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年左右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pdf
1页综合2 0 1 6 年1 2 月2 8 日 星期三310月 2 7日,《2 016中国的航 天》白皮书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新办新闻 发言人袭艳春表示,从 2 000年开 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每5年发表一 部航天白皮书,本次发布的《2 016 中国的航天》是第四部航天白皮书;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了白皮 书和中国航天发展有关情况说成绩: 航天创新硕果累累发布会上,吴艳华总结了2 011 年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主要进展 2 011年以来,中国航天快速发展, 成果丰硕,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 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增进人 类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航天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神舟 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神舟十一 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突破 掌握了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嫦 娥三号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地外天 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在人类 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 度,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 验取得圆满成功;北斗二号系统全 面建成,正式向亚太地区用户提供 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全球系统建 设加快推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 统 6颗卫星成功发射并投入使用, 填补国内诸多技术空白。
进入空间能力跨越发展2 011 年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截至今年 11月共实施 8 6次发射,成功率达 97 . 7 %;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大型运载 火箭长征五号历时十年完成研制并成 功发射,是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工 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 程度高,代表着中国运载火箭科技创 新的最高水平;成功发射了新一代无 毒无污染小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 号、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 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等,为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利用空间能力大幅提升国家空 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发 布,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初步构建了 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三 大系统组成的骨干体系目前,中国 在轨卫星超过17 0颗,业务服务能力 显著提升 国际合作深化拓展目前,中国 共与30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 组织签署100余项合作协定中巴地 球资源 04星成功发射,中法天文、 中法海洋、中意电磁监测等卫星研制 进展顺利;实现5颗卫星整星出口和 在轨交付积极参与联合国外空委以 及 I A D C 等 16个国际组织活动,在 多边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谈亮点: 10个维度推进航天事业本次发布的白皮书既体现了与 前 3部白皮书的继承性和连贯性, 也有新的变化和亮点。
“第四部白皮 书首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愿景, 从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探索能力、 人 才 队 伍 等 10 个 维 度 进 行 了 描 述 ”吴艳华说 白皮书也体现了航天事业的转型 升级,即在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 国迈进的关键阶段,中国航天要按照 “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推进空间 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吴艳华说: “以前主要是通过空 间技术带动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新 时期要充分发挥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 两翼的牵引作用,推动空间技术创新 发展 ” 白皮书还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 策与措施白皮书坚持问题导向和 目标导向,针对未来中国航天发展 的短板和弱项,提出实施强基工 程,提升航天科技工业基础能力, 如材料、工艺、软件和核心制造装 备等方面能力提出加快推进以航 天立法为核心的航天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在遵循国际空间相关规则、 履行国际义务的同时,使中国航天 事业有序、规范发展 白皮书还提出了新时期国际合 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一是支 持联合国系统内开展和平利用外层 空间的各项活动二是在政府间 和 非 政 府 间 的 多 边 国 际 组 织 层 面 , 牵 头 发 起 亚 太 空 间 合 作 组 织,并加入了 10多个多边组织, 和欧洲航天局开展广泛合作等。
三 是深化双边合作,重点体现在重大 合作项目的合作和推动上在空间 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方面与 国际组织、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进 行广泛、深入、全面的合作;在技 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法律法规等方 面,大力推动相关产品、技术服务 和相关标准的合作,支持中国企业 和机构走出去看未来: 开启新的重大工程目前,中国航天已有4个重大工 程,即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 统未来,我国还将开启哪些重大航 天工程呢? 吴艳华透露,中国未来的深空探 测工程有4次重大任务:一是2 02 0 年左右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按照一 步实现绕、落、巡开展火星探测;二 是实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进行火 星表面采样返回,开展火星构造、物 质成分、火星环境等科学分析与研 究;三是进行一次小行星探测;四是 规划一次木星和行星的探测 吴艳华表示,正在启动的下一代 重型运载火箭拟命名为“长征九 号” ,目前正在开展方案深化论证和 关键技术攻关,力争作为新的重大工 程启动实施初步计划重型运载火箭 的首飞时间是2 030年左右,具体时 间还需要根据攻关情况和未来重大工 程的实施情况来确定最后的时间 第三个重大工程是已经列为国 家“十三五”规划的天地一体化信 息网络系统重大科技工程。
要通过 市场化、商业化、企业化运作的方 式,完善高轨通信卫星和低轨移动 通信卫星,与地面移动光纤系统进 行天地互联互通,建设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系统 第四个重大任务是空间飞行器在 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目前,许多高价 值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轨期间也会 出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服务,否则就 成为空间垃圾了开展这个重大项 目,目的是要突破相关关键技术,增 强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能力 “总体目标就是到2 030年左右, 中国航天要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 列 ”吴艳华说促发展: 航天融入国民经济白皮书也明确提出了中国商业航 天发展政策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航 天要融入国民经济,为科技进步、经 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和提高综合国 力做贡献 ”吴艳华说,从政策维度 来说,2 014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鼓 励社会各类资本投资指导意见,对此 已有明确表述,欢迎各类社会资本投 资中国的卫星商业发射、卫星应用等 有关领域此外,最近中国政府针对 外国企业投资中国领域发布了一个负 面清单,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其中, 航天领域禁止投入的项目非常少关 于卫星的研制、核心配套产品的研 制、应用、服务等各领域,都欢迎鼓 励国际、国内各种资本投资。
白皮书阐述了商业航天的有关政 策,对私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多元资 本包括境外资本,都持支持鼓励态 度吴艳华说: “关于商业火箭,现 在至少有3家企业从事商业火箭的研 究和推进工作关于卫星研制、设 计、攻关以及关键的材料、单机,我 们也是鼓励的,特别是卫星应用推 广,目前我国已经有 17 0颗卫星在 轨,要把这些卫星用好,同时要把大 量的航天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更好更 快地转化成为民生福祉服务的产品和 服务项目 ” 吴艳华表示, 未来我国将大力推 动卫星遥感、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产业 化、 规模化发展, 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 “互联网+ 卫星应用” 新业态 还将构建多元化投 融资体系, 在保障国家投入的同时, 完 善竞争、 评价、 监督和激励等机制, 鼓 励和引导社会优势资源、 优势力量参 与航天发展 加快推动航天立法, 建立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保证航天活动规 范有序开展 积极推进航天企事业单 位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积极支持中国企 业参与国际空间商业活动, 推动宇航 产品 “走出去” (白皮书全文见第十二版)第四部航天白皮书发布, 我国首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愿景—— 2030年左右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本报记者佘惠敏航天 “大事” 与民生 “小事” 相辅 相成。
中国的航天事业, 一直在服务 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而中国的经 济社会发展, 又是中国航天事业从无 到有、 从大到强的基石 航天推动了科技进步今年是中 国航天事业创建6 0周年在过去6 0 年中, 我国通过实施航天重大工程, 有 力带动了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的创新发 展, 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科技整体进 步同时, 航天带动了产业发展中 国航天为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提供了优 质的产品和服务, 支撑和带动了新材 料、 智能制造、 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的 发展近年来, 我国开发应用的110 0 多种新材料中, 8 0 %是在航天技术的 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如今, 遥感、 通信、 导航卫星已经 广泛深入地应用到国土资源调查、 防 灾减灾、 环境保护、 气象预报、 海洋权 益维护、 交通运输、 精准农业、 林业勘 察、 水利水电、 智慧城市、 远程教育、 远 程医疗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行业 各领域利用风云气象卫星云图制作 的天气预报, 大众可及时了解天气状 况; 通过通信广播卫星, 大众可以随时 了解全球重大事件、 体育赛事等最新 动态; 北京、 上海等城市街头出现的共 享自行车使用了卫星导航技术, 方便 了大众绿色出行。
中国的航天事业一直根据国情国 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度投入, 与 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例如, 2 0 0 4年 立项研制、 2 0 0 7年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这一实现了中华民族 千年奔月梦想的重大工程, 仅投入2 0 亿元, 相当于修建2 公里地铁的费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 中国 商业航天也在孕育发展之中, 航天将 不再仅仅依赖于国家投入, 而是会吸 引社会力量的参与白皮书明确提出 商业航天发展政策, 可概括为4个字: “鼓励”“有序” , 即一方面不断完善相 关配套政策, 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 作, 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 序参与航天活动另一方面加强法律 法规体系建设, 保障商业航天规范有 序发展 航天强国, 强在为民让我们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谱写 航天强国梦的华彩乐章吧!航天强国 强在为民佘惠敏新华社北京12月2 7日电(记 者王优玲)记者2 7日从国家质检 总局了解到,近日公布的《质量品牌 提升“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实施 消费品、进出口商品、电子商务产 品、进出口农产品、进出口食品、装 备制造业、服务业、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等9个 领域的质量提升行动。
规划提出了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 升、 品牌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质量发展 基础更加扎实、 质量治理与促进体系进一步健全等几大发展目标 规划立足于增强消费者的质量获 得感, 设置了明确的目标, 提出到 2 02 0年, 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 升具体来看,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 数要达到8 4. 5 ,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 查合格率要稳定在92 %以上, 制造业 产品质量合格率要达到94. 8 %, 重点 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 7 8 而在 2 015年, 这 4 个指标分别是 8 3. 5 、 91. 1%、 92 . 9%和7 5 根据规划, 在 “十三五” 期间, 将着力提高国内消费品供给质量, 推动中 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促进内 外销产品 “同线同标同质” , 积极引导 海外消费回流, 让国内百姓分享到更 多的 “质量红利” 规划提出的具体量化发展指标还 包括: 建成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 范区2 00个、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 质量安全示范区35 0个、 检验检测认 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10个、 食品农 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100个、 国家级 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000个等。
《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发布 实施消费品等 9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在 “十三五” 期间, 将着力提高国内消费品供给质量, 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促进内外销产品 “同线同标同质” , 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本报北京12月2 7日讯记 者韩秉志报道: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今天联合发布的公 告显示, 2 015年, 我国体育产业 总规模为1. 7万亿元, 增加值为 5 494亿元, 占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