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doc
8页2006 年十大网络流行语1.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2. 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3. 站的更高,尿的更远 4. 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5. 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6. 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7. 聪明的女人对付男人,而笨女人对付女人. 8.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 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10. 一大学生 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山泉, 有点田2007 十大网络流行语1、做人要厚道(电影里的台词)2、沙发(在论坛里的通常含义是第一个回帖的人)3、汉或寒(它有两个意思,敬佩和从头到脚的冷)4、百度一下(用搜索引擎找东西)5、潜水(表示在论坛只看贴不回复)6、顶(支持)7、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电影无间道的台词,报应的意思)8、弓虽(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9、偶稀饭(我喜欢)10、FB (腐败,吃饭聚聚)2008 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是?1、 “打酱油” “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此话是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采访一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衍生出了“酱油族” 。
寻遍各大论坛,几乎每个帖子都有“酱油男”的身影,于是“酱油族”誓将打酱油进行到底三峡觉得:打酱油的除了有审美疲劳的,还有包含了一种无奈,甚至是无语2、 “很黄很暴力”2008 年年初,诞生于网络的知名度极高的句型“很什么很什么” 这个句型的原始版为“很好很强大” ,随后三峡注意到爆发版为“很黄很暴力” ,后续版则有“很傻很天真” 、 “很恒很源祥” 、 “很假很坦白” 、 “很乐很 OPEN”、 “很爽很摇滚” 、 “很丑很封建”等无数版本3、 “宅女” “宅男”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要送饭上门管饱就成这是“宅女”的口号这些年轻美女家门一关自娱自乐"宅女" 大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孩子,在疼爱的目光下成长,步入社会难以一下子展示自我,于是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找舞台随后,看到“宅男”的概念随之也被引入4、 “做人不要太 CNN”CNN 在报道西藏“打、砸、抢”事件当中,新闻报道中严重歪曲事实,误导新闻受众,抹黑中国形象CNN 的恶行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定和 13 亿中国人的尊严从而引发全球华人大签名,要求 CNN 立即给全中国人道歉,并征集爱国律师,起诉 CNN 的无耻行径随后,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做人不能太 CNN”也被网友编成 RAP 风格的歌谣。
5、 “做俯卧撑”2008 年 7 月 1 日,仅仅一天一夜,发现“做俯卧撑”突然成为了网络流行语这正是今天网络时代的一种必然产物更为有意思的是,有很多人的签名都与之相关联了6、 “叉腰肌”新一轮网络热词“叉腰肌” 大家注意到:在女足奥运表现广受球迷肯定的情况下,谢 亚龙同学竟然在女足总结会上大批姑娘们没有斗志,并抛出了他的“叉腰肌”论调当然,谢亚龙的“叉腰肌”也从此一炮打响, “叉腰肌”在网络上如雨后春笋般流行起来与“打酱油”等一起,跻身 2008 年度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谢亚 龙同学已正式成为一个娱乐现象7、 “囧” “槑”是“火星体” ,这个汉字念 jiong(三声) ,本义“光明 ”现在在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不用怀疑天涯论坛“囧”的出现频率已是最高鸟~~~“梅” ,字由二呆组成,故成为形容人比呆还呆的意思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8、 “雷到” “雷人” 是出自江浙一带的词汇,浙江东北部地区,是指听到别人的话很讶异很惊奇抑或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 、 “无语”等等的意思,由于打字习惯故而出现“雷到”这样的词汇, “雷到”其实当地本意是“瘫倒” 、 “翻倒”之意,语境用也比较广泛。
“被雷到了” 、“雷人”无疑成为了 2008 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流行语之一9、 “山寨”山寨版鸟巢 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 IT 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如今,什么都有山寨版了,就连电影也有山寨版《画皮》了,还有“鸟巢” ,奥运期间就出现过雷人的山寨版看来,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10、 “霹雳”网友们说:范冰冰肥胖“大象腿”很雷很霹雳“霹雳”一词的灵感来自于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蒙蒙》 ,剧中女演员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非常震惊,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印象之中, “霹雳”一词是从天涯论坛流传开的很多感受过“霹雳”那非一般震撼效果的网友称, “霹雳”比“雷”更有创意,更传神,一定会取代“雷”成为最红流行语!2009 年十大流行语一、不差钱 本是东北地区的方言说法 2009 年“春晚”赵本山等演出的小品,用它作了剧名,产生了轰动效应,后在全国流行开来。
在实际使用中,多带有调侃的色彩,并不纠缠于钱多钱少二、躲猫猫 本是一种儿童游戏,即 “捉迷藏” 2009 年 2 月,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里发生了所谓“躲猫猫”事件,一名 24 岁的男子因盗伐林木被关入看守所后死去,警方称死者是在玩“躲猫猫”时眼部被蒙,不慎撞墙受伤而死亡的最终侦查结果表明该男子系被“狱霸”殴打致死此后, “躲猫猫”就有了多种新义:或隐瞒事实,或逃避监督,或暗箱操作总之,不让人了解真情三、低碳 所谓“低碳” ,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 年 12 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低碳”浪潮 “低碳”经济、 “低碳”科技、 “低碳”城市、 “低碳”生活, “低碳”已成为“绿色”的重要标志之一四、被就业 2009 年 7 月,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爆料: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已经替他签好了“就业协议书” 于是网友发明了“被就业”的说法,以讽刺这种虚报高校就业率的行为随后,但凡意志遭遇强迫时,均可套上“被××”的帽子,如职工“被全勤” ,举报人“被自杀” ,交择校费的家长“被自愿” 。
五、裸 本义为不穿衣服,流行语用的是引申义,即只有事物本身,而没有任何附加物或附加条件比如“裸婚”是不买房,不买车,不戴婚戒,不办婚礼,不度蜜月,只领取结婚证书;“裸官”是家属孩子存款都在国外,一个人留在国内做官;“裸退”指干部退休后不再担任官方、半官方以及群众组织中的任何职务六、纠结 本为动词,表示互相缠绕自从四五年前的一部动画片中有个角色大呼“纠结啊”之后, “纠结”便在网络上走红2009 年起,更广泛见于纸质媒体,并且用法多样可以作名词,表示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作动词,表示陷入复杂而尴尬的境地;可以作形容词,表示思绪的极度困惑和混乱七、钓鱼 完整的说法叫“钓鱼执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执法人通过“钓钩” ,诱惑一个原本没有违法意图的人去从事违法活动,然后实施执法这种说法早已存在,因2009 年 10 月上海发生的一起查“黑车”事件而重新引起关注并流行凡是违反法律精神,别有用心地诱人上钩,都可以称之为“钓鱼” 八、秒杀 译自英语的 seckill,起先是网络游戏的专用词,指玩家在游戏中瞬间被 PK出局或者瞬间将对手击倒2009 年 9 月,某购物网站周年庆推出了“秒杀”活动:在网络拍卖开始后第一个确认的网络买家,可以按照远远低于成本价的秒杀价买到指定商品。
于是“秒杀客” “秒杀族”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多此后, “秒杀”又用于其他领域,比如股市中某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也叫“秒杀” 九、蜗居 本来用于谦称自己的住所,指像蜗牛壳一样狭小的房子这一词语的流行,和 2009 年热播电视剧《蜗居》有关在房价节节攀升的大背景下,电视剧中年轻人为买房而沦为房奴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它让人们对“蜗居”一词有了深刻的印象 “蜗居”不仅可指空间上的狭窄,也可指精神上的狭窄十、蚁族 青年学者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出版后, “蚁族”一词就频繁地在各种媒体上亮相它指的是高学历低收入的群体这些人一般聚居大城市的边缘地区和近郊农村,因和蚂蚁有若干相似之处而得名他们虽然弱小,但胸怀理想,充满活力,具有挑战的意识和顽强的意志2010 年十大流行语一、给力 字面意思是“给予力量” ,引申指“酷” “棒” “爽” 它出自网友配音的日本动画片《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发现那里只有一面写着“天竺”二字的小旗,孙悟空抱怨道:“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该动画受到网友追捧, “给力”也由此流行2010 年 11 月 10 日,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被视为权威媒体认可网络词语的标志性事件,美国《纽约时报》也因此发文介绍“给力” 。
二、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非马,而是“什么”的谐音;“浮云”则指转瞬即逝的事物两者结合,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它的流行,源于 2010 年国庆期间的网络“小月月”事件横空出世的“小月月” ,以匪夷所思的言行雷倒众生,引得网友感叹:“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由此产生,它可用于抱怨,可用于感叹,还可用于表达超然的心态,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三、围脖 “织围脖”是当今时尚其中的“围脖” ,指的是“微博” ,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织围脖”即“写微博” 与博客相比, “微博”使用方法更简便,信息传播更迅捷,因此深受用户青睐如今互联网已迅速进入“围脖时代” ,不仅名人热衷于“织围脖” ,普通人也乐于成为“织男” “织女” 四、围观 无事围观,曾被鲁迅斥为国人陋习但如今流行的“围观”义为关注,不再含有贬义 《南方周末》曾发表文章《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认为公民的围观,民意的关注,可以“让良知默默地、和平地、渐进地起作用” ,最终会促进公权力的合理使用广州亚运会期间,从抵制番禺垃圾焚烧,到呼吁改变地铁惠民方式,自发的公民“围观”引人瞩目五、二代 “代”有世系相传的辈分的意思, “二代”即第二代。
如今社会, “二代”丛生: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文二代(作家子女) 、星二代(明星子女) 、农二代(农民工子女) 、独二代(第二代独生子女)……,甚至姚明的孩子也被戏称为“姚二代” “二代”如此流行,是与社会结构的板结化不无关系的六、拼爹 “拼爹”的“拼”是比拼短兵相接要“拼刺刀” ,扳手腕要“拼力气” ,马拉松要“拼耐力” “拼爹”则拼的是“爹”的地位和实力 “我爸是李刚” “我叔是金国友” ,都是典型的“拼爹”语言这类词语的流行,反映的是大众对社会不良现象的不满情绪七、控 如今,超喜欢长头发的人叫“长发控” ,半夜醒来还忍不住要去发一条微博的叫“微博控” ,拿着世博护照遍场跑馆盖章的人叫“敲章控” ,疯狂参加圣诞活动的叫“圣诞控” 这些“控” ,是指极度喜欢某种事物的人 “某某控”的结构是从日语借来的,而日语中的这个“控”则源于英文单词 complex(情结) 日语中“控”的读音与 complex 开头的音相近,日本人就用“控”来表示具有某种情结的人用“控”对译 complex(情结) ,既有读音的对应,又有意义的结合——深爱某个对象,不就在相当程度上被控制了吗?八、帝 帝,本义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如中国的“康熙皇帝” ,外国的“彼得大帝” 。
流行语中指某些领域中成就大、造诣高的人,如“影帝” 如今,只要拥有某一特点即可称“帝” 2010 年,各种人物频频称“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