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检验操作规程.docx
8页玉米检验操作规程1、 扦样1) 工具:包装扦样器(全长70cm,探口长45cm, 口宽约1cm,头尖形,最大外径 约 1.5cm)2) 容器:样品袋(密闭性能良好,清洁无虫,不漏,不污染)3) 扦样方法① 扦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5%扦样时,用包装扦样器,槽口向下,从包 的下端斜对角插入包的另上端,然后槽口向上取出,每包扦样次数一致2、 分样方法1) 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进可分取平均样品或试样的过程,称为分 样2) 四分法:① 将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 约 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将样品摊 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两 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剩下的两个对顶三 角形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3) 分样器法:① 分样器适用于中、小粒原粮和油料分样,分样器由漏斗、分样格和接 样斗等部件组成,样品通过分样格被分成两部分分样时,将清洁的分样器放稳,关闭漏斗开关,放好接样斗,将样品从高于漏斗口约 5cm处倒入漏斗内,刮平样品,打开漏斗开关,待样品流尽后,轻拍分样器外壳,关闭 漏斗开关,再将两个接样斗内的样品同时倒入漏斗内,刮平样品,打开漏斗开关, 待样品流尽后,轻拍分样器外壳,关闭漏斗开关,再将两个接样斗内的样品同时倒 入漏斗内,继续照上述方法重复混合两次,以后 每次用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按上述 方法继续分样,直至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接近需要试样重量为止。
3、杂质检验1) 仪器和用具① 天平② 谷物选筛③ 分样器和分样板④ 分扦盘、镊子等2) 试样与测定①利用取样器取样50°g用分样器分离出10Og,将试样倒入3.0mm的选筛内在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 针和逆 时针方向各筛动1分钟,筛下物及筛上除可利用的外,虫的样品蚀、霉变、石子、 异种粮等均为杂质3) 计算①杂质含量(%二杂质总数/试样重X 100%4) 水份测定(i) 105C恒重法①仪器和用具a、 电热恒温箱b、 分析天平、感量O.OOIgc、 实验室用电动粉碎机d、 干燥器(备有变色硅胶)e、 铝盒,内径4.5cm,高2.0cm② 试样制备a、从平均样品中分取30-50g除去大样杂质和矿物质,粉碎细度通过1.5mm圆孔筛的样品不少于90%③ 操作方法:a、 定温:使烘箱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距离烘网 2.5cm左右, 调节烘箱温度定在105土 2Cb、 烘干铝盒:取干净的空铝盒,放在烘干箱内温度计水银球下 方烘网上,烘30分钟到1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再烘 30分钟,烘至前后两次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重c、 称取试样:用烘至恒重的铝盒(W0称取试样3g (W1准确至 0.001g )。
d、 烘干试样:将铝盒盖套在盒底下,放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105C下烘3小时后取出铝盒,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 至室温,取出称重后勺再按以上方法进行复烘,每隔 30分钟取出冷却称重一次,烘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5g为止,如后以次重量高于前一次重量, 以前一次重量算(W2④ 计算结果水份(% =(W1-W2 / (W1-W0) x 100式中:W一铝盒重w一烘前试样和铝盒重gW一烘后试样和铝盒重g双试样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ii)两次烘干法(水份在10%以上采用此法)① 第一次烘干:称取整粒试样20g (W准确O.OOIg)放入直径10cm或15cm高2cm的烘盒中摊平,在105C下烘30-4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恒 重(两次 称量差不超过0.005g),此为第一次烘干后试样重量(W)② 第二次烘干:试样制备及操作方法与105C恒重法相同③ 计算结果:水份(% = (w W2W1X W3 /WX W2< 100式中:W-第一次烘前试样重量gW一第一次烘后试样重量gW—第二次烘前试样重量gW—第二次烘后试样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 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4、淀粉测定1)试剂:①斐林氏溶液甲液:称69.3gCuSO 5f0用水溶解定容1000ml;②斐林氏溶液乙液:称346g酒石酸钾钠,lOOgNaOH用水溶解定容1000m;③ 2%HC溶液:4.5mlHCI (比重1.19)缓慢倒入适量水中定容100ml;④ 20%NaO溶液:20gNaOH用水溶解定容100ml;⑤ 1%次甲基蓝指示液:1g次甲基蓝加100ml水,加热溶解,贮存于棕 色瓶 中;⑥ 5晰准葡萄糖溶液:将葡萄糖于100土 105C烘2小时,取出于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 g,用水溶解,定容至200ml2) 斐林氏溶液的标定① 吸取甲、乙斐林氏溶液各5ml,入250皿】三角瓶中,力口 20ml水,并从滴 管内加入约10ml0.5%标准葡萄糖溶液,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2分钟,加2滴 1%甲基蓝指示剂,轻摇,继续用0.5%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至兰色消失,此滴定操作 须在1分钟内完成,其消耗0.5%葡萄糖液应控制在1ml以内② 标定数二(葡萄糖克数x滴定消耗糖液体积)/葡萄糖体积3) 试样测定(盐酸水解法)①准确称取试样2g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ml2%HC溶液,轻轻摇动 三角瓶,使试样充分湿润,并安上厂玻璃管(约1m)于沸水浴小回流水解3小时, 取出,迅速冷却,并用20%NaO溶液中和至中性或微酸性(用PH试纸试验),然后用滤纸过滤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充分将残渣洗涤, 定容,摇匀、吸取斐林氏甲、乙液各5ml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力口入约10ml左 右待测液,于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微沸2分钟,加1%次甲基蓝指示剂,再继续用 待测液滴定至兰色消失止,此操作应在 1分钟内完成,消耗待测液需控制在1ml以内。
4)计算淀粉(% =(0.9 x 250X斐林氏液标定数)/ (待测液消耗毫升 数 x 2) x 100%式中:0.9 —葡萄糖与淀粉的换算系数2一样品重250-容量瓶体积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 数后第一位5) 斐林氏液测定的实质为二价铜被糖中醛基或酮基还原,其反应是在强碱性溶 液中沸腾情况下进行,故反应产物极为复杂,为得到满意的结果,必须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进行6) 斐林氏甲、乙液平时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铀铜络合 物长期 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斐林氏溶液吸量要准确,特别是甲液,因起反应的是 二价铜,故吸量不准就会引起较大误差7) 测定时反应液的酸碱度须一致反应时温度应一致,一般常采用 800W 电炉,电炉温度应恒定后才能进行加测定,同时煮沸时间也需一致滴定速度应一致,滴定速度过快,消耗糖量增加,滴定速度过慢,消耗糖量减 少8) 次甲基蓝指示剂也是一个氧化还原性物质,过早加入与过量加入也会 引起滴定误差9) 反应产物氧化亚铜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而增加耗糖量,故滴定过 程中不能随意摇动三角瓶,更不能从电炉上取下后再进行滴定。
10)试样经酸水解后,应立即用冷水冷却,并用碱中和至中性或微酸性,因在强 酸性或强碱性溶解中糖会有部分被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