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会计实务详细目录.doc
20页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1第一节 战略管理概述·1一、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1(一) 战略内涵·1(二) 企业战略管理内涵·1(三) 企业战略管理要素、体系与过程·2(四) 企业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3二、 战略分析·5(一) 外部环境分析·5(二) 内部环境分析·9三、战略选择·11(一) 战略选择程序·11(二) 战略选择的类型·13四、战略实施·13(一) 战略实施模式·13(二) 战略实施支持系统·15五、 战略控制·15(一) 战略控制与管理控制·15(二) 管理控制系统·16(三) 管理控制模式·19第二节 公司战略·23一、企业战略的类型·23(一) 成长型战略·23(二) 稳定型战略·25(三) 收缩型战略·26二、企业战略选择·23(一) 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26(二) 成长型战略选择·27(三) 稳定型战略选择·28(四) 收缩型战略选择·29第三节 经营战略与职能战略·30一、经营战略的内涵与类型··30(一) 成本领先战略·30(二) 差异化战略·31(三) 集中化战略·31二、经营战略选择·33(一) 经营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33(二) 成本领先战略选择·33(三) 差异化战略的特征·34(四) 集中化战略选择·35三、职能战略的内涵与类型·37(一)职能战略的内涵·37(二)职能战略的类型·37四、业务组合管理模型·39(一) 波士顿距阵·39(二) SWOT模型·40第四节 财务战略 ·41一、财务战略概述·41(一) 财务战略的内涵与特征·41(二) 财务战略目标·42(三) 财务战略分类·42(四) 财务战略选择·44二、投资战略·46(一) 投资战略的概述·46(二) 投资战略选择·47三、 融资战略·51(一) 融资战略的概述·51(二) 融资战略选择·51四、 分配战略·56(一) 分配战略的概述·56(二) 股份分配战略选择·57第二章 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60第一节 投资决策·60一、投资决策概述·60(一) 投资决策的重要性·60(二) 投资决策的步骤·60(三) 投资项目的类别·61二、投资决策方法·61(一) 回收期法·62(二) 净现值法·64(三) 内含报酬率法·65(四) 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的比较·68(五) 现值指数法·70(六) 投资收益法·70(七) 投资决策方法的总结·71三、 投资决策方法的特殊应用·73(一) 不同规模的项目·73(二) 不同寿命周期的项目·74(三) 项目的物理寿命与经济寿命·75四、 现金流量的估计·76(一) 现金流量的概念·76(二) 现金流量的估计·77(三) 投资项目的分析案例·80五、 投资项目的分享调整·82(一) 项目风险的衡量·82(二) 项目风险的处置·86(五) 最佳资本预算·89(一) 投资机会表·89(二) 边际资本成本表·90(三) 资本限额·91(四) 最佳资本预算·93第二节 融资决策·94一、融资决策的概述·94(一) 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94(二) 企业融资战略评判·95(三) 企业融资权限及决策规则·96(四) 企业融资与投资者关系管理·97二、 融资规划与企业增长管理·98(一) 单一企业外部融资需要量预测·98(二) 销售增长、融资缺口与债务融资策略下的资产负债率·101(三) 融资规划与企业增长率预测·103(四) 融资规划、企业可持续增长管理策略··105(五) 企业集团融资规划·106三、企业融资方式决策·108(一) 权益融资方式·108(二) 债务融资·112(三) 企业集团分拆上市与整体上市·116四、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管理·117(一) EBIT-EPS(或ROE)无差异分析法·117(二) 资本成本比较分析法·119(三) 资本结构调整的管理框架·121五、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121(一) 企业集团债务融资及财务风险·122(二)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重点·122第三节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与财务公司·123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123(一) 资金集中管理的功能·123(二)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124二、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25(一) 产融结合下的财务公司及其公司·125(二) 财务公司设立条件·126(三) 财务公司的治理、风险管理与监管指标·126(四) 财务公司与集团下属上市子公司间的关联交易与信息透露·129(五)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公司运作·130(六) 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134第三章 企业预算管理·136第一节 预算管理概述·136一、 预算的特征·136二、预算层次结构·137(一) 预算层次·137(二) 预算结构·137三、预算管理的内涵与作用·138(一)预算管理的内涵·138(二)预算管理的作用·139四、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139(一)预算管理日常工作结构·140(二)预算管理日常工作结构·140(三)预算执行单位·140第二节 预测与年度经营目标·141一、 预测技术·141(一) 回归分析·141(二) 时间序列分析·142(三) 指数平滑法·143(四) 学习曲线模型·143(五) 期望值分析·145(六) 敏感性分析·146(七) 蒙特卡洛模拟分析·147二、 目标利润的规划方法·148(一) 本量利分析法·148(二) 比例预算法·149(三) 利润增长率法·149(四) 上加法·150三、 确定年度经营目标的要点·150(一)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150(二)进行整体预测·151(三)正确选择预测起点·151(四)考虑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152(五)考虑本公司价格和产品组合的变化·152(六)做好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竞争对手策略分析工作·152(七)确认计划期内重大事件·152(八)分析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153(九)做好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广告和促销计划的结果·153(十)确认指标偏离常态的原因,修正预测结果·153第三节 预算编制·153一、 预算编制方法及其特点·153(一) 定期预算法·154(二) 滚动预算法·154(三) 增量预算法·155(四) 零基预算法·155(五) 固定预算法·155(六) 弹性预算法·156(七) 项目预算法·156(八) 作业基础预算法·157二、 预算的编制方式·157(一) 权威式预算·157(二) 参与式预算·157(三) 混合式预算·157三、 预算的编制步骤·158(一) 确定目标·158(二) 编制上报·158(三) 审编平衡·158(四) 审议批准·158四、 运营预算的编制·159(一) 销售预算·159(二) 生产预算·159(三) 直接材料预算·160(四) 直接人工预算·160(五) 制造费用预算·160(六) 产品销售成本预算·161(七) 期间费用预算·161(八) 预计利润表的预算·16五、 财务预算的编制·161(一) 资本预算·161(二) 现金预算·161(三) 预计资产负债表·162六、成功的预算编制的特征·162(一) 与企业战略管理流程相一致·162(二) 预算指标体系科学合理·162(三) 计划与预算相结合·163(四) 假设合理、预测的准确性高·163(五) 与公司的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163(六) 预算编制方法选择适当·163第四节 预算控制·163一、预算分析·164(一)预算分析的作用·164(二)预算分析的流程·164(三)预算分析方法·165(四)预算分析要点·167二、预算控制方式与原则·168 (一)控制的内涵·168(二)控制的分类·169(三)预算控制的内涵·169(四)预算控制的方式·171(五)预算控制的原则·172三、运营预算的控制·173(一)销售预算的控制·173(二)生产预算的控制·173(三)成品销售成本预算的控制·174(四)费用预算控制·174四、财务预算的控制·175(一)现金预算控制·175(二)资本预算控制·176五、预算调整·177(一)预算调整的内涵·177(二)预算调整的原则·177(三)预算调整程序·177六、成功的预算控制的特征··178(一)确定企业内部各预算执行单位的控制·178(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正确核算成品成本·178(三)将要费用控制与价值创造相结合·178(四)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提高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的质量·178 (五)及时主动地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预算调整·178第五节 预算考核·178一、 预算考核的作用·178(一) 明确战略导向·179(二) 强化激励机制·179(三) 改善业绩评价·179(四) 提升管理水平·179二、 预算考核的原则·179(一) 目标性原则·179(二) 可控性原则·179(三) 动态性原则·180(四) 例外性原则·180(五) 公平公开原则·180(六) 总体优化原则·180三、 预算考核系统·180(一) 考核主体·180(二) 考核对象·181(三) 考核内容·181(四) 考核指标·182(五) 考核周期·182(六) 考核流程·182四、 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182(一) 考核指标单一·182(二) 指标含义不确定甚至错误·182(三) 指标之间缺乏逻辑性·182五、 预算考核的程序·184(一) 制定预算考核管理办法·184(二) 确认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结果·184(三) 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184(四) 组织考核、撰写考核报告、发布考核结果·184六、 成功的预算考核的特征·185(一) 建立绩效考核的多重标准,妥善解决预算管理中的行为问题·185(二) 加强对预算体系运行情况的考核·185(三) 加强预算考核的严肃性·185(四) 实施货币与非货币激励·185第四章 业绩评价·186第一节 业绩评价概述·186一、 业绩、业绩计量与业绩评价·186二、 业绩评价层次与评价角度·187(一) 业绩评价层次·187(二) 评价角度·187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188(一) 评价主体·188(二) 评价客体·188(三) 评价指标·189(四) 评价标准·190(五) 评价报告·191(六) 评价报告·192四、业绩评价的功能·192(一) 价值判断功能·193(二) 预测功能·193(三) 战略传达和管理功能·193(四) 行为导向功能·193五、业绩评价的程序·193(一) 制定业绩目标·194(二) 确定业绩目标·194(三) 进行业绩·194(四) 业绩考核与评价·194(五) 反馈业绩评价结果·194第二节 分权管理与责任中心认定·195。












