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ly第五章 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91361
  • 上传时间:2017-08-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47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一节、帝国主义战争与协约国集团的形成第二节、一战前的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分析一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了解美国崛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节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英德同盟谈判的失败1.英国“光荣孤立”政策“光荣孤立”:一般是指英国不在和平时期里同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特别是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英国实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地处西欧一隅的岛国,大海在那个时期是它免遭敌人入侵的天然屏障,使它能够游离于欧洲列强之外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超群,其国力足以保证英伦本土的安全,不需要与任何欧洲大国结盟,因此可以保持充分的行动自由,以维护欧洲的均势具有众多的殖民地,弥补了国土狭小的不足,在欧洲没有直接利益,这样就不需要卷入欧洲势力范围的纷争相反,它可以充分利用列强间的矛盾以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以捍卫英帝国的利益光荣孤立”政策受到的挑战,世纪之交,英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地位不断动摇,从而“光荣孤立”政策的基础遭到了严重挑战。

      地中海地区:法俄舰队中亚:俄国远东:俄国,“光荣孤立”政策的结束,1902年,《英日同盟》1904年,英法协议1907年,英俄协议,2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大德意志帝国”构想,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地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从欧陆扩张至全球,建立世界殖民帝国《德皇雄图秘著》),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德国征服欧洲的谋略和步骤:先征服法国建立德国领导下的中欧国家联盟打败英国征服俄国最后征服欧洲其他国家为保证征服欧洲计划,外交上建立德美同盟、日德美三角同盟,世界一分为三2 德国的“世界政策”,1893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建筑巴格达铁路租让权;1897年11月,巨野事件,强占的胶州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3 英德谈判及其失败,1898、1899、1901年,英国三次与德国进行了秘密接触与谈判 英德谈判的分歧:英国希望结成地区性同盟,德国希望结成全面同盟二、英法协定,1、英法矛盾的缓和从英国方面看,英德谈判的破裂后,德国被看成是英国最危险的敌人,英国开始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从法国方面看,法国虽然与俄国结盟,但由于俄国深陷远东,法俄同盟在欧洲的实力有限2、1904年英法协定,协定包括三个文件:第一,是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的捕鱼权和英国让给法国西非一些领土。

      第二,法国承认英国对埃及的保护权和英国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特权地位第三,关于暹罗、马达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协定2、1904年《英法协定》,协定未提共同反德问题,也没有附加军事协定,从性质上说不是一个军事同盟它是英法在海外殖民地矛盾问题上的一个妥协,以便双方在海外斗争中抽身加强在欧洲事务中的作用但其反德性质是明显的,是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三、英俄协定,1905年时,英俄之间的许多矛盾已经有所缓和:在远东,由于在日俄战争中失败,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势头受到了遏制;在近东,英国在占领了埃及和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后,黑海海峡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再加上德国势力对这一地区的渗透,英俄在近东和地中海地区的矛盾得以缓和;这样与俄国在中亚地区达成竞争谅解成为联俄的关键《英俄协定》内容:,一,将波斯三分,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地带二,英国声明它“无意改变阿富汗的政治现状”,不在阿富汗采取“威胁俄国的措施”;俄国承认阿富汗不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放弃在阿富汗的利益阿富汗实际是处于缓冲国地位三,双方规定不干涉西藏内政、不破坏其领土完整,只通过拥有宗主权的中国与它发生关系,第二节 一战前的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列强的军备竞赛与两次海牙和平会议波斯尼亚危机与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意土战争与巴尔干战争,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萨拉热窝事件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欧洲阶段:德国闪击战的破产坦能堡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战争的全球阶段: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和美国的参战,(1)在未来战争中德国必须两面作战;(2)采取东守西攻的原则;(3)在西线的攻势主力指向右翼;(4)德军必须假道比利时,即必须破坏该国中立。

      萨拉热窝事件,,,,施利芬假想法军会首先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军用一定的左翼牵制法军,用强大的右翼借道比利时、荷兰或卢森堡,包抄巴黎的西部,从而一举拿下巴黎施利芬计划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兵力的分配非常不平均:东西线兵力之比为1:8;在西线上,其右翼又占总兵力的7/8,只留下1/8的兵力部署在左翼计划中的西线总兵力共72个师:53个在旋转的右翼上,10个师面对凡尔登,构成整个部署的枢轴,而沿着洛林省的要塞线上(左翼)则只有9个师 “施利芬计划”的核心是“左翼牵制,右翼包抄,攻克巴黎” 一战的结束,《贡比涅停战协定》 1918年10月,德国提出在十四点基础上签订停战协定并开始和谈11月5日,协约国同意11月11日停战协定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美国领土扩张,战争的性质和影响,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1914—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了正义的战争 有德国史家认为,一战是“第二次三十年战争”就在这一时刻,整个欧洲的光亮熄灭了;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将永远不会再看见它 ——爱德华·格雷 “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至王冠成打滚在街上无人拾取,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为斗争中的胜利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弱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工业大国之间的战争不过是相互毁灭……。

      大炮喷吐密集的铁雨……地球浸泡在血泊之中……屠杀将会有增无已……屠杀将以如此可怕的规模日益增加……在下一次战争中,人人都会置身于堑壕之中它将是一场堑壕大战对于一个士兵来说,铁锹将如同步枪一样不可或缺……未来战争……是许多国家的破产和整个社会组织的土崩瓦解……”一) 大战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到889个师,7400万人;约有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造成许多人终身残废战争费用总计达3599亿美元 战争 ——流感、斑疹伤寒、天花、瘟疫与饥荒流行二) 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欧洲的衰落;美国日本的崛起;罗曼诺夫 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 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 奥匈帝国,,(三) 战争引起的一系列革命俄国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四)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土耳其、波斯、中国、印度出现革命运动;战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反抗起到了鼓舞与锻炼的作用,,(五 )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有多少道德体系和政治体系经历了被发现、被忘却、被重新发现、被再次忘却、过了不久又被发现这一连续过程,而每一次被发现都给世界带来魄力和惊奇,好像它们是全新的,充满了智慧之所以会如此,并不是由于人类精神的多产,而是由于人类的无知,这种情况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托克维尔,,(六)科学技术因战争的需要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 各种枪炮朝自动化方向发展,发射速度加快,命中率提高;2 海战武器中的主力舰吨位及潜艇数大增,水雷被广泛使用,并造出海底水雷;3. 空战武器出现,飞机制造业加快发展七 )战争导致的社会创伤The experiences of the war led to a collective trauma for all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The optimism of the 1900s was gone and those who fought in the war became known as the Lost Generation. 重新评估理性、非理性、意志;和平思潮——绥靖政策,,1、论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3、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内容和影响5、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对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