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大学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pdf
77页AA大学AA互联网研究计划上网网民分析截 止2006年12月31日 , 中国通过上网的网民人数为1700万 人 , 占网民总数的12.4%尽管这个数量在13700万人的网民总数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 高 , 但这个数据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代表着中国网民上网方式、上网终端设备的多样化发展1 . 性别特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通过上网的网民中, 男 性 网 民 占67.8% ,女性网民 占32.2% (如 图5.53所 示1与整体网民的性别比例相同, 使用上网的网民中, 男性占据网民主体, 这个比例也高于整体网民中男性网民的比例( 如图5.54所 示X相比较于女性网民, 男性网民更加喜欢尝试使用新的上网方式和上网设备女性32.2%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图5.53使用上网网民性别分布80%60%40%20%0%58.:T-*:f:4:-:f:f-4-:男巧 女性因整体网民上网网民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1C)图5 .5 4整体网民与使用上网网民的性别比较2. 婚姻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通过上网的网民中, 未婚网民占66.0% ,已婚网民占34.0% (如 图5.55所示1整体网民中, 未婚网民占网民的主体, 使用上网的网民中婚姻状况的分布亦如此,且在使用上网的网民中未婚的网民更加集中( 如图5.56所示工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图5 .5 5使用上网网民婚姻状况分布60%40%20%0%80%E)整体网民上网网民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图 5.56整体网民与使用上网网民婚姻状况比较未婚3 . 年龄分布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使用上网的网民中,1824岁的网民所占比例最高,为41.7% ; 其次是25 30岁的网民,所占比例为24.6% ; 再次是18岁以下的网民, 所占比例为16.9% ; 3 1 -3 5 岁的网民比例为8.2% ; 3 6 -4 0 岁的网民比例为5.5% ; 40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为3.1% ( 如图5.57所示 使用上网的网民年龄分布与整体网民的年龄分布基本情况一致,并且在使用上网的网民中30岁以下的网民更加集中, 所占比例高达83.2%( 如图5.58所示可 见 , 上网这种年轻的上网方式在年轻人中更为普遍。
18岁以下16.9%2530岁24.6%3640岁40岁以上31 35 岁 5.5% 3.1%8.2%1824岁41.7%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图5.57使用上网网民年龄分布60%41.7%18岁以下 1824岁 2530岁 3135岁 3640岁 40岁以上因整体网民上网网民|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图5.58整体网民与使用上网网民的年龄分布比较4 .网民职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使用上网的网民中, 企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最高 为31.5% ; 其次是学生, 所占比例为30.9% ; 排在其后的是自由职业13.6%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2% ; 无 业5.9%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4.0% ; 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3.3% ; 其他职业和农民所占比例较小(如 图5.59所 示 使用上网网民的职业分布与整体网民的职业分布略有不同 整体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才是企业单位工作人员, 而在使用上网的网民中, 企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最高, 学生所占比例排在第二位另 外 , 整体网民中, 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 而在使用上网的网民中, 后者所占比例高于前者( 如 图5.60所 示X3 1 . 5 %3 0 . 9 %同 2 . 4 %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学生自由职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 业 ( 离、退休/ 下岗)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其 他 ( 包括军人)农民0 % 1 5 % 3 0 % 4 5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 N N I C )/0 . 2 %图 5.59使用上网网民职业分布图 5.60整体网民与使用上网的网民职业分布的比较5 . 城乡差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在使用上网的网民中, 居住在城镇的网民所占比例为81.4% ;居住在农村的网民所占比例为18.6% (如 图5.61所 示X使用上网网民的城乡分布差异与整体网民的城乡分布差异几乎相同( 如 图5.62所村6 %农1 8 .81.4%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一u七1一u*Ki!?一镇城图5.61使用上网网民的城乡差异因整体网民-上网网民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 N IC 图5.62整体网民与使用上网网民城乡差异的比较82.9% 81.4%7综 上 所 述 , 中国使用上网的网民已经初具规模。
其 中 , 男性、未婚、18 24岁、职业为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居住在城镇的网民是使用上网的网民主体除了职业特征略有不同外, 使用上网的网民特征与整体网民的特征相 似 , 但使用上网的网民更加明显的集中在男性、未婚、年 龄 在30岁以下的网民中六、中国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1 .中国城乡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 1 )城乡网民普及率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互联网总体数量都呈增长趋势, 中国城镇和农村的网民普及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 其中城镇的网民普及率增长最快本次调查结果显 示 , 城镇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的6.5倍 ( 如 图5.63所 示X图5.63城乡网民普及率( 2 )城乡网民上网时间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城镇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0小 时 , 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3.2小时全国平均水平为16.9小时城镇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较 大 , 少3.7小时可以看出, 农村网民在上网时间方面, 与城镇网民及全国平均水平均有较大差距 3 )城乡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城镇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89.6元 , 农村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7.4元。
农村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明显低于城镇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综上所述, 中国的互联网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整 体 来 说 ,互联网在城镇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农村要想使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大幅度的提升,还需要加强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建设, 减小互联网发展的城乡差异2 .中国东中西部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 1 )东中西部互联网普及差异分析东部与中西部的网民普及率差距依旧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 全国网民普及率上升2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网民普及率上升2.7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网民普及率 上 升1.7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上升1.4个百分点( 如 图5.64所 示X图5.64东中西部网民普及率比较虽然东中西部的网民普及率都有所上升,但不难看出东部和中西部互联网发展状况还是有很大差距表5.1通过其他一些互联网指标情况, 更加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也可以看出, 网站建设和域名数量的差距也会对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产生影响表5.1互联网东中西部差距比较网民普及率每万人域名数每万人网站数东部15.7%62.912.9中部7.4%10.02.2西部7.4%11.12.0全国10.5%31.46.4( 2 )东中西部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7.4小时, 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6.9小时, 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5.1小时。
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最长,中部地区网民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西部地区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东中西部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91.6元 , 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2.5元 , 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4.9元可以看出, 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最低, 比全国平均水平的83.5元少11.0元 , 而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最高,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元 , 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的上网接入费用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6元 4 )东中西部网民对互联网信任程度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东部地区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是: 非常信任5.4% ,比较信任32.3% , 一般54.9% ,不太信任5.7%, 很不信任1.8%中部地区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是: 非常信任6.6% , 比较信任35.0% , 一般51.9% , 不太信任5.4%, 很不信任1.1%西部地区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是: 非常信任7.1% , 比较信任29.6% , 一般56.1% , 不太信任5.7% , 很不信任1.6% (如图5.65所 示 可 以 看 出 , 地区差异并不会对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产生很大影 响 , 不论哪个地区的网民都是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大于不信任程度。
图5.65东中西部网民对互联网信任程度的比较综上所述, 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使得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也存在东中西部差异整体而言, 互联网在东部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中部和西部我们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络的发展, 减小数字鸿沟, 使中国互联网全面均衡发展七、非网民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网民总数从去年同期的11100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3700万人, 增加2600万人, 增长率为23.4% ; 网民人数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0.0% , 达到10.5%虽然2006年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37亿 ,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中国人口仍为很小的一部分, 目前仍有近90%的人没有上网因此, 对截止到2006年 12月 3 1 日没有上网的人群( 我们称之为非网民) 不上网的原因、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近半年内的上网预期、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的部分特征进行分析, 将为政府、 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非网民状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1 . 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与近半年内上网预期( 1 ) 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包括36.0%的非网民选择 不懂电脑/ 网络, 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 ; 31.4%的非网民选择 不具备上网条件( 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7 ; 18.1%的非网民选择 没时间上网 ;10.1%的非网民选择 年龄太大/ 太小 ; 8.6%的非网民选择 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 ; 7.9%的非网民选择 不感兴趣、 其他原因的选择比例都在5.0%以下( 如图5.66所示工可见, 不懂电脑/ 网络, 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 是影响中国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仍有超过1/3的非网民由于此原因不能上网, 此外由于硬件条件不满足而不具备上网条件导致超过30%的非网民不能上网。
图5.66非网民不上网原因对比近几年历史同期数据, 在不上网的原因中, 选择 不懂电脑/ 网络, 不具备上网所需技能 和 上网费用贵 的非网民比例有所减少; 选择 不具备上网条件 和 没时间上网 的非网民比例有所增加( 如图5.67所示1具体情况为 : 选择 不懂电脑/ 网络, 不具备上网所需技能 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7个百分点; 选择 不具备上网条件”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个百分点; 选择 没时间上网”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9个百分点; 选择 上网没用不需要 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2个百分点; 选择 上网费用贵 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6个百分点; 选择 不感兴趣”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7个百分点; 选择 年龄太大/ 太小 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显示, 由于 不具备上网条件( 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