论》》揭露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的阐述了,系统的阐述了无无神论神论思想。
是我国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三、石窟艺术三、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继承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的艺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以来我国的艺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郊,现存53窟,佛像窟,佛像5万余尊 其中第其中第20窟的露天窟的露天大佛,高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
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龙门石龙门石窟窟位于今位于今河南洛河南洛阳市南阳市南龙门山龙门山项项 目目人人 物物朝朝 代代代代 表表 作作 品品书书 法法 东东 晋晋绘绘 画画 顾顾 恺恺 之之雕雕 塑塑 南南 北北 朝朝王王 羲羲 之之 东东 晋晋《《兰兰 亭亭 序序》》《《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山西大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河南洛阳: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4.4.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C.不限于雕刻艺术不限于雕刻艺术 D.D.佛教盛行的结果佛教盛行的结果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A. 东汉末年东汉末年 B.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 C. 西晋时期西晋时期 D. 东晋时期东晋时期2.被称为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的作品是:A.《《兰亭序兰亭序》》 B.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C.洛神赋图洛神赋图》》 D.《《水经注水经注》》3.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最高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最高的是:A.王羲之王羲之 B.顾恺之顾恺之 C.祖冲之祖冲之 D.郦道元郦道元5.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特点及著名石窟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特点及著名石窟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艺术的优点著名的石窟有:陕西大同的著名的石窟有:陕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6.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晋书》》请回答:①①这是人们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誉?这位书法家生活在哪个朝代?②②这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后人怎样评价他?王羲之王羲之 东晋东晋《《兰亭序兰亭序》》 “书圣书圣”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七年级七年级七年级 上册上册上册上册孔子学府孔子学府2004-11-23课件制作教师: 战 杰 hnq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