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资源库管理策略分析.doc
6页校本资源库管理策略分析伴随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涌现并广泛应用于 智慧校园建设然而,作为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资源库建设,尤其是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资源库建设工 作亟待提升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建立的校园网在教学信 息资源,特别是校本特色教学资源上较为缺乏,其应有的作 用在教学与教研中难以发挥因此,各中小学校应充分认识 到,搜集、整理、建设符合本校教学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十分 必要从早期的K12资源网、武大素材库、科利华、浙大网 络、中教育星等教育资源库,到现在广泛使用的商用教学资 源网平台,如学科网、金太阳新课标、高考资源网、学优网 等,表面上内容都非常多,动辄几百G,甚至上千G的资源, 但教师们使用一段时间后普遍认为,虽然资源库的容量非常 大,但在开展具体教育教学活动时,真正实用的资源严重不 足,很多资源网的内容都是重复的这种只追求数量而忽视 资源质量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教师们渐渐疏远这些资源 平台,开始自己搜集、整理资源学校也渐渐意识到,要让 教师习惯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热衷于使用教学资源平 台,就必须要创新思考,密切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从学 校师生的真正需要出发,建设具有自身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 库,这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校本资源库的内容包罗万象、层次多,体系较为庞大, 因此在管理资源库的过程中,要科学地统筹规划和配置各类 资源,既要方便教师检索资料,又要遵循一定原则,这样才 能最大化提高校本资源库的使用效率,最终达到合理配置和 管理使用资源的目的1.管理坚持标准化现阶段,各学校在 实施与推进新课程时,都会在各自的校园网发布大量的教育 信息,推送相关的教育资源,这对于教学资源库的丰富无疑 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这些信息及资源的格式、标准 不统一,这就不可避免地给资源库的资源收集、整理、共享 带来麻烦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是异常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因 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充分运用知 识管理,实现校内外知识资源的共享2.管理坚持智能化不 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不同的,如果教师缺乏基本的 信息检索能力,同时资源库又缺乏合理的信息组织结构,那 么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迷航”现象就极易发生因此,在对校 本资源库进行管理时,应当在各学科、知识点的关系中突出 导航方式的智能化运行,清晰地将学科知识方位与知识点标 识出来,形成直观、形象的效果,实现资源查询的便捷化和 高效性3•管理坚持制度化校本资源库的管理是以校本教育 资源的建设为基础的,必要的制度保障对于克服管理过程中 的随意性和主观化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校本资源库自身的特 点,应当着力于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保障资源库能够沿着 制度化的轨道发展制度化的建设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库在 管理方面的混乱,确保各项管理能够有章可循,并且有助于 资源库安全性的提高4.管理坚持人本化在对校本资源库进 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在管理效能方面有所提高通过调 动各种积极因素,在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适宜的人才的能 量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部资源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和日 常维护中,确保资源库能够有序运转做好校本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工作,不仅要遵循科学的 管理原则,在资源的获取、整合、分享以及管理实施过程中, 还必须合理使用一些方法和策略,最大化提高资源库的管理 效益1•做好校本资源建设规划管理校本资源库是一项建设 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涵盖的内容繁多,同时,由于复杂性 和多样性教学资源的存在,加之不同的利用者对其理解也不 尽相同,管理和利用起来十分困难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对 各种教学素材进行建设,保证其实现质量优良、效益客观和 发展可持续,要注重避免重复性建设,保障能够有计划、有 步骤地实施校本资源库建设2.重点抓好信息采集工作管理 作为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整个信息采集过程是涉及人员 和部门最多的环节,同时也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环节,因此, 对于信息采集工作的管理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同时,在信 息采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即以教 师、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强调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 挥全体师生在信息采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探索资源 库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我们应当在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的基 础上,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校本资源库的管 理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或者与一些成熟的商业资源企业合 作来建设校本资源库4•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具有 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充分发挥校本资源库作用 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在教师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 培训活动,提升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首先,要在教师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将新 课程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融合,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 期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 型的培训与学习交流沙龙活动,开阔教师的视野其次,以 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应当有所加强,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同时,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应当 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在内容上可以涵盖计算机基础、因特 网、办公软件、微课、慕课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内容5. 逐步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校本资源库得以 有效构建和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校本资源库领导小组,其基本 职能是负责资源库的建设、管理以及日常维护的领导和部署 工作为了增强领导小组的话语权与相关决策的权威性与实 效性,领导小组可由校长亲任组长,成员包括分管领导、教 务或教研主任、专职管理教师、各科与教研备课组长以及一 线教师代表等领导小组可下设分工明确的若干组别,有步 骤、有目标地建设校本化网络教学资源资源库的管理工作 技术性较强,因此,应当在遴选适当人员的基础上,着力加 强责任感的教育,强化技术培训与此同时,对现代教育思 想与理论、教学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的培训也应持续加强6.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整合资源 的积极性,学校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 在资源建设中贡献卓著、成绩突出的教师,可以对他们在职 务晋升、职称评定、业务进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 要对教师的知识产权予以充分尊重,鼓励原创,实行原创者 登记,在更高层次上推广其研究成果另外,学校应当对参 与资源建设的教师所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妥善解决 课程安排、软硬件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总之,校本资源库的 建设和管理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牵涉资源的方方 面面,它的建设除了要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依托,动员 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以教材为根本,大力扩展知识的广度、 深度,还要以容量为实力,以科学的管理为保证,达到合理 配置和管理使用资源的目的。
作者:王沛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