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农村信访工作调研汇报.docx
7页有关农村信访工作调研汇报 为探寻信访发生原因,掌握处访有效方法,稳控信访未来走势,近期,我们以某镇的信访情况为依据,进行调查研究对全××*镇1-4月份信访事项进行统计归类,整理内容,分析原因,总结处访方法,归纳处访经验,对目前农村信访情况进行总结和思索 一、目前农村信访现象的新特点 1-4月份,全镇到县走访数量为16件,到镇走访16件,前后有两人去省申诉,发生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诉的两次 从统计上看,目前信访工作展现鲜明的新特点,关键表现为: 集访数量相对增加1-4月份,全镇共发生6次集访,占信访总数的%集访关键发生在农村土地、林木承包;基层机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如新南村七组村民,为了争得一份机动地单独供本组收益,前后组织两次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诉,要求确定一二审法院判决错误机构改革中落聘人员、离任村干部、复员军人因含有共同或相同诉求,全部是集访的高发人群 越级访愈加突出全镇除到镇走访外,发生的去县访、进京去省访全部是越级访,不经镇,不经县,甚至直接到北京,如新南村徐进等村民信访的层级性被弱化,突发性增强,给预计和应对工作增加难度,给基层人民政府工作带来很多被动,也增加处理信访问题的社会成本。
无理访日趋严重全镇发生的进京去省访全部属无理访如刘湘君上访的“民师”待遇落实问题,经县市两级信访部门处理,形成结论,否定了她的错误认识,但她仍不死心,继续上访,以市信访局工作人员曾伤害自己,不服市政府信访局复核意见为由对市政府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理会,便以法院为对象去省走访崇斌、姜仁之、新南村七组村民所反应的问题经法院重复处理,形成定论,但她们就是不予认可,固执已见,忽然地提议进京申诉,增加信访工作代价 民主访比较集中在全部信访案件中,大多是村民对村组的作为不满意,怀疑她们的公正,认为她们侵权,反应出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关键表现在:没有按要求给土地承包权或说给的不完整;承包她人的土地、林木不合理,损害村民利益;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害集体利益;村政务财务不公开,剥夺村民知情权;在调处村内矛盾上不主动、不公平等 利益访现象十分经典在上访中,全部是为着利益,而且是个人利益,很多上访人期望经过信访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额外的利益如主动要求政府办理城镇“低保”、要求提升土征收赔偿村准、要求政府给经济帮助等新南村七组村民在村统一分配土地时以虚报人口方法多获取59亩土地,对外发包收益,村集体纠正收回,在经法院审判败诉后,她们竞到最高院上访,企图夺回土地。
二、信访新特点的成因分析 信访新特点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变的结果,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新发展详细反应,折射出我县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城镇物质文化进步较大的喜人局面,反应出我县经济发展、文化活跃、思想解放、环境宽松、以民为本发展思绪的显著成效信访是稳定情况的“情雨表”,多发的信访即使暴露出很多不稳定原因,但也充足证实了发展的连续和高效,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伴伴随发展,新矛盾、新问题一定会出现,这是利益改变引发的必需结果比如我镇的国投土地平整项目建设,关系到土地的重新划分,包括相关人的详细利益,难免有些人经过信访表示请求在机构改革中,一部分人必定被淘汰,为了挽回失去的利益,她们走上信访的道路因此,信访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只要充足认识并认真对待,就能明得失、知不足,更加好地开展工作 正是以民为本理念的强化,我们强调服务和诚信,弱化管理和监督,了解并宽容群众的不合理请求,对她们偏执甚至错误的行为只是加以说服教育而不是制裁和处罚,造成信访方便快捷,成本较低,成为大家主张权利,维护利益的主要选择,信访数量增加自然而然,而且在短期内不会减势 环境的宽松加上信息时代信息的开放,群众思想活跃,想法丰富,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家权利意识增强,利益观念强烈,耻于利而荣于义的思想深入弱化,主动争取应得利益,甚至包含不该得利益,使得利益访现象很经典。
为了降低恐惧心理带来的精神压力,很多群众在人多壮胆心理作用下主动利用集访方法来实现自己的追求也有些群众为了制造声势,增加政府压力,人为地串访集访,造成集访的相对增多 多少年来官情结在群众心目中一直存在,认为官大好办事,权重办成事,在“告御状,众官怕”心理驱使下热衷于进京进省上访,造成越级上访的高发 现在正在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即使为村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其要求得依然不全方面、不完整、不详细,在一些方面难以操作,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生活需要比如对村组法律地位问题,法律没有详细的要求,作为村内的村民小组能否有自己独立的土地等财产,现实生活中,很不统一有的村以组为单位,土地分包村民有的村全村一个标准,分包土地有的村,组里有自己的实体,收益为本组全部,而有的村只有村属财产没有组属财产正是因为法律要求的标准和笼统,引发歧义和争议,产生上访部分村干部政策法律水平差,处理事务淡化程序、不公开透明,甚至有失公正,引发群众合理怀疑,引发信访更有部分村组干部作风不务实,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群众有意见,只好上访 极少数群众不能正确对待历史,不能摆正历史和和现实的关系,总是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昨天,从而产生不合理要求想法。
任何政策法律只能着眼于目前和以后,不可能调整过去部分离任村干部、复员军人、代课老师,她们不感恩当初组织上的照料,让她们成为优秀分子,从一般群众中脱颖而出,从事非农业劳动,有一份体面的岗位和当初不错的收入,反而以组织欠债的心理要求补助安置、帮助支持,或要退休工资,或主张支付养老金,用现时的政策回去调整过去的事情在这些根本不可能落实的主张不能实现时,就理直气壮地上访 三、应对信访新情况方法探析 信访是发展的伴生物、隶属品,是处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方法和路径,是保护并实现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主要手段要理性地看待上访,既不熟视无睹,束之高搁,也不大惊小怪,草木皆兵,要认真对待,主动应对,因势制宜,对症下药,努少消除信访,为发展扫清障碍 正确评价,理性判定现在,党和政府重视信访工作,加强工作布署,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工作责任,通畅人民群众表示意愿,维护权利的渠道,必需全力建设好这项惠民工程在评价信访问题上应坚持理性判定,正确评价,既不能将信访等同于工作责任,也不能将信访视同无理取闹,正当的信访是群众困难,应认真研究处理,无理的信访是市场经济利益化的表现,应从解访工作中册除对照这个标准,目前在评价信访工作上依然存在唯数字主义的不足,没有区分和分辨正当访和无理访,科学性和公正性欠缺。
在评价稳定质量上,不能单以信访发生数量为标准进行考评,而是要区分正当访和无理访,只能将正当访的数量作为考评指标,将不经过正当渠道处理纠纷、无理寻求不正当利益的无理访排除考评指标之外,如此,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在评价一个地域的信访工作业绩时,也不能单以信访总量作为考评标准,而是要结合人口、经济建设指标等多种原因综合评价,以合理的判定,公正的考评调动信访工作人员主动性,推进信访维稳工作深入开展 因势制宜,灵活处理对待上访要主动迎接,不可回避拒绝要通畅信访渠道,让群众信访有路走,有门进只有这么,才能将矛盾留在身边,不然造成矛盾升级,越级上访,不仅造成工作被动,而且为处理增加成本和难度对待信访,要耐心接待,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寻求策略,切不可闭目塞听,敷衍了事对于多种信访事项,要分门别类,区分对待,加强教育疏导,分流无理信访;认真推行职责,处理正当信访对于能够处理的问题应主动主动地帮助处理,不能认为平白无故地为她人办事是劳而无功的傻瓜,要以公仆心办服务事对于一时不能处理的,要说明原因,给回复,把上访一直控制在手中要提升处理纠纷和矛盾的技术水平,因势制宜,灵活多变,以多种变通方法处理棘手难题,能够充足利用国家多种支农、惠农政策补助曾为发展作出牺牲的群众,把她们从求偿的上访路上拉回来。
依法办事,公开公正治标更要治本,治水主在治源伴随民主法治的深入人心,依法办事,阳光行政已成为时代新潮,形势要求我们必需办事公道,公开透明,不然群众就有理由怀疑我们所做的工作,就会制造无须要的上访从上访统计情况看,上访多发的村,大全部存在办事不公开或公开不够的问题,对群众汇报不足我们处理事情,开展工作一定要树立群众眼睛最亮的理念,时时想着让群众知情和参加,不要怕烦,不要嫌累,该走的程序一定要走,不能自认为聪慧,蒙混过关村务,尤其是村财务要定时公布,接收群众评议监督土地林木等集体主要财产的处分一定要取得群众或其代表的同意,切实把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对于村组相互法律地位、相互权利义务问题,在法律政策没有作出明确要求的情况下,提议县政府以《意见》形式要求各村以全村村民或其代表议定方法处理,用村规民约填补法律的不足要学会使用方法律思维分析研究问题,依靠法律处理多种矛盾纠纷,教育和动员群众走依法处理矛盾道路,经过调解、仲裁和诉讼文明规范地调整好多种利益关系 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息访工作事关全局,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各方参加,齐抓共管,任何单兵作战全部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各个部门,各个组员要充足利用本身多种优势,为解访献计出力,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责任谁负责标准的前提下,要突出部门间、人员间的互补共助。
既在分工的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又在配合的要求下相互补充地完成任务信访综治部门要主动受理上访,主动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上访情况,掌握上访原因,提出处理提议,依据对口标准,将需处理事项立即交办相关部门和个人相关部门要依据“谁家孩子谁家抱标准”主动主动地受领信访案件,快速推行职责,妥善处理问题在处理方法上,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包含在宣传教育上求过关,在机制责任上增压力,在奖惩激励上生动力,着力完善息访止争的长期有效机制要重视在乡风民俗上找路径,在亲情友情上寻突破,不停丰富处理矛盾纠纷的方法方法要坚持依法治访,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处访程序,立即治理多种无理访、非正常访,切实发挥党纪法律在处访工作中特殊作用,努力消除以上访谋取不正当利益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